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这个单词首字母大写时,含义是「中国」,而首字母小写时,含义是「瓷器」。作为瓷器的故乡,古老神秘的中国与这种高贵而珍奇的手工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
青花瓷采用色料又叫青料,有回青、浙料、平等青、石子青、珠明料、苏麻离青和化学青料。
其中化学青料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发色紫蓝、纯粹、浓艳,但轻浮缺乏附着力,价格低廉,缺乏天然青料美感。
回青,有产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种说法。此料发色菁幽泛紫,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用于设色(勾勒轮廓),笔路分明清晰。
浙料,又称浙青,产于浙江绍兴、金华一带。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其发色青翠,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平等青,又称陂唐青,产于江西乐平。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稳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
石子青,又称石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此料单独使用时,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明清二代民窑普遍采用此料,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
珠明料,产于云南宣威、会泽、宜良等县,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发色明丽纯正。康熙青花多采用此料(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
苏麻离青,即苏泥麻青、苏勃泥青、苏泥勃青等。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有「铁锈斑痕」,俗称「锡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为此,产地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
有一种
美尽人间的中国风
叫青花瓷
▼
中国
中国青花瓷起源于唐代,宋开展缓慢,传世器物很少。元青花瓷趋向老练,尤以江西景德镇最为精巧,有必定数量的青花瓷器传世,变成今日国际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与各种拍卖会上的抢手货。
明代是顶峰时期,无论景德镇官窑,还是各地民窑,都有很多精巧传世佳作。此时的青花瓷,一向被视为是中国青花瓷的模范,为后世所追仿。特别是永乐、宣德和成化、嘉靖及万历年间官窑烧制的青花瓷,以其胎釉精密、青色淡雅、外型多样、装修丰厚而著称于世。
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对瓷器的出产工艺、胎釉质地、画面装修都非常关注,乃至到了事必躬亲的地步,使清代青花瓷的制造技艺水平到达一个新的高度。此时,釉里红、三彩、五彩、斗彩、珐琅同样竞相发展。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逐渐衰落。无力发展瓷器这种与国家无益的手工业。西方各国殖民主义与市场将此大力推向工业化。自此,中国制瓷技术走向衰落。当今亚洲最顶尖的瓷器,并不出产于中国。而是来自于「先天不足」的日本。
日本
中国元代技术成熟后,青花瓷大量外销,引世界轰动。日本贵族和武士仰慕之余,责令六古窑中唯一能生产釉陶的濑户窑仿制。但由于尚未掌握中国的制瓷真谛,屡试不果。
当时交通不发达,要直接从中国引入造瓷技术并非易事。朝鲜半岛与中国国土相连,是最早掌握中国制瓷技术的亚洲国家,半岛最南端与日本九州仅200公里左右的距离,可谓一条间接获取中国高新技术的捷径。
十六世纪末,日本武将丰臣秀吉,以借道朝鲜远征中国被朝鲜李王拒绝为由,于1592年出兵朝鲜,发动「陶瓷战争」,掠回大批陶工,并在以九州为中心的唐津、上野、高取、萨摩、萩等处建窑场,以期改变日本有陶无瓷的窘境。
1616年,朝鲜陶工李参平在九州滋贺县有田町的泉山发现白瓷矿,为日本烧制出第一批青花瓷。因装饰效果如同蓝印花布,故取名「染付」。
虽所用青料呈色不够亮丽,但经初代陶工酒井田柿右卫门精心调配出另类的米汤色白地,有效降低了纹饰与坯地之间的对比度,不仅掩饰了技术上的缺陷,反而营造出一种温润氛围。
其恬淡闲适的优雅情趣,与日本人崇尚的淡泊心境极为契合,以至立刻风靡全国。这就是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早期伊万里染付」。
最初的伊万里青花纹饰制作工艺,是借用中国明代流传下来最古老、最简易的「吹墨法」。参考中国青花纹样,而构图尽可能地被简化。无论山水纹、动植物纹,虽均以中国青花为参照系,但大多笔调粗放,画法写意,构图疏朗,点到即止。
对于当时青料匮乏、瓷绘技巧尚且稚嫩的日本瓷业,与其说这种过分简约的手法出于画工们的无奈,毋宁说不愧为一项顺应逆境的聪明之举。今日日本的制瓷在中国智慧上茁壮成长,风格已占据世界一席之地。
欧洲
明代,欧洲对中国青花瓷需求达到高峰。景德镇出口贸易兴旺发达,订单应接不暇,以致官窑难以消化,必须动员民窑合力完成。一艘艘远洋货轮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把贵如黄金的中国青花瓷器运往欧洲。
1602年,葡萄牙圣地亚哥号商船满载万历窑大小瓷盘42箱于运输途中被西班牙掠走;两年后,西班牙又从一艘葡萄牙卡蒂尼娜号商船截获60吨万历窑烧制的青花瓷。世界对中国青花瓷的渴求由此可见一斑。
明末中国动乱,加之清朝闭关锁国。欧洲人对于中国瓷器的狂热难以得到满足。商人把眼光聚集日本。然而日本技术不成熟且资源匮乏,产量不足。于是,欧洲工匠开始卯足了心思研究瓷器手艺。
18世纪,一位科学家探索出了制瓷工艺,瓷厂应运而生。随着工业间谍介入,制瓷工艺传遍欧洲。至19世纪初,德、英、法、意等国分别运用不同配方制造出自己的瓷器品种,一时在欧洲,制瓷厂遍地开花。
早期时,西方人对中国瓷器有种「崇洋媚外」的心态,因此也出现大量的「山寨」。而随着西方的崛起,他们对于自身文明程度的提升与自信。欧洲瓷器逐渐走出自己的道路,无论技术和风格,都大有进展。
如今三个世纪的传承,高档瓷器的制作已经在欧洲成为一门严谨的技术。例如德国瓷器每一位彩绘和造型师,都必须经过数十年的艺术与技术的培养,能在每件创作上融入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閱讀更多 隆乾文物777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