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汝州這個鎮,“三山三水”融合組成了這裡最美的風景

(記者 彭忠彥 陳素貞 )廟下鎮的山水文化特點可概括為:三山(玉羊山、長壽山、盤龍山)傳奇飛神韻,三水(汝河、玉女河、荊河)瀠繞文脈長。

汝州这个镇,“三山三水”融合组成了这里最美的风景

汝州八景之一玉羊晚照

一個成語“叱石成羊”,成就玉羊山歷史文化名山地位。玉羊山位於汝州市西北部,海拔884米,為汝州市西北部最高峰。“玉羊晚照”是古代汝州八景之一。清道光《直隸汝州全志》記載:“玉羊山與柏崖山兩峰對峙,中間荊水通焉。荊水源出於此,其在山之陰者曰金馬泉。此山舊名金華,俗傳,自黃初平‘叱石成羊’始改今名。州西三十七里,見八景。”

“玉羊晚照”為玉羊山一大自然景觀,形成於遠古造山運動。作為景觀之名,濫觴於晉黃初平“叱石成羊”的傳說,定名於元代汝州梁縣進士張政的《汝州八景》之詩。“玉羊晚照”從傳說至定名,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

“玉羊晚照”是道教信仰的產物,是文人雅士閒情逸致而觀賞到的情景。也表明廟下鎮神溝村一帶很早就有道教文化的濡染和薰陶,道教信仰深遠而厚重。

戲劇《柳毅傳書》彰顯了歷史文化名山的魅力。

在玉羊山坡西角半山坡,有一個小山村叫劉張溝村。附近的山坡上有一處形象逼真的巨石圍牆,叫“石羊圈”,可惜的是石門被炸燬了,現四壁無門,傳說是龍女圈羊的地方。石羊圈下面是一塊巨大的“鐘鼓石”,用石頭擊之,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這是龍女發現野狼從狼洞溝方向奔來吃羊時報警的“鐘鼓石”,其聲洪亮如鍾,加之山溝的迴音,驚天動地。羊兒聽到報警遂化作白石隱身,野狼也常被玉女撞擊鐘鼓石發出的巨響嚇破膽,不敢貿然前行,羊群安然無恙。石羊圈的東南方有一個天然的“石羊夾(足)”,惟妙惟肖,是頭羊留下的遺蹟。村民世代口碑相傳此地是戲劇《柳毅傳書》故事的發生地。

在如今流經劉張溝村的玉女河段,還有龍潭、玉女洗臉盆等名字和實物。和這些相佐證的是玉女河兩岸山坡和山崖上的象形物,“玉女梳妝檯”“鐘鼓石”“石羊圈”“石羊夾”等。看不完的玉羊山風景,說不盡的玉女河故事,品不盡的玉羊山文化。

一山四名字,名名寫風流。玉羊山,又名玉皇山、禹王山、藥王山。玉羊山的來由前面已備述。

玉皇山名字的由來有三種傳說。一種說法是:玉皇大帝厭倦了天庭的生活,遂帶王母和三女兒下凡人間。玉皇大帝看中了此山盛景,一切煩惱煙消雲散。玉皇大帝在此山停留三日,後因天庭要事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此山。從此這座山就起名為玉皇山。二是因劉秀在此山建玉皇廟而得名。據民間傳說,東漢末年暮春的一天,劉秀擺脫王莽追兵來到此山下時,人困馬乏,正準備駐馬歇息之際,忽然看到一股青煙環繞在此山上空,於是駐馬感嘆曰:“此乃玉皇大帝賜的風水寶地也!”劉秀下馬徒步上山,親自搬運石塊壘砌起了一座小廟,併名曰“玉皇廟”,山隨廟名。後來,人們在此廟的基礎上建起了一座大廟。再後來,玉皇大帝感其百姓上山燒香之苦,一夜之間把廟宇搬到山腳下了。第三種傳說是:唐朝年間,軍師敬德路過此山,聞聽此地要出真龍天子的民間傳說。登山望氣,斷定此山果為真龍降生之地,不僅要出皇帝,而且還有“娘娘”(皇后)、系列將相幫扶,為龍興之地。於是奏明皇上後,就以挖金子為名挖斷了龍脈。至今這裡還有“斷君坡”的地名。敬德挖斷天子風水地,真龍未出就夭折了。可是,君王未出軍臣出,幾名大將成了英豪。當地流傳有順口溜說:“……胡莊出個胡大牆,力大無窮太奧妙。單手舉起千斤石,雙腿賽馬百里跑。趙溝出了趙神仙,掐指一算石頭跑。神溝出了李作寬,武林高手江湖道。小山出了武老三,泰山老君他敢敲。梅莊出了真梅娘,賽過貴妃數她俏……”千百年來,在汝州地區普遍流傳著這個“假帝王將相”的傳說。

