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吳良鏞:讓人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他是我國建築與城市規劃領域的學術帶頭人,從1945年起,面對戰後的滿目瘡痍,立志投身建築事業,經歷城市規劃變遷,矢志“匠人營國”,致力“謀萬家居”,思考從未停歇。他是新中國建築教育事業的開拓者,指導學生、參加實踐、投身科研,風雨70餘載。他是代表改革開放傑出成就的人居環境科學的開創者,是活躍在國際舞臺的建築學家、理論家,被譽為“新中國建築與城市規劃的先行者和傑出的建築教育家”。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先生。


吳良鏞:讓人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吳良鏞近照(均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供圖)


吳良鏞,1922年5月出生,清華大學教授,兩院院士,中國建築學家、城鄉規劃學家和教育家,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先後獲得世界人居獎、國際建築師協會屈米獎、亞洲建築師協會金獎、陳嘉庚科學獎、何梁何利獎以及美、法、俄等國授予的榮譽稱號。2012年,獲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獲“改革先鋒”稱號。


對吾土吾民的熱愛,

民居始終是他的關切


“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這濃郁的老北京胡同、四合院生活,無數次地被人嚮往。但是當衚衕殘破、四合院變為大雜院時,生活遠沒有這般詩意。在北京的老城區,有一條名叫“菊兒”的衚衕,衚衕裡的41號院就曾面臨如此困境。20世紀80年代,41號院曾是衚衕裡“最破的地方”,院子裡住了44戶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只有5平方米,私建的雜亂小屋擠擠挨挨,共用一個水龍頭、一條下水道和街道公廁,雨天家家漏水,整條衚衕一片汪洋。


1987年,北京市房改辦找到吳良鏞,請他“改造”這片破敗院落,吳良鏞欣然“領命”。從1978年起,吳良鏞即開始對北京舊城區中心地段的整治進行研究,因此,對這個只有2760平方米的改造工程,他和團隊是懷著為舊城更新和危舊房改造探索新路徑的志向進行設計的,傾注了大量心血。經過深入研究,他沒有對菊兒衚衕實施狂風暴雨式大拆大建,而是將“環境”和“人”的需要協調起來,以“有機更新”的理念,打造出一個優美宜居的人居環境。


吳良鏞:讓人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1950 年,吳良鏞在美國匡溪藝術學院佈置畢業展覽


改造後,院子裡保存了幾株百年大樹,一進套一進的小院子,既維持了原有的“衚衕—院落”體系,又兼收了單元樓和四合院的特點。低矮的平房改造為二層或三層的小樓,白牆黛瓦,錯落有致,室內現代化的衛生間、灶間一應俱全,增高後的建築又與周圍的老房子渾然一體,充滿了古都神韻。


對吳良鏞先生而言,相比公共建築,民居始終是他的關切所在,他曾說:“真正的建築大師,不是看他是否設計出了像埃菲爾鐵塔一樣流傳百世的經典建築,而是看他是否能讓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1993年,菊兒衚衕項目獲得聯合國“世界人居獎”,這是近代中國建築作品首次在國際上獲取的最高榮譽。“開創了在北京城中心進行城市更新的新途徑”,評語這樣評價吳良鏞在保留傳統四合院與創造宜居環境中的創舉。回顧這次改造,吳良鏞先生在《良鏞求索》一書中寫道:“菊兒衚衕項目強調的是保護城市肌理,保護好古樹、傳統建築等環境特色,而且要滿足今日生活之需要。一處兩千多平方米的住宅區能得到許多獎項,在於它創造性地綜合地克服許多關鍵的技術原則。不能誤認為這是一種建築形式,形式的發展是要根據所在環境情況來創造的。”


正是在對人居環境的不斷探索中,吳良鏞意識到“人居環境的核心是人,是最大多數的人民群眾,人居環境與每個人的利益密切相關,人居環境科學是普通人的科學。”就此理念不斷進化誕生的構築以“人”為核心的人居環境科學,成為吳良鏞工作的核心。


學術研究的同時,他不遺餘力實踐,運用人居環境科學理論解決中國城鄉建設的實際問題。他在自述集中寫道:“在我實踐的過程中,要確定一個方向,這個方向是問題所決定的。社會存在哪些無法回答的問題,就需要研究、需要創造。”


