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人問果姐,為什麼找不到好工作啊,我想了一會,問他多久沒好好看過一本書了,他說畢業之後就沒看過書,我說你連一本書都看不完,工作肯定找不好,好工作不是找出來,是堅持做出來的,你們問問自己,多久沒有好好沉澱自己把一件事到讓自己驕傲了,多久沒有好好用心去愛一個姑娘了,不要抱怨這個社會功利浮躁,想想自己有沒有在堅持自己。《延禧攻略》的導演就說,哪有什麼工作生活攻略,就是把好好做一件事,好好愛一個人。
《延禧攻略》是這個夏天最火的熱點。
到今天為止,《延禧攻略》的播放量已經突破近150億,就是這樣一本劇情並不複雜,演員配置普通的電視劇憑什麼這麼火,相比較那些動輒請大牌演員就要花幾個億的電視,這個電視劇在演員投入上沒有超過千萬,那其他的錢都花在哪了?到底憑什麼這麼火?
三個億的投資,兩個億的匠心製作
總製片在參加媒體的採訪中表示,本來這部戲的費用是非常充裕,差不多三億,但做完道具之後,就只剩下2400萬左右的演員費。
言簡意賅就是說,整部戲光花費在道具、置景、服裝、頭飾等方面就將近兩億多。結果是所以你看到的《延禧攻略》是前所未有的高級感。
導演說,只有每個畫面好看,大家才會截圖發朋友圈。
網友說,劇裡的每一幀畫面隨手截圖,都像是一幅畫:
有個導演曾經說過一句話,做電影是要有匠人精神的,如果你的東西是美是考究的,你的演員的狀態是不一樣的,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有敬畏感有代入感,如果你的場景和故事是隨便的,你的演員的態度也是隨便的。
這其實就是儀式感。儀式感就是告訴你如何尊重生活和尊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比如在頭飾方面,高貴妃的點翠:
勤儉持家的皇后最喜歡用的絨花:
當嬪妃和太后以及丫鬟們紛紛站在同一畫面中,特色凸顯,盡顯別樣魅力。
戴了什麼樣的東西,就從心底變成了什麼樣的人,這極大的烘托了演員的演技。
每一個角色的服裝、呼應設置的場景以及為情節精心搭配調製的色調,讓人都感覺不是在看劇,倒更像是一種欣賞,欣賞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之美。
梳妝指導林安琦在後來的採訪中說,在頭飾方面,劇中所用的點翠、燒藍、通草、絨花都是當時在清宮裡,妃子們特別喜歡用的飾品。
他們為了復原這些飾品衣服,光光製作團隊就有百人歷時半年,因為點翠工藝需要對其一點點染色、一根根粘貼才能完成一件作品。
皇后的服裝、純妃的服裝多數都是由純手工刺繡完成:
還有:
對光的要求,也是嚴格把關,力求深邃質感:
其他電視劇都會在類似橫店的影視城直接取景,為了避免與其他劇“穿景”跳戲,《延禧攻略》將製作經費的很大部分還用在了置景上。
劇組一共搭建了大小場景200多個,像延禧宮、長春宮、儲秀宮這三個場景搭建和陳設佈置全部完成差不多耗時四到五個月的時間。
就這樣,在這個綠幕盛行、一切皆靠p的時代,幾十甚至上百位中國傳統手藝人,用敬業與認真,和對自己的手藝有著近乎於苛刻的自尊心,用已經被這個時代快要拋諸腦後的工匠精神,為觀眾展現了一幕幕真實、華美、精緻、大氣的帝王圖。
這個時代,有誰再去願意沉下心來日復一日的只為打磨一件事呢?