禹王山,因傳大禹治水時曾登上此山而得名。龍門未開,伊河堵塞成湖,經外方山與箕山中間地帶流入汝河,此一片區域號稱汝海,汝河水量增大稱為“汝陽江”,而後大禹鑿龍門,伊河經伊闕入黃河,不再流入汝河,汝河水量減少,因此就有了“打開龍門口,撤幹汝陽江”之說(汝陽江是指伊河匯入後的汝河)。

藥王山,因唐代汝州梁人孟詵在此山採藥濟民而得名。此人高風,官及鳳閣舍人,掌管進奏,卻不媚權貴。武則天賜銀有假,他也敢揭穿。孟詵在神龍(公元714-741)年間告老還鄉,退居伊陽山地。因喜好岐黃之術,曾與藥王孫思邈有過深交。退隱之後,遂採集草藥,懸壺鄉里,並著有世界上最早的《食療本草》。

道學淵藪盤龍山。盤龍山位於廟下鎮神溝村,緊傍玉羊山,因山勢狀若一條盤龍而得名。山頂建有一座老師廟,相傳是廣成子布學論道的地方。

廣成子為黃帝之時太上老君化身。《太上老君開天經》:“黃帝之時,老君下為師,號曰廣成子。消自陰陽,作道戒經道經。黃帝以來,始有君臣父子,尊卑以別,貴賤有殊。”《莊子·在宥篇》記載有“黃帝問道廣成子”的事情,展現道家對道的認識及道家特殊的認知方式;展現了道家以治身為本、治國為末的思想;並將求道方法落實為具體的修煉之術。這些內容對道家向道教演變和道教修煉之術產生了深遠影響。

廣成子居崆峒山,常帶弟子在盤龍山上石築小屋內講學佈道。後人為紀念廣成子,遂建廟名曰“老師廟”。盤龍山可謂道教的淵藪之地。

長壽山是庇山(牛脾山)的餘脈,它就像一條長龍,盤旋在汝州廟下鎮境內,呈東北西南走向,逶迤綿延30餘里。庇山是龍頭,高高昂起;臥龍崗是龍身中部的隆肌;其尾部緩緩延伸至廟下灣子街和呂莊南的汝河之中。

長壽山西側的灣子村內有“迎鳳嶺”,下有“皇冢”,百姓名其曰“蜜蜂谷堆”。據傳,在皇王尚未出世之際,即被斬斷龍脈,滅了一枕黃粱,空留一片惆悵。殘留的“皇冢”也在修建焦枝鐵路時被毀。

長壽山還是一座傳奇之山。據傳,戲曲《長壽山》(也叫《陳奎趕鹿》)的故事就發生在此地。陳奎帶箭、神鹿神性、聖廟神靈……長壽山上演繹了一曲同保幼主的忠良故事。

汝州这个镇,“三山三水”融合组成了这里最美的风景

汝河(廟下鎮橡皮壩)

汝水從廟下鎮楊莊入境,流經文寨、灣子、春店等村,在廟下境內流程9公里。汝水是生育人類的母親河,也是中華詩歌的源頭之一。被載入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汝墳》,是我們目前能見到的歌詠汝水兩岸風土人情最早的一首詩。“湛湛清流九曲灣,浮沉澈底似拖藍。扁舟一葉無人系,風動橫移向碧灘。”張政的妙筆寫盡了古代州西“汝水橫舟”的風景。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寫出如此千古不朽詩句的劉希夷出生於廟下鎮劉家拐(今廟下村),是吮吸著汝水母乳長大的唐初詩人。劉希夷24歲時與其舅父宋之問同登進士榜。但不願為把持朝政的武后集團效忠,遂辭官不幹,由中原入蜀,又經三峽沿江而下直至揚州、蘇州。在這次長途旅行中,他寫下《蜀城懷古》《巫山懷古》《春女行》《江南曲》等名篇。

