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古代民俗的万花筒——烟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大江南北风靡着一种印有彩色图画的硬纸卡片。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对这张硬纸卡片蕴含的内容兴趣盎然。它内容浩瀚,林林总总,文学名著、市井民俗、西方文明、科普世界等众多领域知识皆囊括其中,堪称“一部小中见大的百科全书”。它,就是与邮票、钱币并称为世界三大收藏品的香烟画片。

原本香烟只是与一小部分烟草爱好者息息相关的东西,但恰恰是由于香烟画片的诞生,让更多民国百姓与香烟有了微妙的联系。因为小小的烟画,使得文化超越时空、种族而存在,它是近代中西方文化交汇的最好见证。

而在这些中西合璧的烟画中,尤以卡万德伦敦烟草公司于1926年发行的古代中国民俗、神话烟标卡最为值得称颂。这套古代中国民俗、神话烟标卡,1套25张,内容丰富多彩,介绍龙、凤凰等中国神兽,雷神、汉钟离、吕洞宾、太白金星、张仙等神话人物,以及水灯节放水灯、春节舞龙等中国传统民俗活动。烟画背面是英文说明。

古代民俗的万花筒——烟画

上天特派员——灶神

如今的中国农村,依然保留着一些传统的祭祀习俗,如每逢初一、十五早晚都要上香烛祭祀灶神。

灶神,为中国古代神话司灶之神,俗称灶君。司灶之神本应掌管厨房灶事,可是中国的灶神却是在其位不谋其职,他有一份特殊的差事——上天的特派员。

他受玉皇大帝之命,住在每户人家家中,专管监视人们的言行和搜集善恶功过。古代中国这套烟画记载了灶神每年会返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每家人日常表现和善恶功过这一事情。

古代民俗的万花筒——烟画

为了祈求灶王爷“多说好话,少说坏话”,在灶王爷上天之前,人们必定隆重祭灶,供上吃喝。整个祭灶过程如同一次行贿。对灶神的崇拜,间接地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命运的茫然无助,将自己的吉凶祸福寄托于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民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渐渐不再求助于神,祭灶的习俗也慢慢淡化。

古代民俗的万花筒——烟画

官本位思想——贱避贵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官本位”思想在两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处处都得以体现。这套烟画中描述了古代高官出行时,平民百姓必须让道回避的情景。街上行走着的轿子必须全部放下,行人无条件自觉让道并站立于道路两侧。

如果有任何人不遵守规则,高官扈从则绝不留情地给予惩罚。这就是古代的“贱避贵”交通法则,为中国古代交通管理的原则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等级社会的产物,官尊民卑的思想在此处被充分体现出来。

卡万德伦敦烟草公司发行的古代中国烟画不仅仅只是一张张彩色卡片,它更是古代中国传统民俗的万花筒,从中我们可以对古代社会发展情况、百姓文化水平及阶级思想等古代生活方方面面得以一窥。作为中西合璧的产物,它不仅有助于中国人了解本民族的古代民俗,更为外国人了解古代中国传统民俗做出重要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