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為了顯得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我選擇“獨立”?

獨立是什麼?

我認為一個人的獨立包括經濟上和精神上的獨立。經濟獨立指個人在經濟方面完全可以自給自足。精神獨立則是擁有其完全獨立的精神價值,獨立思維,以及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

人的存在其實早就被認定不只是簡單的肉體存在,每個人都應是精神獨立下的個體存在。

為了顯得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我選擇“獨立”?

現實並非如此

我們自以為正處在特立獨行,追逐有趣而反對無聊的時代。

但有很多人喜歡去比較,一旦發現自己與別人有一定程度上的“不一樣”,我們便開始反思,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問題。

凱特勒根據天文學屆首先發明的【多測幾次數據後用平均數代表最終結果】的方法,運用到研究人類的數據上。得出的結論是每個個體都有偏差,而平均人才是正確的。這裡的平均人指的就是“正常人”,也就是說他們足夠穩妥,可預測,是人類理性下的傑出產物,這一發現受到西方文明的熱烈歡迎。

在理性社會結構下的“不一樣”出現時,開始反思和自我懷疑也是情有可原的。

“平均人”理論背後隱藏對秩序的推崇,依然有很多人在共享價值觀。

這幾年再度在互聯網興起的大數據潮流,這說明了有很多人相信人類世界存在某種可以被掌握的規律。

為了顯得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我選擇“獨立”?

我們為什麼害怕因不一樣而嚮往秩序感?

獨立思考這件事情,遠比我們想象中要難。首先,獨立思考是反人性的,應對我們腦海中已知的觀點擁有懷疑態度。其次,結構化的思維,可以更簡單的理清思路,在邏輯上符合大腦的思維習慣。

獨立思考的本質是批判性思維,而批判性思維本身是通過一定的標準評價思維,進而改善思維,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維,既是思維技能,也是思維傾向。去考量我們自己或者他人的思維是否符合邏輯、是否符合好的標準,它違揹著我們舒適的思維方式。

美國專門教授和研究邏輯與批判性思維的學者Brooke Noel Moore和Richard Parker將批判性思維定義為一種謹慎地運用推理去斷定一個斷言是否為真的能力。比起“批評、評判別人”,批判思維更多指的是保持思考的“自主性”和邏輯的嚴密性,不被動地全盤接受。

為了顯得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我選擇“獨立”?

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隨處可見的謠言,還是那些“為了批判而批判”的聲音,其實都與真正的批判性思維相差甚遠。大多時間,我們都並不認為自己在面對繁雜信息和觀點時,是一味地全盤接受、囫圇吞棗。但是,多數人又似乎沒能做到有邏輯地、理智地思考並作出判斷。

在批判性思維者身上,被動接受外部信息的海綿式思維,與謹慎分析過濾泥沙的淘金式思維方式常常是並存的,因為即使是“淘金”,也需要盤裡已經具有一定程度的信息量或知識儲備才行,而海綿式思維的確是一個可以在前期收集大量信息和知識的方式。

如果你想習得批判性思維,你還是需要大量吸取知識和信息,作為你的基礎,這樣你才有可能,獲得辨識好壞的能力。

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目的都要記住結論,至於論證過成是否正確,甚至也是不可討論的。在我們還沒仔細欣賞世界之前,就已被輸入了很多既定的世界觀。可怕的是大多數人都擁有,並相信這些既定的世界觀。

為了顯得和別人不一樣,所以我選擇“獨立”?

村上春樹在獲耶路撒冷文學獎時,曾發表過一段著名的“高牆與雞蛋”理論:“假如這裡有堅固的高牆和撞牆破碎的雞蛋,我總是站在雞蛋一邊—體制是高牆,人是雞蛋,無論高牆多麼正確和雞蛋多麼錯誤,我也還是站在雞蛋一邊。”

“我們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分別是一個雞蛋,是具有無可替代的靈魂和包攏它的脆弱外殼的雞蛋。我是,你們也是。再假如我們或多或少面對之於每一個人的堅硬的高牆。高牆有個名稱,叫作體制。體制本應是保護我們的,而它有時候卻自行其是地殺害我們和讓我們殺人,冷酷地、高效地、而且系統性地。”

這非黑即白的時代,獨立的成本太低了,只要不苟同就可以。

我選擇“獨立”是為什麼?

為了和別人不一樣?

不,那太無聊了。

我只希望生命的主動權在我手裡,而不是別人餵我什麼,我就要自在的吃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