很少了。
浮躁的我們
缺失的匠人精神
和《延禧攻略》的精益求精形成對比的是那些被宣傳的天花亂墜,卻只花費兩三個月就能拍完,然後靠後期剪輯的所謂大製作上。天價的經費基本花在了演員的酬勞和媒體的營銷、廣告的推廣上。
就譬如之前的《孤芳不自賞》摳圖事件,讓觀眾大開眼界,原來電視劇也能像照片一樣P成那樣。
不止在製作上,隨著國產電視劇數量的攀升,很多電視劇的臺詞也是粗製濫造,讓觀眾覺得“我感覺你說的這句臺詞就像是在侮辱我”。
像不像你,你心裡沒點數嗎?
這個配色,誰敢喝
要是有你這麼有先見之明的皇后,中國也就告別半封建半殖民的歷史了
這智商,也就被關著才能活下去了。
不僅僅是在電視劇這樣,在製造業,也到處都是粗製濫造,假貨橫行。
時代飛速發展,科技的進步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捷。但是,方便的同時,也讓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一夜暴富的“神話”層出不窮,更鼓勵了整個社會的浮躁之心。
學習一樣東西時,總要忙著知道,學這個有沒有用。不論做什麼事,都恨不得能立馬變現,一聽說短期內沒有直接收益,就露出嗤之以鼻的表情。朋友聊天時總忘不了問:你月薪多少?房子幾套?職位什麼級別?
“從前的日子過得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可現在呢,一面是隨處可見的是為了豪車別墅、名牌包包而迷失自我的人,一面是在朋友圈抱怨感慨這個世界沒有了愛情。
網上有句話說得對,像泡夜店、紋身、混沌、約炮這些事情看似很酷,其實這些是一點難度都沒有,只要你願意去做就能做得到的事。
更酷的應該是那些不容易做到的事,比如讀書、健身、賺錢、用心愛一個人,這種在常人看來無趣且難以堅持的事情。
我們是如此看重結果,所以,我們著急,我們焦慮。我們眼紅別人的成功,卻忘記了那些成功背後默默流下的汗水和無盡的寂寞。
這幾天,人民日報評當代年輕人“一言不合就裸辭”是不修內功、難成大器。
刊文中說:“年輕人與其焦慮不安,不如用心修煉好‘內功’,如此才能‘腹有詩書氣自華’,真正成為‘閃光的金子’。”
不少人對此紛紛表示不滿,緣由無非是工作總是不順心,工資總不如意。
之前有一個朋友,在視頻剪輯方面很厲害,總是自有一套想法和創意,但在工作還不到半年的時候,辭職了。因為他覺得領導有問題。
沒過多久,他便又陰錯陽差的被家人介紹到一家動畫設計公司,一切從零開始。但當我時隔一年再見他時,卻發現對方早在兩個月前就不幹了。
後來許久未聯繫,只聽說他去了幾家公司但都沒做多長時間,現在還在找工作投簡歷。
現在的人在日常連一本書都沒有靜下來好好看過,連酣暢淋漓的只為一件事拼命的感覺都沒有過,只是單純的想幹著最輕鬆的活兒拿著最高的薪資做著白日夢美其名曰是為了理想罷了。
如果有一天,你問他們什麼是匠人精神,也許他們會說,“你先給我錢,我再去慢慢理解。”你看,社會太喧囂,人心太浮躁。
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顆激動不安的躁動因子,張揚而又空洞。
小野二郎曾在《工匠精神》中說過:“一旦你決定好職業.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有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別人尊敬的關鍵。”
喂,你有多久沒有沉澱下來自己,去日復一日的將一件事情做到成為你的驕傲了?
嗯,很久了吧。
極致
我們都應該追求的東西
什麼是匠人精神?
