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讓每個孩子公平享受高質量教育——記陝西省脫貧攻堅“創新獎”獲得者周治民

渭南日報 記者 王勇 通訊員 朱曉春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扶貧攻堅,教育為先。多年來,合陽教育扶貧成效顯著,工作經驗多次在省市交流,縣教育局連年被市縣評為脫貧攻堅先進單位,成績背後,合陽縣人民政府現任總督學,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周治民功不可沒。

脫貧攻堅以來,圍繞“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總要求,周治民堅持帶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重要論述,積極貫徹落實脫貧攻堅各級決策部署,創新提出扶志向、扶學業、扶生活的教育“三扶”工作思路,全方位強化義務教育保障能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教育扶貧是精準扶貧的治本之策。作為合陽教育事業的掌舵人,2016年,周治民提出以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為幫扶對象的教育“三扶”工作,全縣學校建立黨員教師與貧困學生“一對一、一對多”的結對幫扶關係,落實貧困學生課業輔導、興趣培養、勵志教育和生活資助等日常幫教措施。在全縣中小學實施推進“精緻育人、德載校園”“精彩課堂、智盈校園”“精細管理、行健校園”“精誠文化、書香校園”為體系的立德樹人活動,學校綜合育人水平和教育質量穩步提高。

師資水平不同步、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客觀上拉大了城鄉教育之間的鴻溝。對此,周治民馬不停蹄,足跡遍佈全縣每一個校園,大力實施“全面改薄”工程,多方爭取資金改善鄉村寄宿制學校、小規模學校辦學條件,有效化解了城區擠、鄉村弱的矛盾,全縣城鄉義務教育段學校全部達到市級標準化學校要求。在提升師資建設方面,確立“124”校長教師培訓計劃,創新開展“三評議、兩提升、一淘汰”教師評價機制改革,評選紮根鄉村優秀教師100餘名,三年間,為農村學校補充二本以上學科教師400餘人;實施教師暖心工程,改善教師學習、生活和辦公條件,提高待遇,落實補助,讓廣大教師安心、舒心、盡心從教。

“絕不讓一個學生因為貧困而失學!”這是做完手術三天後的周治民在2017年全縣教育扶貧電視直播大會上對全縣人民的莊嚴承諾。

圍繞控輟保學,周治民傾力推動落實“七長責任制”,科學組織實施免試就近入學,建立完善教育、鎮村動態監測機制,落實鎮村校聯動勸返制度。在他的重視推動下,合陽縣出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幼兒)認定辦法》,規範學生資助工作,近三年累計資助5.6萬餘人次,發放助學金9300餘萬元。2019年高考,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二本上線率達72%,數千貧困學子順利實現了成才夢。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身為一名黨員,周治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自己的全部心力傾注在合陽教育這方熱土,也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了萬千寒門學子身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