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達卡,孟加拉國的首都,這裡生活著1.6億人,可以說半隻腳都踏進了大國的行列,它的名字很少被人們提起,對孟加拉的全部瞭解,大概也就僅限於“伊斯蘭教國家”、“女性地位極低”、“窮”這幾個關鍵詞而已。

但就在這樣幾乎與“美好”隔絕的國家,卻出現了一座神奇的寺廟,用磚牆圍成了一個“光的世界”,去過的人眼中,好像重新找到了希望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但你一定不會想到,這座清真寺,

竟然是由女建築師MarinaTabassum設計建成的,

還獲得了全球獎金最高的阿卡汗建築大獎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可以說,這個清真寺,

不僅包含了Marina對親人的愛與思念,

還有孟加拉人民的寬容和期望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2012年,Bait Ur Rouf清真寺誕生了,

卻沒想到,這一個帶著

愛和悲傷的建築,

成了Marina建築生涯的里程碑。

整整8年,

才完成了整個清真寺的建造。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Bait Ur Rouf清真寺沒有人們想象中宏偉華麗,它隱藏在達卡的城鄉交界地帶,四周的建築物,最高的也不超過10層。

最初,Marina是按照房子的形式來設計,所以它幾乎沒有任何的符號元素。

就像一個普通的方盒子,沒有高高的圓頂,也沒有伊斯蘭標誌,它的作用並不僅限於祈禱,還是一個會眾的空間。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這個754平方米的建築不同於其他大手筆的設計建築,因為資金有限,再加上Marina設計上“追源尋根”的特點,所以整個建築材料使用的是當地最普通的紅磚

孟加拉國的夏季又幹又熱,但為了保證整個建築的完整性,和減少經費的支出,Marina並沒有給它安裝空調系統。

所以為了保證通風和採光,她巧妙地通過牆面縫隙和磚塊孔洞的銜接,創造出了一個獨特的磚砌結構,還呈現出了一種幾何的質樸美感。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當你俯瞰時,才會發現它的玄妙所在,在整個設計結構中,Marina在方形空間裡,建築將圓柱形嵌套在方形結構中。

八個立柱圍繞在大廳的外圍,建築的四角形成了四個明亮的月牙形院落,恰好能夠與象徵伊斯蘭教的新月圖形相吻合。

而建築的輔助功能區域則位於外部的圓柱和立柱之間,在空間上達到了主次分明的效果。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室內所有的光源都是自然光,

沒有任何雕塑、圖騰和文字指引,

光指引了信徒們面壁禱告的方向。

伴隨著一天的變化,陽光在透過有洞的天花板和空隙,在地面上、牆壁上形成斑駁的光斑。

自然光映照在磚牆和地面上能夠留下不同的形狀、陰影,渾然天成又變幻莫測,在未做任何過度裝飾的室內營造出震撼的視覺效果。

當太陽慢慢落山,越接近天黑,室內的神秘氣氛就越濃重,在這裡沉思或祈禱的教徒,此時彷彿已經出離了凡塵,不再受到世俗喧囂的困擾。

而當你抬頭看時,

光又從頂上的小孔透進來,

就像一個個圓圓的光斑,

形成了滿屋的繁星。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穿孔的天花板

在這裡,光成了唯一的主宰,

關於它的設計無處不在,

讓厚重的牆面也迎來了生命力,

藉助大自然的力量呈現了一場視覺盛宴。

神秘、光明反覆交織,

好像真的能感受到神明存在。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Bait Ur Rouf清真寺並不只是用於禱告,也會在裡面做一些公益活動,無論你是什麼樣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位置。

或許,在這個神奇的“盒子”裡感受到的力量,能夠讓人暫時忘記戰爭、貧窮和不平等吧。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孩子在清真寺裡唱歌

從2012年建成後,到現在,

Bait Ur Rouf清真寺早已成為孟加拉人心中最神聖的地方。

在這裡,沒有貧富差距,沒有性別歧視,

每個進入禱告的人,都虔誠凝視著光明的方向。

這個貧窮的國家,在光的照耀下,迸發出了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

用希望,重新點燃起了人們心中的綠洲。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用一棟“有光”的紅磚房給無數人帶去了希望!

這樣一棟平凡的建築,

卻讓身處貧窮中的人們心中有光,

即使生活的環境差了一點,

但是精神上卻是充滿希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