這幾天亞運會,100米的賽道上,有一個小個子中國男子,拿到了男子100米的金牌,這就是去年差點退役的蘇炳添。
蘇炳添不是天才,一個25歲跑10秒10,快要30歲的時候反而能跑 9秒9的人,來自他後天不斷改進亞洲人先天不足的後半程擺動技術,來自他不斷修正已經是世界頂級的起跑速率。
一個15歲才進專業隊,被教練說是身高不適合田徑的男孩,靠著他的自律和堅持拿到了亞洲第一飛人的桂冠,蘇炳添說,他想試試跑出中國人的極致。
這,就是匠人精神。
參加過45次核試驗的科學家林俊德,在他晚年,被查出癌症,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按理說他應該好好做手術,調理身體,但是他卻打開電腦工作,因為他的電腦裡藏著幾萬個關係國家利益的保密文件,他帶著氧氣面罩說問:“存好了嗎?”
這,就是匠人精神。
1962年的塞罕壩,一片荒蕪。
當年,127名大中專學生,和242名當地的幹部、工人,受國家派遣深入腹地治理沙漠,55年之後,硬是將荒漠變成112萬畝林田和綠洲,整整55年啊。
這,就是匠人精神。
網上有一張照片被刷爆了,偌大的教室裡,一個老頭穿著一雙破布鞋在講課。放在人堆裡,他就是一個普通的,甚至可能被人嫌棄的老頭。
但是這位李小文院士,他卻是國內遙感領域泰斗級的專家。他一生淡泊名利,直到生命的最後一節課,他還堅持站了兩個小時。
這,就是匠人精神。
紀錄片《人生果實》中,記錄的是修一先生和英子女士的愛情,兩人相愛了60餘年,愛意不減,90歲的修一還誇讚87歲的英子“她對我而言,是最棒的女朋友。”
多少人羨慕轟轟烈烈的愛情,喜歡情話連綿,玫瑰環繞,而這部紀錄片裡,只是這一對夫妻的瑣碎日常。
朱德庸先生曾說:“高難度的愛情,是月色、詩歌、三十六萬五千朵玫瑰,加上永恆;高難度的婚姻,是賬簿、證書、三十六萬五千次爭吵,加上忍耐;高難度的人生,是以上兩者皆無。”
而修一和英子的愛情和人生,正是如此。
他們用了一輩子去愛一個人,用心經營生活,活出了人生的極致和高度。
這,是匠人精神。
無論是堅持做一件事,堅持愛一個人,匠人精神是一種選擇,一種責任,我既然選擇了你,選擇了做這件事,我就要用生命去完成承諾,澳洲女孩Turia Pitt,因為一場大火,全身燒傷65%,甚至還失去了7根手指。
但她的男友求Michael,不離不棄,4年間陪她做了200多場手術,幫她穿衣、吃飯、走路,鼓勵她勇敢生活。Turia在這樣愛的力量下,勇敢的拿掉面罩,露出被毀容的臉,參加鐵人三項比賽,還登上了時尚雜誌。
2015年,Michael求婚成功,轟動全世界媒體。Michael說:“我從未想過離開她,我喜歡的是她的靈魂,她的個性,她是唯一的我的夢中情人。”
這,就是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
這個時代的我們應該有
這個世界,這個時代,最需要的,就是匠人精神。
因為,匠人精神,代表的是美,是愛,是責任,是真心。
生活本來是匱乏而貧瘠的。但是,這世界正因為有了匠人精神,反而變得高級變得美,為我們帶來了來超越了物質本身的享受。
所以人人都愛的《紅樓夢》的精緻,《霸王別姬》的真實,女人們願意撒重金去買那些稀少、限量但是擁有複雜工藝的包包鞋子,男人們喜歡一個齒輪都要絲毫不差的名錶和豪車。
與其說,人們願意為匠人精神展現出來的尊重買單,不如說,人類一直都非常清楚,真正的美和高級,不僅有標準,而且是非常昂貴的。
貴的不是錢,貴的是心。
秋山利輝曾在自己的書《匠人精神》中說:“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功到自然成,最終“止於至善”。正如古大德雲:成大人成小人全看發心,成大事成小事都在願力。
無論做什麼,只要在浮華世界都願意去追求極致,就是匠人精神。
閱讀更多 領袖之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