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小軸承“轉”動大世界:臨西軸承的智能化+國際化

小軸承“轉”動大世界:臨西軸承的智能化+國際化

小軸承“轉”動大世界:臨西軸承的智能化+國際化——河北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樣本23

軸承,被稱為“機械的關節”,其質量和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軸承產業是臨西的特色主導產業,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初期,從簡易加工起步,到專業生產擴張、規模企業壯大、技術改造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邁進。

小軸承“轉”動大世界:臨西軸承的智能化+國際化

一、產業現狀

■華北地區最大的軸承生產和銷售基地

臨西縣現有軸承生產企業400多家,年吞吐鋼材54萬噸,年產3000多個型號的產品7.5億套,從業人員6萬多人,擁有國家和省級品牌18個。建有國家AAA級、河北省三十強品牌市場“中國軸承大世界”,擁有全省唯一的河北省軸承產業技術研究院,以及省級軸承檢測中心、軸承產業協會、河北省品牌建設研究院臨西工作站、中國·國際軸承展示中心、洛陽軸承高級技工臨西分校等服務平臺。銷售網絡遍佈全國大中城市,銷往東南亞、歐美等90多個國家和地區,市場份額佔全國的十分之一,形成了“賣遍全國,走向世界”的銷售網絡,已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軸承生產和銷售基地。

2018年完成銷售收入181.4億元,同比增長6.1%,2019年上半年完成增加值16.93億元,營業收入89.1億元。被國家工信部定為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縣,河北省工業轉型升級試點縣、智慧產業集群建設試點縣、軸承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省級軸承工業園區成為河北省“雙創示範基地”。

近幾年來,臨西縣以打造年銷售收入超200億元的軸承特色產業集群為目標,制定了軸承產業振興計劃,出臺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推進科技創新的獎勵辦法等系列政策,在項目入駐、企業技改、產品研發、品牌創建、上市發展、參展推介等各方面給予激勵扶持。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工程”,推進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建成河北省軸承產業技術研究院、河北省品牌建設研究院臨西工作站和國內首個全方位智能供應鏈網絡——“找軸網”等服務平臺,新建了華北軸承雙創基地、運河雙創科技園、河北軸承創業孵化基地。新一輪智能化技術改造大力推進,每年研發新產品30多項,加快向以生產高檔汽車、軌道交通、高級農機軸承等為主的中高端發展定位升級挺進。

小軸承“轉”動大世界:臨西軸承的智能化+國際化

二、發展歷程

臨西軸承從小作坊、雜牌軍到產業集群、自主品牌生力軍,40年一路風雨走來,臨西“智造”叫響了國際市場,積聚起轉動世界的強勁動力。

回首過往——軸承產業一路上行

20世紀70年代,臨西軸承行業以小作坊的方式悄然萌芽。當時,軸承貨源緊缺,一批頭腦靈活的農民從外地廠礦購回廢舊軸承,拆下可利用的套圈、珠粒等,經拋光、上油簡單處理再拿出去銷售,讓早期從事軸承加工的農民嚐到了“甜頭”。其後,白莊、童村、倉上、河西、蔣莊軸承交易市場相繼建立,一些軸承加工戶靠推車、自行車馱貨,趕集擺地攤。也有一些人走出臨西到外地開店,呈現“千家萬戶搞加工,千軍萬馬闖市場”的局面。

2002年5月,臨西縣投資2.44億元建成全國最大的現代化軸承交易市場,利好政策吸引了哈爾濱軸承集團、張家港AAA集團、美國TIMKEN、德國FAG、日本NSKH等國內外2000多家知名軸承企業相繼入駐。鑫泰軸承、寶鑫軸承等本土企業迅速崛起,實現了產業集群化發展。2006年以來,逐步建成了河北省級陽光軸承園區、邢臺市級運河工業園區,設立了中國國際軸承展示中心、河北省軸承檢測中心、臨西縣軸承行業協會。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越來越多的軸承企業走上高端發展路線,其中,寶鑫軸承製造有限公司以銷售組裝軸承起家,後開始生產軸承配件。在生產中,該公司發現加工軸承的機床不好使用,便開始研發生產用機床,隨後又研發出自動化生產線。拼資源、拼低成本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是拼創新、拼高附加值,該公司自主研發出全國獨有的新型“母機”精密磨床,獲4項國家專利,其中兩項填補了國內空白,所生產的滾子使用壽命提高5倍以上,生產效率翻了一番,14條智能生產線的銷售收入佔到了總收入的60%。

審視當下——產業發展優勢明顯

隨著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的變化,軸承產業存在的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走高端發展路線成為必選項。

