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5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8月15日,

是日本無條件宣佈投降紀念日。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

來自各國的友人和當地民眾一起,

撞響和平大鐘,在鐘聲裡,

人們悼念遇難同胞,祝福和平永存。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8月15日,南京小學生撞響和平大鐘。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但是今天,

祝四孜再也聽不到和平鐘聲,

就在今天,98歲的祝四孜——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與見證者,

閉上了雙眼,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每年的8月15日,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和平大鐘,

都會敲響祈願和平的鐘聲,

但是很多和祝四孜一樣的老人,

他們卻再也聽不見這象徵和平的鐘聲。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8月15日,南京小學生撞響和平大鐘。 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作為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

正在一個又一個地離我們遠去……

如今,在冊的倖存者已不足百人。

2018年又有十餘位老人相繼離開了我們。

請記住他們,記住這段慘痛的歷史。

祝四孜

2018年8月15日離世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圖片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 。

8月15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祝四孜老人去世,終年98歲。

1937年冬,17歲的祝四孜居住在南京珠江鎮西門外朱莊村,突然,日軍在高旺放了三聲大炮,祝四孜全家便躲進了自家挖的地道里。

有一天,日軍放火把祝四孜家裡的房子燒了,8間瓦房全被燒燬,因為地道與房子幾乎連在一起,祝四孜全家人便從地道里出來,背起乾糧就跑,外面的子彈就像是下雨一樣,儘管眼睛都睜不開,祝四孜和家人只顧逃命。

歷盡千辛萬苦,全家人逃到了殷加廟子避難,期間,祝四孜親眼看到五堂哥家的五嫂子被炸死,腸子都炸開了。

從那以後,祝四孜全家人在殷加廟子的地洞裡,每天一早出去,傍晚才出來,就這樣一直躲了兩個多月,才躲過一劫。

呂金寶

2018年8月14日離世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圖片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 。

呂金寶老人曾說過:“日本人到中國八年,犯下滔天罪行,我們要教育後代,銘記歷史。”

1937年,13歲的呂金寶就已經做起了“小生意”。冬天賣花生,夏天賣茶葉。當年12月,經常有載滿炸彈的飛機密密麻麻從遠處飛來,從天上往地下扔炸彈。

不曾想到,也就在那個時候,有一天,日軍飛機突然來了,炸彈不停地砸下來,灰色的煙霧吞沒了南京城,到處是爆炸聲和哭喊聲。

呂金寶的腦袋被日軍飛機炸彈擊中,他沒來得及躲開,頭上被炸出了一個大口子,手一摸全都是血,一瞬間,他嚇傻了,別人問他疼不疼,他說不,一個人跑到河邊,把血洗掉。

“鬼子進城了!”,隨著一聲尖叫,夜晚的街上大家都在拼命地跑。驚慌失措的他與父母走散,躲到難民區。後來被好心人收留,輾轉千里,最終和家人相聚,全家抱頭痛哭。

因為醫療條件差沒能取出殘留的彈片,呂金寶雙目失明,噩夢留下的傷疤也伴隨其一生,傷口雖已癒合,他時常會感到刻苦銘心的疼。

2018年8月14日6點26分,呂金寶永遠地離開了我們,終年94歲,他再也不會感到痛苦了。

如今,得知呂金寶去世的消息後,不少網友紛紛在微博留言欄上點起蠟燭,悼念老人。

@bulukele:“含淚送別,一路走好。”

@數據艾迪:“這些逝去的同胞還沒等到一句道歉......”

@艾倫:“願下一世的您不再經歷痛苦。”

仇秀英

2018年5月29日離世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南京大屠殺倖存者仇秀英 泱波 攝

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時,仇秀英才7歲。日軍攻入南京城時,她與全家人躲在地窖中避難,仇秀英親眼見到母親離開地窖準備做飯時遭到日軍強姦,後被槍擊身亡,打穿母親的子彈還穿破了哥哥的棉襖,將哥哥打傷。

