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贵安新区:“三个三”筑牢抗疫堡垒 两手抓打好发展组合拳

在2020年春节之际,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在全国打响,贵安新区紧急应战。

贵安新区坚持把群众健康安全放在首位,采取最果断的应对,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执行最严密的筛查,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社会各方联动、全面科学防控,奋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良好局面,至今无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

而今,贵安新区没有松懈防疫生产两手抓。发展强劲动力加速聚集,贵安誓要在两场大考中都交出最满意的答卷。

贵安新区:“三个三”筑牢抗疫堡垒 两手抓打好发展组合拳

□指挥高效“三体系”:以快治快统筹一盘棋

与病毒赛跑,时间就是生命。

面对突发疫情,贵安新区提前研判形势,紧急部署落实,以快治快在全区吹响共同抗疫冲锋号,展现了国家级新区的贵安速度。

战鼓紧擂,全区上下闻令而动。

第一时间成立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任双组长、党工委管委会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1个办公室及6个工作组,统筹推进社会管控、疫情监测防控、医疗救治等各项工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指挥体系”快速构建。

在“指挥部”高位统筹下,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密集召开,一批批信息在此汇总、一项项工作在此协调、一条条指令由此发出,为防疫工作的高效推进奠定了基础。

1月21日,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会议;

1月23日,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议;

1月26日,召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社会防控工作专题会议;

1月28日,召开2020年第2次党工委(扩大)会议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

同时,一系列果断、精准、科学的疫情防控措施火速出台,全区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加速形成。

贵安新区:“三个三”筑牢抗疫堡垒 两手抓打好发展组合拳

危急时刻初心不忘。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多次深入防疫一线调研督查;6个工作组负责人每天进行会商研判,把握疫情形势;近3000名机关干部放弃休假立即返岗。齐心协力在新区筑起一道铜墙铁壁般的生命防线。

关键之时举措不停。《贵安新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发布;各类大型活动、农村集体聚餐取消;所有景区暂停开放;多部门关闭窗口服务,启动线上办公。

紧张之中保障不断。指定定点救治医院,开启院感防控和治疗应急准备;新区财政拨付1330余万元专项资金,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做好防疫资金应急准备;积极对接省有关部门和贵阳市,做好防护物资的采购、调运、储备。协调贵州慈善总会和企业做好紧缺物资捐赠,做好物资应急。

领导带头督战、部门携手联动,短时间内,一座城市的力量高度凝聚,铸成了齐心战疫的“硬核”支撑。

贵安新区:“三个三”筑牢抗疫堡垒 两手抓打好发展组合拳

□机制“三统一”:严上加严稳定压舱石

疫情防控是一场硬仗,贵安零确诊、零疑似病例的背后,优越的体制机制支撑功不可没。

为保证工作有抓手、落实有标准、督查有参照,贵安新区全面构筑起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组织体系,一把手负责、第一线落实的执行体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任务责任体系,成为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的“压舱石”。

让指挥系统化,新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构建起“两制度三反映”工作调度制度。

建立例会工作制度,小组办公室发挥系统中枢作用,下设秘书工作、信息动态、综合协调、对外宣传、后勤保障5个专班,精准分析防控形势,研究具体问题解决。

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小组下6个工作组设置信息员,收集、汇总和分析最新疫情消息及工作进展,及时上传下达。

定期发布工作动态,能全面反映新区领导安排部署工作情况、小组各工作组情况、乡镇和园区工作开展情况。

依托简约高效的工作体系,指令迅速落实。从职能部门、企业园区到乡镇社区,联合打出了一系列高效标准的防疫“组合拳”,切实达到疫情防控全区“一盘棋”的效果。

贵安新区:“三个三”筑牢抗疫堡垒 两手抓打好发展组合拳

作为疫情“暴风眼”,卫计部门抢先反应。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全员24小时在岗,推动医生培训、卡口检疫、人员健康排查等有序展开。

市场监管局实行“三查”机制,保障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市场安全;各大产业园区加强对企业督促指导,建立良性防疫机制。

严格落实乡(镇)党政一把手的第一责任人制,打通基层防疫关口。

党武镇制定“一条心,双保险,十到位”工作机制,建立了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村两委干部+村医+计生专干的五人防控组,网格化管理不漏一人。

湖潮乡探索实施“一包两告三清单”的“123防控工作法”,90余名干部抽调一线,提升群防群控水平。

高峰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建立起镇一级、村一级、组一级“三级网格”防控网。

马场镇坚持疫情监测“日报告、零报告”,对武汉返黔人员、密切接触武汉返黔人员、湖北非武汉返黔人员等严格管理。

与此同时,纪法监督保障体系全面升级。贵安新区纪监工委选优配强组建4个监督检查组,紧盯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为抗击新冠肺炎的各项决策部署落细落实增添责任保障。