企業壯大離不開好的發展環境。臨西縣大力實施“智造提升工程”,連續出臺“零佔地技改”“科技創新獎勵十條”等優惠政策,縣財政設立500萬元的年度專項資金,扶持企業走“智能工廠、智能車間”新路,激發軸承對接高端的強勁“混合動能”。以河北軸承產業技術研究院為龍頭,構建“產、學、研、檢”一體化產業體系和多層次自主創新體系,進一步增強集群創新能力;組織行業共性技術攻關和關鍵技術研發,不斷將前沿核心科技轉化為企業“專、精、特、新”拳頭產品。

目前,三橋、泰姆斯等軸承企業已引進I5智能機床200餘臺,十多家規模軸承企業完成“智能工廠”的建設規劃,到十三五末,全縣27家規模軸承企業將全部建成智能化工廠,預計軸承產業銷售收入突破200億元大關。

誠為軸承公司投資兩億元在全國軸承行業率先建設了“I5智能工廠”,目前120臺搭載I5智能控制系統的智能機床全面投用,生產模式可實現技術控制及生產流程管理的信息化,年節約用工成本30萬元,產量提高兩倍以上,檢驗成本降低60%左右,精度可達到國際一流水平,產品利潤提高兩倍多。公司出品的智能產品開始批量進入國際高端市場,實現與世界供應鏈的對接,因產品高精密、高剛度、長壽命,備受國內外高端客戶追捧。年產3500多萬件軸承鍛件、精車件等軸承套圈產品,95%以上出口美國鐵姆肯、日本恩梯恩、德國弗舍爾、瑞典斯凱孚等世界知名軸承製造公司,年均銷量遞增近30%,年銷售額4億元……誠為軸承公司也因此成為TIMKEN、SKF等國際高端軸承企業在華北地區惟一的優秀供應商。

臨西緊緊抓住產業轉型升級不放手,圍繞汽車軸承產業,瞄準國際、國內汽車生產企業,重點發展重型汽車、商務車、轎車等汽車輪轂、車橋軸承。目前,全縣擁有三橋、寶鑫、得立達、誠為等10家專業生產汽車軸承的企業,佔規模軸承企業的24%,產品質量達到或超過行業標準要求。銷售給襄陽汽車軸承、洛陽軸承等汽車定點配套企業,開始直接為上汽帕薩特、二汽、北汽福田等汽車企業配套,年可生產汽車軸承6300多萬套(件)。

與此同時,電商平臺建設愈發完善。“找軸網”自2018年上線以來,入駐的企業總數已達2300餘家,有效降低了企業生產和物流成本。臨西縣以“找軸網”為核心,構建了軸承行業智能供應鏈體系。

經過不斷錘鍊打磨,目前臨西軸承產業優勢凸顯。在產業集群方面,臨西是華北最大的軸承生產和銷售基地,年銷售收入佔全國的10%左右;在產業技術方面,縣政府聘請中國軸承工業協會專務委員何家群為產業首席專家,與燕大、河南科大、河北工大、洛陽軸承研究所等多家國內知名院校、科研院所進行深入合作。另外,臨西建有全省唯一一家軸承產業技術研究院,“臨西態度”的營商金字招牌在全省叫響。同時,臨西是國家工信部產業集群區域品牌建設試點縣,具有政策優勢。

放眼未來——軸承產業後勁十足

眼下,臨西軸承企業掀起了新一輪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熱潮。澳亞軸承公司引進內外圈滾道磨加工智能生產線,效率提升兩倍以上;寶鑫軸承公司新上全自動上下料系統,實現“零次品”和效率翻番;飛龍軸承公司引進西門子808D高端數控技術設備,生產的P2級、P4級高精密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鑫泰軸承鍛造公司投用3條日本高速鐓鍛機、兩條鹽浴淬火爐、100多臺瀋陽I5智能機床……如今,在全縣軸承行業,智能車間、智能工廠建設方興未艾。

縣政府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企業打響自主品牌。每年將質量發展專項資金列入財政預算,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省名牌產品等稱號的企業予以獎勵;對企業在土地使用、信貸補貼、項目技改等方面給予支持,努力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國內外影響力的品牌企業。

不僅要培育企業品牌,還要打造區域品牌。臨西搶抓國家工信部軸承產業集群區域品牌試點縣機遇,註冊了“臨西軸承”集體商標,目前在強化集體商標的宣傳和培樹,全面提升“臨西軸承”知名度。

近5年,臨西重點圍繞“龍頭企業引進、傳統產業補鏈”,先後引進軸承企業80多家,其中5億元以上項目12家。另外,臨西每年研發陶瓷軸承、飛機齒輪箱軸承等新材料、新科技產品近30項,其中,海藍軸承公司的產品2019年新增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億泰克等多家企業在上海國際軸承展等國內外高端展會上嶄露頭角,全縣軸承出口額近幾年連續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長。