子彈從她的後肩穿入前胸後,她頓時倒在地上,疼得直喊,忍痛滾進地窖裡。

後來,日軍在地窨洞口放火,當把母親拖出來時,她已經沒氣了。仇秀英全家從難民所回家時,看到挹江門周圍全是死屍。

為揭露日軍在南京犯下的反人類罪行,仇秀英老人曾赴日作證。“要和平,不能再發生戰爭”,她經常這樣對兒子說。

張翠英

2018年4月30日離世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圖片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 。

1937年,年僅7歲的張翠英為躲避屠殺,跟隨父母還有4歲的弟弟開始往江邊跑反。

由於怕日本兵認出她是女生,張翠英把頭髮全部剃掉,母親則把鍋底灰抹在臉上。跑的路上還遇到兩個日本兵拿著槍在後面追。

“跑到江邊的時候,當時江邊的蘆葦溝都是紅的,飄著很多屍體。”前些年,老人在接受媒體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由於當時沒能逃到江對岸,張翠英和家人躲在蘆葦叢裡過了一個月。每天吃樹根和蘆葦草,還經常遇到日本人端著槍來回巡邏,見到人就開槍,用刺刀戳人。

在蘆葦叢裡躲過一劫的張翠英一家人,再回到南京城時,已經找不到家了。跑回來的時候,家裡的10間草房全被燒了,沒有住的地方,她就跟著爸爸媽媽四處流浪。

顧秀蘭

2018年3月26日離世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圖片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 。

1937年12月,日軍進城前,13歲的顧秀蘭被父親送到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難民收容所避難,一直躲到次年2月,得以倖存。

馬淑琴

2018年3月26日離世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馬淑勤老人生前生活照片。毛勁松 攝

1937年,馬淑勤剛滿10週歲。日軍侵佔南京前,她三姐、四姐、五姐去漢口避難。父親買票準備帶馬淑勤去漢口避難時,卻發現江面被封,只得重返南京。無奈之下,父母帶著馬淑勤,以及她的大姐、二姐和小妹留守在南京。

日軍轟炸明故宮機場時,她的伯父馬宏龍和四兄弟小塞子,因家住在離總統府不遠的碑亭巷,靠近轟炸地,不幸被全部炸死。

馬淑勤親眼看到日軍在南京製造的暴行:她家的夥計二栓子不幸被日本兵抓走,從此再無音訊。她的表哥為了保護表嫂,也被日軍一槍打死。為了避難,她和親人們搬遷到南京安全區內管家橋附近居住,逃過一劫,僥倖活了下來。

楊秀英

2018年3月8日離世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圖片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 。

1937年12月13日,楊秀英的父親楊丙榮和二叔替別人看房子,當天上午來了幾個日本兵,楊丙榮被日軍活活刺死,二叔僥倖逃生。

後來全家到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避難,日軍經常去難民區抓“花姑娘”,她的兩個姐姐嚇得不敢出來。楊秀英在陰陽營目睹很多被日軍屠殺的平民百姓的屍體。

李高山

2018年2月25日離世

2018年,這些南京大屠殺的活證人離我們而去……

圖片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官方微博 。

李高山是目前登記在冊的,最後一位具有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和南京保衛戰老兵雙重身份的老人。

1937年底,日軍進攻上海,還是個娃娃兵的李高山隨部隊撤退到南京,13歲的他參加南京保衛戰,南京失陷後被日軍兩次抓捕,均僥倖逃生。

第一次被俘虜時,李高山和戰友們被日軍反綁著手臂,天黑時被押到八字山公館的幾間洋房裡,幾百個人挨個站在房間裡。突然,日軍用機槍從窗口向房內人群猛烈掃射,大部分人當場死亡,現場血流成河。

幸運的是,李高山沒有受傷,和餘下活著的十幾個人爬上二樓,沒想到,日軍再次向一樓的死難同胞身上澆上汽油並放火點燃。李高山一行人急忙從二樓陽臺跳下後逃生。

在之前的採訪中,李高山說過:“我做證人有說服力。我們一定不能忘了這段悲慘歷史!”

李高山的兒子李真銘表示,1937年在南京保衛戰中,父親因年少,從死人堆裡倖存,自己永遠不會忘記那段苦難史,“和平可貴,絕不能讓悲劇重演。”

……

見證歷史的老人們正在逐漸老去,

每一位見證者的離去,

對我們來說都是一次提醒和告誡:

緬懷逝者,勿忘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