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 優愛騰+六大影視公司聯手畫5000萬金線,娛樂圈能否揮別天價片酬

從崔永元一抽屜合同攪翻娛樂圈和影視股開始,文娛產業灰色利益鏈下暗自運行的各類規則就被晾曬到公眾視野之下,一場自下而上的清洗運動開始,天假片酬、陰陽合同、明星稅務等問題成為輿論討伐的中心,影視行業從上游編劇工作室、製作公司到下游宣發團隊都被納入清洗的範圍。只是這場看似眾志成城、民心所向的行業自肅革命,能達到目的嗎?

今天(8月11日)上午,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影視製作公司,共同發佈《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聯合聲明”)。聲明中稱,優愛騰與六家影視製作公司即日起將嚴格執行有關部門的限額制度: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優愛騰+六大影視公司聯手畫5000萬金線,娛樂圈能否揮別天價片酬

9家公司所採購或製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並且共同抵制偷逃稅、“陰陽合同”等違法行為。

這份聯合聲明為明星片酬畫出了一條金線,無論什麼咖位的明星,一部劇的片酬最高5000萬;也為頭部劇集設置了天花板,如若按照聲明最高標準執行,頭部劇集集數最多50集。這份聲明確實一定程度上安撫了網絡輿論,對行業而言也彷彿是一記重拳,但脫離旗開得勝的理想主義濾鏡,聲明的現實路徑並不那麼清晰。

9家公司聯手,聯合聲明能否落到實處?

以目前聯合聲明的發佈而言,最關鍵的問題是,它是否真的具備約束力與執行力。聲明來自9家公司的共同商議,5000萬的片酬天花板,一方面是根據今年6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的《通知》——演員總片酬不得超過製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另一方面是基於行業內演員出演作品的貢獻和酬勞的合理性。

優愛騰+六大影視公司聯手畫5000萬金線,娛樂圈能否揮別天價片酬

這類聲明並不少見,今年4月優愛騰就曾聯手對外發布了《關於規範影視秩序及淨化行業風氣的倡議》(以下簡稱“倡議書”),槍口一致對外,將炮火集中在了影視行業明星天價片酬、劣跡演員、明星效應過分誇大等亂象上。

優愛騰+六大影視公司聯手畫5000萬金線,娛樂圈能否揮別天價片酬

當時就有人疑問,三家聯合的倡議書是真心重整行業風氣,還是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吆喝。2018年優愛騰三家的版權預算分別達到300億、 100億、250億,明星天價片酬引起的天價版權或許才是讓優愛騰焦慮的關鍵,高額版權費讓視頻網站大量投入產出卻無法實現盈利,有消息稱,2018年優酷和騰訊視頻都作出了虧損80億元的預算。

而更重要的是,這份倡議書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與執行力,更像是平臺對外堅定遏制天價版權、流量明星表達的態度,可到底能否實施,實施將達到什麼效果,並沒有保證。這樣的無力感也同樣附著在9家的聯合聲明上,與倡議書不同的是,聯合聲明將一切主張都更加細化,具體到了明星片酬數字。

撇開聲明是否具備執行效力不談,從現在的具體內容而言,聯合聲明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是單個演員單集片酬不超過100萬,總片酬不超過5000萬,涇渭分明的界限讓公眾提出疑問:單集100萬、總片酬5000萬,這個限額是高是低?“一刀切”的制度適用的具體範圍是哪裡,海外合作外國演員也是如此片酬嗎?明星稅務的問題如何處理,以5000萬片酬而言,稅務情況可否公示?

“5000萬封頂”,是約束金線還是“一刀切”?

或許首先能確定的是,5000萬的天花板,是針對頭部演員。根據2017年新麗傳媒披露的招股書顯示,《如懿傳》成本中周迅片酬5350萬,霍建華5071.7萬,以全劇87集計算,周迅單集片酬近61.5完。如果僅以周迅的行業地位和業務能力為衡量標準,那麼5000萬左右的片酬適用於演技能力出眾、市場認可度高,並具備相當資歷的演員。