參與北京、北海、三亞、張家港、深圳、無錫、蘇州等城市的規劃設計,主持山東曲阜孔子研究院,三峽工程與人居環境建設、滇西北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規劃研究、南水北調中線幹線工程建築環境研究......在這些至關重要的實踐課題中,吳良鏞傾注了自己對吾土吾民的熱愛,奉獻了自己的才學與思想。


創建人居環境科學,

探索明日之人居


“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是海德格爾的理想,亦是吳良鏞對人居理想的願景。在蘇州,吳良鏞構建了古城居中、一體兩翼、十字結構、四角山水的“山—水—城”格局,既保護蘇州的古城和山水格局,又重塑城市區域空間,解決經濟快速發展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矛盾。


從1999年到2006年,他歷時7年完成的京津冀城鄉空間發展規劃,構建了“一軸三帶”的區域整體協調發展格局,解決區域分割、城鄉分立問題,指導京、津、冀三地統籌發展,使得三地功能相輔相成,各盡所能,各得其所。


這些規劃設計都得益於吳良鏞先生創建的人居環境科學理論,但理論的得來並非易事,吳良鏞常常用“得道恨晚,生逢其時”來形容這個理論體系的建立。


吳良鏞:讓人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吳良鏞寄語


20世紀80年代初,吳良鏞就開始了廣義建築學的思考,並於1989年出版專著《廣義建築學》,著眼點從單純的“建築”概念轉向“聚居”,“從單純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會,從單純物質構成拓展到社會構成”,大大拓展了建築學的視野。但是,他的學術探索並未停止在“廣義建築學”,而是跳出學科範圍的侷限,從學科群的角度整體探討。


1993年,他創造性地提出了“人居環境科學”(Sciences of Human Settlements)。人居環境科學以人居環境為研究對象,研究人類聚落及其環境的相互關係與發展規律,並提出了以城市規劃、建築與風景園林為核心,整合工程、社會、地理、生態等相關學科的科學發展模式。人居環境科學也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認可。


1999年6月23日,第20屆世界建築師大會一致通過了由吳良鏞教授起草的《北京憲章》,該憲章以人居環境科學理論為基礎,提出“建設一個美好的、可持續發展的人居環境,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目標”。這一憲章被公認為是指導21世紀建築發展的綱領性文獻。


吳良鏞:讓人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2007 年,吳良鏞(右一)在南京紅樓夢博物館工地


“科學、人文、藝術的融匯就是‘人居之道’。”這是吳良鏞先生對明日之人居的思考。他在自述集中認為,人居科學要走向“大科學”,更多地與能源學、環境學、生態學、信息學等相關科學技術相聯繫;人居科學要走向“大人文”,要將“便民生”作為基本準則,住房與社區建設、城鄉統籌發展、生態修復、人文復興等,都與此息息相關;人居科學要走向“大藝術”,要把美學上抽象的美化為無所不在的空間的美、生活的美、融匯的美。


2012年,90歲的吳良鏞先生獲得“201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評審意見寫道:“他建立了以人居環境建設為核心的空間規劃設計方法和實踐模式,為實現有序空間和宜居環境的目標提供理論框架。他組織科學共同體,發揮各學科優勢;成功開展了從區域、城市到建築、園林等多尺度多類型的規劃設計研究與實踐。”此後,國家天文臺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吳良鏞星”。


吳先生對學科的發展還有著更深遠的思考:“面對新的科學發展形勢,我建議在我國現有的13個學科門類基礎上,增設‘人居科學’為第14個學科門類,以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為核心一級學科,與相關學科交叉,形成動態、開放的學科體系。”


吳先生寄希望於學界的共同努力,他提倡在科研、實踐的發展道路上,走一條融合之路,將科學、人文、藝術結合起來,追求合乎本時、本土之“範式”,探索規劃改革創新之道。


韓愈《復志賦》雲:“朝騁騖乎書林兮,夕翱翔乎藝苑。”吳先生以此來比喻求索生涯。“回顧幾十年來我所進行的學術探索,都不能擺脫時代的深刻影響,是一個不斷回應時代落在我們建築學人身上的任務的過程,要不斷‘探索新路’。”


吳先生期許著,能讓自己以一種積極的精神面貌面向未來,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斷探索廣闊的新天地,不斷探索明日之人居。“我現在已經是‘行百里者半九十’,剩下的十里路可能會更加艱難,但是我不希望輕易失去這最後的‘人生單元’,我要積極去完成尚未完成的事。”


吳良鏞:讓人們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