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拒絕“短視”教育 掃除近視陰霾

拒絕“短視”教育 掃除近視陰霾

新華社發

“孩子眼睛壞了,戴個眼鏡就行了,但是成績差,考不上好學校,耽誤的可是前途啊!”一名三年級“小眼鏡”的媽媽說這叫“丟卒保車”。

記者採訪中注意到,不少中小學生的鼻樑上早早架起了眼鏡,隨著年級的增長,班級裡“小眼鏡”的人數和他們眼鏡的度數也在不斷攀升。相當一部分學校和家長則在反覆掂量:分數與眼鏡的度數,究竟哪一個更重要?

“小眼鏡”已成大群體

2004年起,石家莊市中小學生視力健康干預中心對該市主城區部分中小學生建立了視力健康檔案。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石家莊小學生視力不良率為25.5%,初中生視力不良率為51.43%,高中生視力不良率達71%。

“近視現象已經越發低齡化,高度數化。”該干預中心對省會一小學2013年入學的學生進行的5年視力監測顯示,5年時間,同一批孩子,視力不良率增長了至少35個百分點。

2013年,這所小學一年級共有6個班,其中,男生157名、女生168名,視力不良率分別為15%和20%,2014年,分別提高到17%與26%,2017年,男生的視力不良率增至38%、女生為50%,視力不良率最高的班級已經達到了60%左右,而他們的年齡只有10至11歲。

去年,干預中心在小學、初中、高中各抽取了2萬份學生視力檔案進行調研分析。發現小學四至六年級視力達標率比一至三年級低了27個百分點,屬於視力不良的爆發期,中度(300-600度)近視爆發點也集中在這一學段;而初二至高一年級,中、高度近視則明顯增多,600度及以上的高度近視達到13.8%。

“近年來,近視低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小學一二年級甚至連一些上幼兒園的孩子也戴上了眼鏡,而且初次戴眼鏡的度數明顯增高。”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崔增敏介紹,有的小學生眼鏡度數,起步就200多度。隨著生長髮育和學業負擔的增加,視力堪憂。

而高度近視中,會有一部分發展成病理性近視,出現致盲的眼底併發症。高度近視性的黃斑變性、視網膜脫離、青光眼等眼底病變會帶來嚴重的視力損害,有可能導致不可逆的低視力或盲,而這種情況,眼科醫生們認為是“災難性的”“不能通過光學或手術解決”。

“舊傷”未愈,“新傷”又起

“孩子小學四年級,就要開始為小升初做準備,班裡很多家長都會在每天學校放學之後,直接帶孩子到培訓機構補課,一直補到七八點鐘。回家還得完成學校的作業,一般10點以後才能睡覺。累是累,可是為了上個好初中,不拼不行呀。”看著新學期近視度數又有所加深的兒子,石家莊的李先生最擔心的還是升學壓力。

“學校提倡孩子每天放學以後運動1小時,可是孩子做完作業經常都晚上9點多了,實在是抽不出時間運動。”張秋玲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家長,她介紹,孩子運動的時間都讓給寫作業了。

“以前,說到升學壓力只是中、高考,近年來,‘小升初’也加入進來,為了迎接各種考試,中小學生只能把主要時間用在文化課學習上。”張秋玲表示,升學壓力面前,學校和家長都嚴陣以待。

而記者調查發現,當前,部分學校落實國家“陽光體育”要求時,在強度和時間上還有差距,甚至存在文化課擠佔體育活動情況。

在學習方式上,電子產品普及已成為近視低齡化的又一誘因。“學校給孩子佈置的作業中,經常會有一兩項電子作業,比如手機APP裡的英語繪本閱讀,孩子每次讀完都順帶玩個小遊戲,至少20多分鐘。”張秋玲介紹,孩子所在的學校裡,還有專門的“Pad班”,每天使用電子產品時間更長,對視力的影響不可小視。

此外,越來越多的課外補習班採取了網上教育模式,很多機構開發了網課和電子作業、電子測試平臺,“上課、寫作業、測試,全部手機或電腦上完成,不僅加重了孩子課業負擔,而且接觸電子產品時間加長,對視力造成不良影響。”崔增敏認為,這些對青少年岌岌可危的視力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然而,孩子們對戴眼鏡已司空見慣。石家莊某培訓機構門外,記者問一個戴著眼鏡的二年級小學生:“怎麼這麼小就戴上眼鏡了?”孩子推了推眼鏡說:“班裡好幾個同學都戴了,早晚都要戴的。”

動起來,驅走近視陰霾

9月8日晚,以“全民健身,激情圓夢”為主題的河北省第十五屆運動會在石家莊市裕彤國際體育中心開幕。石家莊市建明小學的學生們,在開幕式上表演了團體健身操,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上充滿了朝氣。

近年來,石家莊市建明小學在教育部規定的“中小學生每天鍛鍊1小時”的基礎上,試行“每天1節體育課”,將原來每天由非體育老師組織的“鍛鍊1小時”優化為專業體育教師指導的大型團體操,二至五年級學生利用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時的大課間,集體訓練1小時。

“近視高發,折射出的是健康認知的不足。”建明小學校長丁垚認為,學校追求高升學率片面強調“智”的發展,犧牲學生原本應在戶外奔跑嬉戲的時間,以健康為代價換來成績,並不可取。

讓學生動起來之外,建明小學嚴控家庭作業量,把課後時間還給學生: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三年級學生書面家庭作業總量每天不超過30分鐘,四年級學生的不超過45分鐘,五六年級學生的不超過60分鐘。

對此,崔增敏認為,“沐浴陽光”有助於預防近視的發生,通過戶外鍛鍊,不僅強身健體,還可以緩解視疲勞,讓眼睛得到放鬆。

崔增敏說,學業和眼睛需要統籌兼顧,建議加大面向公眾的科普宣傳力度,高度重視預防,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讓陽光體育驅走孩子的近視陰霾。(記者馬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