優愛騰+六大影視公司聯手畫5000萬金線,娛樂圈能否揮別天價片酬

但這個標準並不具備普適性。數據顯示,楊穎拍《孤芳不自賞》片酬高達8000萬元,單集片酬近130萬;孫儷拍《羋月傳》片酬6000萬元,單集片酬近74萬;趙薇拍《虎媽貓爸》片酬4000萬元,單集片酬近89萬,楊冪《談判官》片酬3424萬,單集片酬約80萬。明星之間的單集性價比有了比較,價格受市場認知度、資歷、演技影響,但更隨流量市場變動。

優愛騰+六大影視公司聯手畫5000萬金線,娛樂圈能否揮別天價片酬

而“一刀切”的做法能否適用於所有演員,有待商榷。一方面,一刀切的限額將實力演員與流量演員放在了同一起跑線,並不能根本解決流量演員天價片酬的問題,反而統一基準的降低有可能對實力演員的收入產生影響。另一方面,隨著限韓令的疑似解禁,韓流明星又有了來中國活動的可能,中外合拍作品也逐步形成趨勢,流量場上將出現新的變動。

這條聯合聲明對於優愛騰三家視頻網站而言,或許效用還是與此前的倡議書一般,通過抑制天價片酬來控制版權成本,同時削弱平臺對於流量明星的依賴,而對於6家影視製作公司而言,聯合聲明一旦落實,則將資本鎖定在了上游製作端,控制了相應的成本價格,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置在內容打磨上。

但這也存在著憂慮,價格是隨著市場變動的,流量明星的天價片酬也來自於其對於市場的吸引力與商業造血能力。這是粉絲經濟發展後形成的趨勢,同樣也是即便明星天價片酬越漲越高,仍舊有資方買單的原因。聯合聲明限制了明星的成本,則降低了整體成本,在流量市場相對穩定的狀態下,平臺與製作方收益增加。而溢價產生的收益,明星難道會坐視不管嗎?

明星、工作室接連遭遇稅務審查,但明星稅務依舊是個難題?

明星稅務則是聯合聲明中一個避重就輕的問題,但是聲明中給出了明確的說法,片酬均為含稅數額,即片酬相應產生的稅費由演員方承擔。

8月初,有媒體消息爆料,自8月1日起,影視圈執行新稅制,稅率從原本最低6.7%左右,直接飆升到42%,而且要求按照新稅制一次性補繳6個月的稅款,消息尚武實錘,但是證明了娛樂圈明星稅務混論的現狀。

6月《手機2》與崔永元之間的拉鋸戰,范冰冰成了眾矢之的,最終輿論討伐變成了娛樂圈公司稅務、明星片酬的社會肅清活動,連帶著影視股,明星概念股大跌。事件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大,有指傳聞范冰冰則因為“陰陽合同”、稅務問題被限制出境。相繼有媒體報道明星工作室、編劇工作室甚至與影視相關的工作室收到相關通知,進行稅務徵收。

優愛騰+六大影視公司聯手畫5000萬金線,娛樂圈能否揮別天價片酬

一時之間,“全國演員工作室,納稅改為查賬徵收,個稅統一徵收35%”的消息在各大工作室之間流竄。媒體“娛樂資本論”報道,有業內人士透露,某影視宣傳公司因為被查到了一張假的“進項發票”,與真實的開支對不上,從而公司所有的項目都被稅務局徹查了一番。

娛樂圈灰色地帶暗自生長的各類怪象因為稅務問題被放得更大,整個行業顯得戰戰兢兢。

公眾輿論呼籲監管層對明星天價片酬、明星稅務進行管制,而這二者彷彿行業一齊發作的併發症。此前有人士指出,如果明星個稅增加,明星為了保證固有的收益,可能將片酬再次拉高。而9家公司聯合聲明的出現彷彿是對這種現象進行的防備行為,但是除了影視劇集,明星還有各類商業代言、公演活動等,所有依賴與明星粉絲經濟的商業行為還是在繼續,而這些沒能形成聯盟或找到平臺支撐的資方,又該何去何從?

聯合聲明的出現對於整個行業而言是美好的,它具備某種象徵意義,顯現出視頻平臺與影視上游製作公司企圖建立一個更健康的行業環境,對於輿論市場而言也彷彿是一種回應,自下而上的輿論呼聲最終對社會、對行業造成了影響。聲明最終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不得而知,但是文娛行業顯然不是在原地踏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