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7 中紀委研究室原主任李雪勤講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由來

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領導同志批准同意,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具體指導下,中國方正出版社會同離退休幹部局共同組織編輯的《傳承:我親歷的中央紀委故事》一書今年1月由中國方正出版社出版。

從2018年7月開始,該書編者陸續訪談了40多位中央紀委機關離退休老同志。

這本紀實訪談實錄通過這些紀檢監察戰線的“老兵”口述個人親歷的歷史事件、參與的主要工作,以及個人的進退留轉、喜怒哀樂,重溫40年激盪人心的難忘歲月,再現一代代紀檢監察干部忠於黨和人民的事業,為改革開放鋪路開道、保駕護航,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默默耕耘、無私奉獻的感人事蹟,展現中央紀委機關的優良傳統和過硬作風。

這40多位老同志包括中央紀委研究室原主任李雪勤,其訪談實錄題為《改革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中纪委研究室原主任李雪勤讲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由来

李雪勤 資料圖

李雪勤出生於1953年11月,浙江人,197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8月進入中央紀委工作,先後在研究室、北京培訓中心、辦公廳工作,2016年7月退休。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在上述訪談中,李雪勤講述了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由來:

“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是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的重要思想。根據我查的資料看,習近平同志早在浙江工作時就初步形成了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機制的設想。他說過:事前教育很重要,通過增強自身‘免疫力’讓人不想腐敗;事後處理也很重要,通過強化警示作用,讓人不敢腐敗;全過程監督更重要,通過嚴格制度規範,讓人不能腐敗。黨的十八大以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明確講了‘三不’,就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

“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把‘加大查辦違紀違法案件力度,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努力取得人民群眾比較滿意的進展和成效’,作為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主要任務的內容。這樣‘三不’機制的提法就作了調整,從‘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變成了“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肅查處腐敗分子,堅決遏制腐敗現象蔓延勢頭,著力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圍。’這樣‘三不’機制的提法又從‘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調整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這個‘三不’機制,是中央領導同志在實踐中經過反覆推敲,直到最後才定型的,是經過實踐檢驗的、成熟的、科學的提法,得到了全黨一致的認可,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得到了充分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