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繼承父親遺志 傳承父親精神

王吉善

今天在這裡,為我父親隆重舉行《民心鑄豐碑--王志良傳》一書的首發儀式,我謹代表我們全體家屬對前來參加首發式的各位領導、與我父親一道工作過的老同事及親朋好友、新聞媒體等,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事,要特別感謝為我父親撰寫傳記的顧志坤老師、何家煒老師,及一起參與該書的採訪、寫作、出版的其他同志們,所付出的辛苦勞動。

繼承父親遺志 傳承父親精神

王吉善在《民心鑄豐碑--王志良傳》一書的首發儀式上交言

我父親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從小給地主家放牛。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培養下,成為了一名國家公職人員,從村幹部,到公社的黨委書記。任職期間,他始終沒有忘記,他是黨和人民培養出來的一名幹部,要為人民做事,為黨的事業奮鬥終身,這也是他一生堅守的諾言。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確實做到了。我父親雖然很窮,在他去世時,還欠下700多元債,但他卻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遺產,使我們終生受益。

繼承父親遺志 傳承父親精神

在部隊服役時的吉善

從懂事起,我就知道父親對自已對家庭要求特別嚴格,決不允許我們有任何的特殊待遇,決不允許我們以權謀私。當時,母親長期身體不好,我們的家境生活相當因難,比一般人家還要艱難,上級知道了,提出要給予適當的照顧,可父親一一拒絕了,他說,比我家更困難的群眾還有很多,他們更需要照顧。他一生兩袖清風,一心為民,身犯疾病,心裡卻裝著百姓,真正體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良品質和崇高思想。

他的一生非常短暫,年僅四十九歲就離我們而去,在二十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不忘初心,始終堅守著他的理想信念——無私地為黨和人民工作,以忘我的革命意志,為人民多做工作,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後來,父親明知自已已身患絕症,領導、醫生、同事也多次勸他,要他注意保重身體,可是,他放不下湯浦人民常受的水災之苦,非要把這種狀態改變過來,徹底治理好水災之患,讓湯浦人民過上安心的日子,始終堅持著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繼承父親遺志 傳承父親精神

父親遺像

領導和同志們,我父親只是一名普通的基層幹部,也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大事業,但是,他曾經工作過的濱筧和湯浦人民始終沒有忘記他,一直懷念著他,我在這裡代表我們全體家屬再次向他們表示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