08.12 堅決剜掉“毒瘤” 維護輿論的風清氣正

“鐵肩擔道義,妙筆著華章。”這是人們對新聞媒體和記者的高度讚譽。如果說新聞是輿情的晴雨表,那麼媒體就是社會的瞭望者,記者就是社會正義和良心的守望者。可前不久發生在榆林的真假記者相互勾結敲詐勒索的事情,給新聞界敲響了警鐘,也引發了在全省深入開展的輿論環境專項整治。

堅決剜掉“毒瘤” 維護輿論的風清氣正

近年來,我市廣大新聞工作者認真學習習近平新聞思想,積極履行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堅持“四向四做”,胸懷大局,心繫群眾,深入基層採訪,傾聽百姓心聲,寫出了大量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優秀新聞作品,為寶雞建設最具幸福感城市鼓了勁加了油。但在主流成績的後面,現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以曝光相威脅的新聞敲詐行為時有發生,真假記者沆瀣一氣,用所謂的輿論監督實施敲詐勒索,讓基層不堪其擾不堪其煩,幹部群眾對假媒體、假記者站和假記者深惡痛絕,一些網絡媒體和自媒體打著記者的幌子,違規開展采訪,大肆炒作發酵,違規編髮負面消息或謠言,在一些部門或單位勒索財物,凡此種種,都給黨的新聞輿論事業抹了黑,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聲譽,敗壞了新聞隊伍的公眾形象,必須強力進行輿論環境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和新聞敲詐行為,嚴肅查處非法從事新聞採編活動的機構和人員,嚴肅查處編印非法報刊的利益鏈條。

堅決剜掉“毒瘤” 維護輿論的風清氣正

“三假”和新聞敲詐是新聞界的“毒瘤”,也是基層幹部群眾痛恨的不正之風。媒體是社會的“啄木鳥”,固守著輿論公平和公正,要明辨是非澄清謬誤,開展輿論監督是其重要職責,目的在於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問題,幫助相關部門改進和促進工作。然而,個別媒體和個別記者從中動歪心思打歪主意,以曝光相威脅謀取利益,實行經濟敲詐,用聞而不報換取版面或時段、網絡上的廣告,一些閒散人員也紛紛效仿,或偽裝成記者,或充當真記者的馬仔,或用網帖關聯翻炒陳年往事,對基層工作指手畫腳,從中非法中飽私囊,讓基層幹部群眾敢怒不敢言,反映十分強烈。因而,要刀刃向內,嚴管重罰,認真開展好專項整治,整治個別媒體和個別記者的違規行為,撕下假記者騙人的偽裝面具,把害群之馬徹底清除出去,保持新聞界的清風正氣,保持人品文品的高度統一。

堅決剜掉“毒瘤” 維護輿論的風清氣正

堅決剜掉“毒瘤” 維護輿論的風清氣正

開展輿論環境專項整治,首先應明辨真偽,把好記者的入口關。

按照新聞出版部門的規定,要嚴格記者行業准入和記者證發放管理,將那些政治不合格人品不良有劣跡的人拒之門外,加強日常監督管理,堅持開展新聞職業道德和紀律教育,更好地純潔記者隊伍。同時,主動公佈記者證的查詢方法和持證人員名單,便於基層幹部擦亮眼睛識別真假記者,分清正常的輿論監督和非法敲詐。

開展輿論環境專項整治,還應公開舉報電話,為群眾舉報“三假”和新聞敲詐暢通渠道。

記者是黨的新聞輿論戰士,要守規矩明底線。各級宣傳、新聞出版、網信和記協及各媒體應共同發力,向社會公開公佈舉報電話,積極發動群眾舉報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和新聞敲詐、收費刪帖、真假記者勾結作案等非法行為,廣闢案件線索。

開展輿論環境專項整治,更應重拳出擊,對事實確鑿影響惡劣的“三假”現象和新聞敲詐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三假”行為有損黨的新聞輿論事業的崇高使命和良好清譽,新聞敲詐更是加重基層幹部群眾的負擔,與黨紀國法格格不入,必須重拳打擊,不可任其滋生蔓延。在主動摸排線索和接受舉報的基礎上,對查實的案件要依規依紀嚴肅處理,採取約談、警告、吊銷記者證、停刊整改和經濟處罰等手段進行處理,對情節嚴重觸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堅決剎住假借輿論監督之名行敲詐之實的歪風邪氣,打擊真假記者勾結網上網下作案的非法活動。

堅決剜掉“毒瘤” 維護輿論的風清氣正

新聞輿論是黨的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字裡行間滲透著社會大局和人文情懷。要充盈滿滿的正能量,保持乾淨的文字,就要公正寫作廉潔寫作。整治輿論環境,就要徹底杜絕各類假媒體、假記者站、假記者,決不容不顧廉恥的敲詐行為玷汙清白之地!

寶雞日報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