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这项新政加快企业“开枝散叶”速度,上海长宁正研究跨区试点

提升上海核心竞争力,上海各区正在“求变”。

在长宁区,新西兰鲜奶从挤奶到国内上架,一共只要三天,这得益于海关与区政府的制度创新;特定企业增设一个或多个经营场所时,只需在原有营业执照上增加新址,“开枝散叶”速度明显加快,这得益于“一照多址”和“一证多址”的注册登记制度改革试点。

刀刃向内、锐意改革,创新流程、在营商环境优化上,长宁正在加快速度、提高效率。

三天上桌的新西兰鲜奶

这项新政加快企业“开枝散叶”速度,上海长宁正研究跨区试点

2017年12月28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长宁区政府试点合作。 “上海长宁”微信公众号 资料图

2017年12月28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长宁区政府试点合作,在确保执法有效、风险可控和守住质量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对5家试点企业的特定进口商品,通过精准监管和“外检内放”的制度创新缩短通关时间,让更多进口商品更快到达消费者手中。

在上海海关与长宁区政府的创新监管模式下,纽仕兰鲜奶从新西兰挤奶到国内上架,仅需要3天,供应量也从原先每周的3000瓶扩大到30000瓶。

纽仕兰新云董事长盛文灏介绍,过去进口乳制品的检验检疫需要7至8天的时间,再加上空运,等到产品上架,保质期只剩一半不到,这影响消费者体验,也削弱了进口产品的竞争力。

2018年1月,纽仕兰成为首批贸易便利化的代表,实现了清关“零等待”,鲜奶从新西兰牧场直达中国消费者餐桌只需要三天:

第一天凌晨3-4点给奶牛挤奶,5-7点进行巴氏杀菌和灌装,16点前,成品奶进入货站检测;

次日中午,牛奶运抵奥克兰机场,21-22点搭乘东航专机奔赴浦东国际机场;

第三天早晨6点左右,牛奶落地,12点-15点清关放行,18点就可以到达零售终端。

试点“一照多址”

2016年7月,上海提出“一照多址”概念,并在长宁区率先试点实施。上海安鲜达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长宁慧生活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批试水者。

推行后,注册在长宁区内、符合相关要求的“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内资企业,在长宁区内增设一个或多个经营场所时,只需在原有营业执照上增加新的经营地址,无需重新办理分支机构营业执照。

2017年10月,汤美费格(上海)服饰有限公司、上海川海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又获得市场监管局颁发的“一照多址”营业执照,标志着“一照多址”登记试点范围正式扩容。

安鲜达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承揽生鲜等一体化冷链仓储物流服务,在上海地区拥有数十个配送站点,原先申请设立分支机构所需时间较长,现在只需在《企业经营场所备案通知书》或《非经营性营业网点备案通知书》上新增地址,当场就可完成登记。

“线下配送站点越密集,食材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就越短,品质就越有保证。”上述负责人表示,“一照多址”节省了企业网点扩张的时间成本,帮助企业抓住了宝贵商机。

2018年,长宁区又继续谋划“一照多址”试点扩容,探索推动政策突破,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一次行政许可”。

近两年在上海发展很快,正计划在全市新开十家线下店面的企业“南瓜车”,很有可能成为试点对象,如果顺利,将一次性获得10个店面的行政许可。

长宁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庄自胜介绍,扩大试点范围后,长宁区市场监管局负责对“一照多址”备案企业及其在长宁区内的营业场所或非经营性网点实行监督检查,加强登记事项、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网络监管等日常监督,并对这些企业开展“双随机”抽查,抽查结果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一照多址”备案企业必须履行年度报告义务,一旦存在不诚信行为,将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目前,在试点顺利推行的基础上,长宁区还在研究“一照多址”跨区试点,并出台了《长宁区推进示范区建设,开展“一照多址”试点登记监管办法》,将“一照多址”适用企业类型从内资扩大至外资,适用区域从本区扩大至全市,适用行业从“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扩大至不涉及许可项目的一般项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