汝水河畔的廟下古鎮還與洛陽牡丹結緣。劉翔、許曉帆編著的《牡丹大觀》載:隋朝末年,在河南汝州的廟下鎮東,有個劉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劉家拐。這裡有一個美麗天真的少女,出生於書香門第,自幼琴棋書畫,無所不通,備受親鄰的喜歡。隨後父母相繼過世,少女便隨在長安作官的哥嫂來到長安定居。隋朝滅亡後,哥嫂相繼謝世,獨留她孤憐一人,無處可去,又兼看破紅塵,竟出家做了尼姑。出家時,少女將原來家院裡親手種植的白牡丹帶到庵中,以表獻身佛教、潔身自好之意。在她的精心管理下,白牡丹長得非常茂盛、美麗。一株著花千朵,花大盈尺,重瓣起樓,白色微帶紅暈,晶瑩潤澤,如美人肌膚、童子玉面。觀者無不讚其美、頌其佳,故每逢四月,眾多信女紛紛前來此庵拜佛觀花,且以花獻佛為樂,香火愈旺。因此花出自“劉氏居之閣下”之手,故名為“劉氏閣”,又叫“劉師閣”。後來,此牡丹品種又傳到四川天彭、山東菏澤等地,芳香遠播。

玉女河發源於玉皇山和盤龍山之間,自北向南貫穿廟下鎮境。全長7公里,流經神溝、宋王村、於莊、胡莊、樂寨、廟下、楊莊,注入汝河,流域面積6平方公里。

玉女河的名字源自“玉女下凡”的傳說。玉皇大帝的三女,憐惜玉皇山下遭災荒忍飢挨餓的蒼生,把天宮中的羚羊偷偷推下凡間,羚羊落在玉皇山上,變成滿山的白石頭。三女又偷走天宮中的神鞭,悄悄下凡人間。用神鞭鞭石活羊,把一部分羊兒分給災民食肉活命,另一部分由自己放養繁殖繼續施捨災民。玉女常在山下的一條河水中放羊、飲水、洗浴,後來這條河就取名叫“玉女河”。

玉女河流經下游的廟下鎮,流出了一個“荷包牡丹”的美麗傳說。有一位名叫玉女的美麗姑娘,天生聰慧,心靈手巧,每月為在塞外充軍男人繡一個荷包,並一一掛在窗前的牡丹枝上,聊作思念之情。久而久之,荷包成了串,變成了荷包牡丹。來自洛陽古城牡丹兩個品種的傳說,竟然都與廟下古鎮的美女有關,不禁讓人遐思萬千。

再說荊河———荊河發源於伊川縣馬鈴山和登封市十村,流經古荊陽寨(現關帝廟村),和滿泉河匯流,名為荊河。下游從許寨、春店街之間穿過,東折至楊嶺東北匯入北汝河。全長27公里,流域面積115平方公里。荊河流淌著孝道文化的乳漿。

過汝州城西20裡,有一個傍荊(河)面汝(水)的村莊,名曰“春店”。春店村位於許洛古道上。不知何時,有人在此開起客店,生意非常興隆,店鋪越來越大,不僅行人可以食宿,車馬也可寄存餵養。客店大門外,沿路栽植一行白椿樹,枝繁葉茂,甚為壯觀,更是客商行人乘涼拴馬歇息的好地方。這家客店不僅生意紅火,而且由於椿樹而蜚聲遐邇,人們把客店喚作“行椿店”。後來,行椿店前面的道路兩旁又建起許多店面鋪設,各種生意逐漸興起,形成繁華的大街。漸漸地,圍繞客店形成了名氣頗大的村子,人們便把村子稱為“行椿店”,民俗謂“春店街”。

明代戲曲家高濂所著經典傳奇名曲《節孝記》,唱遍大江南北,曲中所歌頌的元代著名孝子黃覺經,千里尋親就是在汝州春店找到母親的。道光《汝州全志·卷之六·人物孝子一》載:“黃覺經,江西南城人。五歲因亂失母。稍長,誓天誦佛,願求母所在。渡江涉淮,行乞而往,備歷艱苦。凡三十八年,至汝州春店遇之。元至治中旌其門。”

古鎮廟下的山水文化作為自然與人文交融的結晶,在物態形式上以自然景觀與人文故事和諧統一為特質,構成一道閃耀著獨特地域特色的山水文化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