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晚報:華融消金及負責人被罰65萬;遼寧振興銀行資產規模破260億

晚報:華融消金及負責人被罰65萬;遼寧振興銀行資產規模破260億

因違反審慎經營原則、形成重大風險 華融消費金融及負責人合計被罰65萬

WEMONEY訊 11月21日,銀保監會網站公佈了2張華融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罰單”,華融消費金融及負責人合計被罰65萬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內容顯示,華融消費金融因消費貸款用途不合規,違反審慎經營原則、形成重大風險等兩項主要違法違規事實被罰款60萬元,當事人章瓊時任華融消費金融公司總經理助理兼風險總監、風險管理部總經理,對華融消費金融公司違反審慎經營原則、形成重大風險的違規行為,負有直接責任被處以警告並處罰款5萬元。【WEMONEY】

遼寧振興銀行資產規模破260億 2018年淨利潤1337.36萬

WEMONEY訊 11月25日,WEMONEY從遼寧振興銀行獲悉,該行資產規模超過260億元。據披露,成立兩年來,遼寧振興銀行與眾多的頭部互聯網企業、科技公司、金融同業機構合作,為累計超過400萬客戶提供了金融服務,資產規模超過260億元。WEMONEY關注到,該行開業一年時已實現盈利。財報顯示,2018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2.07億元,實現淨利潤1337.36萬元。【WEMONEY】

華融信託新董事長白俊傑任職資格獲批 2018年淨利縮水超9成

WEMONEY訊 11月22日,銀保監會網站披露,白俊傑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董事、董事長的任職資格獲新疆銀保監局批覆;同日,華融信託風險總監蘇小勇的職位也獲批。業績方面,華融信託2018年營業收入為4.15億元,較上年21.95億元下滑81.09%;2018年實現淨利潤5390.15萬元,較上年的8.97億元下滑約94%。【WEMONEY】

銀行提醒:需防範虛擬貨幣“四大詐騙套路”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偽裝成區塊鏈投資專家、託身“數字貨幣”“區塊鏈”“金融創新”項目內部人員,依託互聯網,通過聊天工具、交友平臺和休閒論壇,大肆宣傳虛擬貨幣、虛擬資產等非法金融資產,煽動廣大投資者抓住機遇,參與虛擬貨幣交易。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分行提醒廣大投資人需防範虛擬貨幣“四大詐騙套路”。套路一,將“區塊鏈”“去中心化”“開放源代碼”等技術宣稱為自家虛擬幣的技術構造;套路二,編造故事、設計模式吸引投資者眼球;套路三,涉眾詐騙特徵明顯,兼具多種違法犯罪特徵;套路四,交易平臺服務器放置在境外,境內行騙、境外數錢,為提前跑路做好準備。銀行提醒,廣大投資者一定要樹立正確的貨幣觀念和投資理念,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新華網】

東方財富其實、陸威退出寶付母公司董事 曾共同設立徵信公司

天眼查信息顯示,11月21日,寶付支付的母公司上海漫道金融信息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發生了高管變更。陸威和其實退出漫道金服董事,新增董事曹薇、黃婉華。公開資料顯示,陸威目前擔任東方財富董事、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財務總監。此外,還曾在東方財富旗下上海東方財富置業有限公司、上海優優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任職。其實為東方財富法定代表人、董事長、總經理,同時為上市公司東方財富的實控人。2014年至2016年,漫道金服新任董事曹薇曾在東方財富擔任非獨立董事。漫道金服與東方財富關聯頗深,2016年7月東方財富與漫道金服還共同出資設立東方財富徵信有限公司。【藍鯨財經】

幫實資本連夜“出逃”拓道金服 佈局郵幣卡、數字幣等高風險行業

11月24日,杭州警方通報稱,發現杭州拓道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存在違法犯罪行為,且資產無法覆蓋平臺現有資金缺口,已在21日對張某軍、範某雲等在內5名犯罪嫌疑人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此前有消息稱,拓道金服實控人已經失聯。“巧合”的是,在拓道金服實控人被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前日,其A輪融資領投方幫實資本關聯企業在退出了股東行列。幫實資本與拓道金服同屬杭州。其互聯網金融科技相關的投資案例較少,包括眾籌平臺侶投網、互聯網彩票平臺大彩網、中郵幣、保險科技平臺曲速科技、及區塊鏈領域數字資產分析諮詢平臺黑域財經等。【藍鯨財經】

紅嶺老周違規減持股票!交易所下發監管函

11月25日,深交所中小板對深南股份發佈監管函,內容提及對深南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兼總經理周世平(即已清盤P2P平臺紅嶺創收的董事長)未按照相關規定在減持之前發佈減持預披露公告,要求周世平充分重視相關問題,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網貸之家】

券商App整改陸續啟動 5類違法採集公民個人信息情形不得出現

日前,上海有部分券商收到了要求自查是否出現違法採集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雖然很多券商都沒有收到正式通知,但全行業早就陸續自發進行自查並整改。一位北方中型券商相關負責人表明,各家券商大都在11月11日之前在App上增加隱私協議,在隱私協議裡會把收集的內容、用途及保密方式描述清楚。如果已經與投資者簽署過隱私協議的,會在App顯著地方讓客戶查看。App運營企業等網絡服務提供者不得出現5大類違法採集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一是不得存在“未公開收集使用規則”的情形;二是不得存在“未明示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的情形;三是不得存在“未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的情形;四是不得存在“違反必要原則,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的情形;五是不得存在“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情形。各App運營企業要嚴格開展逐項自查,對存在涉嫌違法違規採集的行為或情形應立即進行整改。【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