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深度好文)

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深度好文)

人之所以為人者,言也。

語言最能撫慰一個人,也最能暴露一個人。

“口者,心之門戶,智謀皆從之出”。

言語可如四月風、六月雨,也可如十月霜、臘月雪。

說話簡單,把話說好卻很難。

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深度好文)

1最親的人,最遠的距離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相伴的家人好似最熟悉的陌生人,你最容易傷害的是他,最容易忽視的也是他。

燈永遠也無法照亮被燈具阻擋的下方,離我們最近的人,我們也會不自覺忽視掉他的關心。

當我們習慣接受來自親人的關愛,在無形中把這當成理所當然,於是我們丟掉了感恩,多了點挑剔,稍有不順我們就會橫挑眉毛豎挑眼。

我們對親人的不客氣,源自我們的“底氣”。當一個人害怕失去時才會有所收斂,我們篤定親人的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才會對此挑挑揀揀,才會對身邊人口出惡意。

但我們似乎忘記,身邊的親人才是最值得我們珍惜的人,我們最好的一面也應該展現在他們面前。他們不是不會受傷,不是不會哭泣,而是捨不得你因此過意不去。

最好的愛值得最好的你去珍惜,甜言蜜語說給最愛你的人聽。

語言,最能暴露一個人(深度好文)

2最好的話,給最愛的你

對父母多一點體諒。時代發展,父母老去,觀念上的差異凸顯,可能父母很多做法很多話語並不合你心意。多一點體諒吧,他們能有多少個十年陪你,你又還能聽到幾次他們教誨與嘮叨,要知道在你三觀初建時他們也曾費心費力的與你溝通。

與父母的言語中多一分尊重,他們也許已經不瞭解這個時代,但他們愛你的心未曾改變分毫。他們的一言一行出發點都是為你,哪怕父母有過錯也不要對他們過分苛責。都說“老小孩”,父母老了,反而更需要我們像對待孩子一樣對待他們了。

對愛人多一分支持。愛有無窮的力量,可移山海,換日月。它就像地球上的水,看起來煙波浩渺,其實也會有枯竭的一天。

愛需要經營,說話佔其中的很大部分。對枕邊人多一點體貼少一點抱怨,多一分支持少一分打擊。家庭是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夫妻雙方,大家好才能真的好。

對愛人說話,柔一點,不要冷嘲熱諷,也不要總是打擊。好的感情與家庭氛圍都是在鼓勵的話語中營造出來的。多誇一誇你的枕邊人,人都是越誇越優秀的。

林則徐的母親徐氏溫柔賢淑,在嫁到林家後徐氏盡力操持家務,林家雖家境貧寒,但一家其樂融融,這離不開徐氏與林賓日相敬如賓。

徐氏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相互謙讓,夫妻二人關係和睦,家中沒有爭執也沒有悽苦之情。

對孩子多一絲誇獎。心理學中有一種心理叫做皮格馬利翁效應: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地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

誇孩子一句話比罵孩子一百句話都管用,總是否定孩子實行打擊教育,孩子會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渦中,變得自卑。

對孩子多一點誇獎,對孩子的一點小進步,一點小創意,鼓勵一下他。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透過父母有樣學樣,原生家庭的氛圍不僅影響孩子的成長還會給孩子建立家庭蒙上陰影。

林則徐在寫給兒子的家書中說,希望兒子謹言慎行,尤其是說話要格外小心。林則徐的三兒子年少不善讀書,林則徐不僅沒有責罵他,反而引導他往農業上發展。

因為有愛,所以懂得,因為懂得,所以聆聽。你的一言在愛你的人心中重如宇宙,好好說話,是最寶貴的家風。

一粒紅豆換整個宇宙,一句言語換四季春風。對值得的人說珍惜的話,把值得的愛妥帖收在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