贵安新区:“三个三”筑牢抗疫堡垒 两手抓打好发展组合拳

□防控治“三条线”:细之又细筑牢抗疫网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1月29日,在贵安新区磊湖立交入口处,来自公安局特巡警支队和交警支队的20名在岗民警、辅警面对党旗重温宣誓。

这是贵安新区坚持外防内守,细之又细筑牢防控保障网下的动人一幕。

为最大限度阻断感染源输入途径,贵安新区从重点区域及通道管控、社会面排查、医疗监测防控三点发力,构筑起疫情防控“防、控、治”三道严密防线。

全力“防”,严守出入安全。作为防控排头兵,新区公安局启动了情报指挥一级运转机制和社会治安防控一级响应,抽调精干民警建立突击队,与交警、卫计等多部门联合严守5个重要交通卡点。

贵安新区:“三个三”筑牢抗疫堡垒 两手抓打好发展组合拳

在乡镇设立交通卡口231个,由村级警务助理兼任卡口负责人。针对各个卡口进行规范培训,提升精准性。

对44个社区(小区)和304个自然村寨实行相对封闭式管理,设置疫情监测岗位278个,并实行扫码登记进出。

严格“控”,织密排查网络。以村、社区为单位,依托“三大电信运营商”和前期摸排数据,掌握全区底数,细化网格管理,整合力量开展拉网式排查,亮点频现。

马场镇15名工作人员下沉社区,协助做好出入检测及入户排查;湖潮乡汤庄村将全村290多户划分为23个网格,由干部、党员“一对一”包保管理;党武镇掌克村村民组建“志愿队”,充实一线力量……

高密度的防疫工作中,贵安大数据技术优势凸显。

由新区大数据企业开发的流动人员管理系统“疫控宝”、车辆疫情风险筛查平台“车速查”先后上线,可对流动人员与车辆实行“智慧”监管。

党武镇大坝井社区基于微信平台建立起“疫情防控辅助系统”,既能迅速核对进出人员信息还可随时掌握重点人员轨迹,让“大型”社区疫情排查“无所遁形”。

精心“治”,医疗监测加强。卫健系统成立防控专家组,确定定点救治医院,并按治疗标准设置改造;集中调配百余名医护力量,全天候轮守值班;建立与周边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并严格细化定点救治医院和各级医疗机构信息报送制度,促进信息共享。此外,指定新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酒店,为来自武汉人员和与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监测,杜绝交叉感染。

贵安新区:“三个三”筑牢抗疫堡垒 两手抓打好发展组合拳

□防疫生产“两手抓”:分秒必争按下发展快捷键

抢时间,赶进度,补损失……春回大地,贵安新区全面掀起复工复产热潮。

2月10日,富士康、浪潮等企业复工,戴着口罩的工人测完体温后有序进场。随即贵安新区城市综合体(三)、中国航发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生产基地、翰林院项目在内的新区首批重点项目陆续复工。

“兵马”齐备,动力十足。在园区工地,贵安华为云数据中心项目施工启动;贵安高铁站东广场吹响复工集结号;贵州长江汽车有限公司研发的负压救护车试制成功;在田间地头,湖潮乡车田村整理好撂荒土地种植水果玉米,马场镇洋塘村开始培育食用菌菌种、党武镇摆牛村的育苗大棚里长出了新芽……

一幅火力全开的贵安“春忙图”徐徐展开。

贵安新区:“三个三”筑牢抗疫堡垒 两手抓打好发展组合拳

坚持防疫生产两手抓,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贵安新区分秒必争、危中寻机,多措共举摁下生产“快进键”,推动经济发展企稳回升。

力争实现“开门红”,新区多个部门提前启动复工准备,仔细研究出台方案,应对复工复产面临的工人返岗、设备运输、物资储备、资金筹措等实际问题。

保障用工支持。推出全面立体式精准服务,社保部门加大社保减负、加强创业支持、加大线上招聘等硬招实招陆续推出。贵州省工会、新区乡镇也积极配合,拓宽招聘渠道“春风送岗”。

保障农技支持。贵安新区农水局制定下发“菜篮子”保障供给、农产品调度工作等方案,结合乡镇生产特点提供技术指导,并公布24小时热线电话,帮助农业生产加快恢复。

贵安新区:“三个三”筑牢抗疫堡垒 两手抓打好发展组合拳

保障服务支持。政务大厅推出线上线下双服务模式,通过网络办理、错峰上班及电话预约方便群众办事。税务局选优配强组成专家组,“一对一”精准服务,方便办税业务同时助力优惠政策落实。

保障用电支持。根据各大园区、企业生产工作计划、用电负荷等,贵安供电局制定疫情防控专项保供电方案和特巡特维保障措施,护航生产持续可靠用电。

与此同时,贵安新区还向社会公布了企业项目复工复产专线电话。采取多渠道方式为企业采购符合标准的防疫物资,强化生产保障安全。

共同攻坚克难,贵安新区复工复产重现生机,瞄准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冲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图/封瑜 任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