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小時候的足球世界(三)——體壇週報

小時候的足球世界(三)——體壇週報

在紙媒一統天下的年代,作為一個球迷,你可能沒有看過《足球俱樂部》,也可能沒有看過《足球世界》,但絕不可能沒有看過《體壇週報》——那個年代發行量最大的體育類報紙。

我的老家是一個十八線的小地方,一直到了九十年達末才迎來了有線電視,在這之前,除非是央視轉播的重大賽事,要想看一場現場直播的足球賽那是很困難的事情,至於五大聯賽的直播,那幾乎是一種奢望。看不了比賽自然也就不可能知道結果,要想知道結果只有看週二的體壇週報。

和現在相比,兩天後到來的賽事信息顯得非常非常滯後,但是對於那個年代的球迷來說,在週二閱讀《體壇》卻是最好的享受,而且據說之所以到週二才發行就是為了更有深度地報道賽事,保證報紙的質量。

小時候的足球世界(三)——體壇週報

校門口書報亭的《體壇》總是賣得最好的報紙,每個週二的下午,我需要在第二節課後以最快的速度到校門口去,若是慢了些是一定買不著的,那麼就要走上幾公里,去下一家書報亭購買,即便是這樣,幾公里外的那家書報亭依然也存在同樣賣完了的可能性。

如果說1989年央視開始錄播意甲聯賽是我我們打開了意甲這樣一扇窗戶,那麼《體壇》則是為我們打開了國際足球這扇大門。從《體壇》上我知道了米蘭城不僅僅有荷蘭三劍客,還有德國三駕馬車;在英倫三島上有一個叫做坎通納的法國人成為了國王;還有一個長著兔牙的外星人跑得飛快。

從一塊五到兩塊錢,《體壇》漲價了。要知道那個時候我一頓午飯不過三元錢,購買《體壇》似乎成了很奢侈的事情,但是相比動輒三五塊錢的其他雜誌來說,《體壇》還是極具性價比的選擇。文字帶來最大的樂趣就是能夠激發你最大的想象力,或者用糙一點的話來說那就是一場YY。通過那一塊塊豆腐塊,我可以想象出德約卡夫雜技般的倒掛金鉤,可以勾畫出老特拉福德的硝煙瀰漫,僅此而已,卻很滿足,彌足珍貴。

沒有網絡的年代是單純的年代,是充滿了驚喜和期待的年代,很難想象一份報紙所帶來的愉悅可以懷念一整天甚至更長久。

《體壇》永遠是大學宿舍裡最受歡迎的讀物,通常是其中一人買了一份《體壇》回到宿舍後便五馬分屍一人扯了一頁去看,再被隔壁宿舍傳閱直至不知所蹤。

小時候的足球世界(三)——體壇週報

我曾經為了買一份《體壇》而遲到,那個平時無比嚴厲的老師這一回倒是很開通,沒有責怪,只是看著我手中的報紙問道:是新的嗎?然後便接了過去在辦公室看至下課還我——後來我才知道這位老師看球二十餘年,再後來便有了我們少則三五人,多則十餘人組團去他家看比賽的故事。

和二十年前相比,我們的世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QQ、網絡、智能手機在取代我們過去的閱讀習慣,車子房子娘子孩子銀子在消磨我們的激情。我已經記不清最後一次購買《體壇週報》是什麼時候了,只是在一個午後,偶然地想起了校門口的那個書報亭,想起了那個下課後跑去買報紙的身影。

小時候的足球世界(三)——體壇週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