小軸承“轉”動大世界:臨西軸承的智能化+國際化

三、戰略舉措

為加快軸承產業發展步伐,臨西縣制定了軸承產業三年行動計劃,將以“兩化融合”為重點,實施“智造提升戰略”,引導企業建設一批智能工廠、智能車間項目,通過智能化生產,強筋骨、增韌勁,到2022年智能設備應用率達到50%以上;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深入實施“三品”工程,緊盯高端軸承鍛件、高端設備軸承等方向,培育一批國內乃至國際領先的“單項冠軍”;推進由零部件生產向軸承單元生產的轉變,打入機械裝備生產市場,延長軸承產業鏈條,提升軸承產業韌性;引導企業強化運營管理,推廣精益管理等先進模式,提升質量控制水平,加強高端軸承產品生產,全面提升企業效益,爭創一批中國著名品牌和省名牌產品。

未來3年,臨西軸承的發展目標是高端化、規模化、智能化、品牌化和綠色化發展,力爭到2022年建成華北地區重要的中高端軸承生產基地,高端軸承產品佔比由現在的12%提高到20%以上,規上軸承企業數量達到50家,建成1至2家軸承企業集團、20個智能車間或數字化車間,成為國家級智慧集群示範縣,建成華北軸承產業創新創業基地。

通過支持以供應鏈服務平臺“找軸網”為紐帶的“互聯網+軸承產業”行動的實施,力爭2020年入庫軸承生產及配套企業達3000家,到2022年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品牌。用“小軸承”轉動“大市場”,快速邁向軸承製造強縣。

小軸承“轉”動大世界:臨西軸承的智能化+國際化

四、頭部企業

1.河北誠為軸承製造有限公司

河北誠為軸承製造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經營範圍包括軸承製造與銷售,軸承鍛件、軸承車削件的銷售。公司成立之初,就確立了以高端市場、高端人才、高端設備為核心的“三高發展戰略”,實施企業能級全面提升,對標高端市場抓生產、搞研發。產品不僅打入歐美等發達國家市場,並收穫了高美譽度、高銷量和高效益。

誠為公司重金引進高端人才、高端設備,大幅度提升企業的科技研發能力和生產設備的保障能力。公司建立了員工技術研發課題庫,每月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技改課題研究100餘項,每年從中篩選出10項左右的課題,投入經費進行研發。目前,該公司中高級技術人才達150餘名,先後有55項研發課題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技術、3項課題獲國家發明專利。

誠為公司把機器換人作為生產設備智能化升級的重點方向,以打造高端智能製造示範應用基地為目標,投資2億元在全國軸承行業中率先建設了“I5CNC智能工廠”。目前,首批引進的120臺智能機床已全部投入使用。軸承“智能工廠”生產模式,實現了技術控制、製造生產、流程管理信息化,生產出來的產品穩定性更強。同時,年可節約用工成本30萬元,產量提高2倍以上,檢驗成本降低60%左右,產品利潤提高2倍多。

投入使用智能機床,只是“智能工廠”建設的第一步。按照規劃,他們將高度融合當今最前沿的德國“工業4.0”應用技術,構建起30條360度六軸關節式機器人全自動生產線,實現軸承生產集成化管理、機床設備網絡化應用,助推企業生產繼續向高端軸承製造領域邁進。

2.河北海藍軸承製造有限公司

河北海藍軸承製造有限公司30年來專注於外球面軸承和各類軸承座的研發、生產和推廣應用,是中國外球面帶座軸承製造商和出口商之一。

公司現有員工500餘人,各類工程技術人才50餘人,公司佔地65000㎡,廠房建築佔地38000㎡,擁有自動化軸承生產線和軸承座生產線。年產軸承超800萬套,產品廣泛應用於各類傳動設備、礦山機械、工程機械、紡織機械、農業機械、林業機械、建築機械等。

該公司已通過ISO9001:2015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採用國際標準技術,以完善的製造工藝和現代化科技管理手段,為廣大用戶提供高質量產品。銷售網絡遍佈全國各省,出口到世界68個國家和地區,與世界各地合作伙伴形成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係,在國內外建立了強大的營銷網絡和服務平臺。

3.河北寶鑫軸承製造有限責任公司

該公司始建於1996年,位於河北省臨西縣陽光軸承工業園內,佔地面積72畝,總投資9000萬元,是一家集軸承生產,銷售和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專業化加工企業,年產軸承及軸承配件460萬套,主要供應國內大型汽車廠、電機廠、機床廠等,是中國一汽、二汽、重汽的專業配套單位,同時出口歐洲、美國、東南亞、俄羅斯等國家。

寶鑫公司現有員工24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22人,是邢臺市重點建設項目單位和河北省軸承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已於2012年通過ISO/TS16949:2009認證,擁有高精密數控設備和檢測設備,實現一人多機、自動化控制生產。先進的生產設備,可靠的質量體系,精湛的技術人員,十幾年的專業生產經驗,保證了產品的質量,生產的高精密軸承產品性能達到國家先進水平和標準。寶鑫公司生產的“寶鑫”牌軸承,榮獲“邢臺市知名商標” “ 河北省中小企業名牌產品” ,“河北省名牌產品”“河北省著名商標”等殊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