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提起“江西武夷山”,福建的朋友肯定會問:有沒有搞錯?福建武夷山怎麼變成江西武夷山?可很多著名景點是跨區域,跨省界的,而武夷山就是其中之一。550公里連綿武夷山脈在福建與江西交界,南面屬福建,北部屬江西鉛山境內,稱“江西鉛山武夷山”。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江西鉛山武夷山的王村,地處北武夷山,高山茂密的森林,帶來豐富的竹資源,滿山竹海,碧波盪漾。毛竹屬當地最多的土特產,多的當柴燒,成為最“富裕”的村,而村莊的年輕人卻不願守在“富”村,到外面創業或打工。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行走村莊,村民依山而居,房前屋後,整片竹林,鬱鬱蔥蔥,深秋的武夷山,依然保留著春天的綠意。根根毛竹,保持著剛直不阿、永遠向上的個性。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毛竹,四季常青,秀麗挺拔,經霜不凋,不僅是觀賞性,更為實用性,編織各種用具、工藝品及造紙原料。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當地最多的“土特產”就是毛竹,村民砍下來後,隨意堆在路邊,等待收購。而近年的毛竹價格下滑,便宜沒人要。僱人砍竹,賣出去價格不抵工夫錢。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水溝、路旁,竹梢丟棄到處都是。記得小時候是用來扎掃把的,而今當柴燒。村民將枝梢梱綁在一起,用於冬天取火用。村民說,竹枝太多,浪費可惜,用來燒飯做菜,但也燒不完。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村民介紹,毛竹生長期過長,容易脆化,再是影響明年的新竹,所以要砍伐一些。不僅毛竹多、木頭也多,村民家堆放門口,用以燒火做飯,大山孕育的森林,帶村民帶來一些收入。可隨著竹加企業的減少,村民致富的路徑越來越小。村民說,“富”的只剩毛竹,而今當柴燒。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在村莊轉悠,碰到的只有老人與小孩,高山上的老屋,有些已破舊,但老人卻在守護。他說村裡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他的房子已經在山下平坦的地方建好了,但常常過來打掃,看看老房子。老人把老屋打掃得乾乾淨淨,愛護有加,或許老房子保留著他一輩子的記憶。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村莊老人,種種菜,耕耕地。有位“草帽”大爺,正坐在小凳子上,細細在菜秧地撥去雜草,種菜不用化肥,更不用剎蟲劑,種的菜吃得放心。他說,兒子在上饒、鉛山買了房子,讓自己過去住。但老家空氣好,天空比城市更藍,住的舒服,再說,住了幾十年的地方,習慣了,不願去城市。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城市在快速發展,很多傳統鄉村在消失,年輕人在鄉村找不到致富之路,大都到城市尋找生活。你呢?從鄉村到城市,是否願意再回到鄉村?回到父母身邊?

江西武夷山最“富裕”的村,土特產當柴燒,年輕人卻在外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