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KnowArt|何仁 临《洛神赋十三行》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局部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自持。

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

尔乃众灵杂遝,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体迅飞




启功题跋《碧玉版本十三行》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原石 首都博物馆藏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洛神赋十三行》拓本册 18×10cm 台北故宫物院藏(故-帖-000008-00004)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清 潘宁跋:昔白下有一老宿。篤好十三行帖。收藏至十六本。所賞必以古肥為貴。余嘗得盡觀之。猶記一肥本最舊。言是宣和前物。又宣和二種。肥瘦適均。有損與不損之異。其餘則已忘之矣。今見虞泉此本。字之筆法位置。石之鑱損。皆與今之玉版同。惟筆畫稍肥。不類其瘠。又渾璞藏神。毫無纖露。乃肥瘦適均之宣和古本。白下所見者。正有此一種在也。因歎古肥之評。出自張顛。豈知千百年後。猶藉此說以定洛神之優劣哉。雍正乙卯(西元一七三五年)重九前五日。對菊漫書。平野潘寧。時年七十有五。



张廷济藏《洛神赋十三行》宋拓剪裱本 白玉本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洛神赋十三行》柳公权跋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故-帖-000007-00005)

柳公权跋:子敬好写洛神赋。人间合有数本。此其一焉。(宝)历元年(825年)正月廿四日。起居郎柳公权记。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玉版十三行》其高下疏密,参差掩映,自然而有意趣

何仁,1972年出生于广东徐闻,斋号松子阁,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美术高级教师,湛江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供职于湛江市爱周高级中学,2012年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研修班学习,师从刘文华先生、钱松君先生。从小开始自学唐楷,受颜真卿,欧阳询的书法影响较大,近年来主修汉隶,《礼器碑》《曹全碑》《张迁碑》《鲜于璜碑》等汉隶均有临习,小楷主要临习钟繇,二王及文征明等。

  “知道”平台特约艺术顾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