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春晚,守候的是一段溫暖的記憶

春晚,守候的是一段溫暖的記憶

1月24日,央視春晚將第41次如約而至。

對中國人而言,這大概是最特殊的一檔節目。正因如此,關於央視春晚的一舉一動往往都能引起眾多關注,誰上小品,誰唱歌,誰說相聲,誰當主持人,都是大家心裡的大事。近些年隨著娛樂形式的豐富,央視春晚似乎顯得沒那麼重要了,但大家也已經習慣了把電視打開,讓春晚成為節日的背景音。

人們說央視春晚是當代春節民俗,年俗背後還是一種共同的情感記憶,就像過年放鞭炮、吃餃子、穿新衣一樣,並不是這一天的餃子更好吃,而是這一天有著我們的許多美好的回憶,以後的每一次重複都是對美好的重溫。

第一屆央視春晚於1983年舉辦,彼時改革開放剛剛開始,中華大地在復甦。這一屆春晚有令人難忘的靡靡之音《鄉戀》的解禁;1984年的春晚有《宇宙牌香菸》,有《吃麵條》的陳佩斯、朱時茂,有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也有《難忘今宵》的第一次出現;1987年的春晚,有費翔的《冬天裡的一把火》,還有馬季帶領徒弟的《五官爭功》;1988年有“領導,冒號”;1989年有“我叫魏淑芬……”,也有趙麗蓉的驚豔亮相……這樣的羅列大概還可以繼續二三十條,一期一期春晚記錄著一段又一段歡樂的時光,也見證了中國人奔向新生活的每一步,這樣的節目讓我們如何能夠真正忘卻?

記得那時候,人們一年一度的熱詞就指著春晚來提供,而不是像現在網絡熱詞幾天一換,不熟悉網絡的人都看不懂這些熱詞;記得那時候,上了春晚就是至少全國幾億人都認識的“頂流”明星,你知道他唱了什麼歌或是演了什麼小品和相聲,而現在的頂流你都不知道他幹了什麼,他就頂流了;記得那時候,電視一打開大家的眼睛都盯著同一個方向,期待著下一個節目會不會更精彩,而現在大家的眼睛都盯著手裡的小屏幕,偶爾抬頭看一眼身邊的人或電視屏幕……央視春晚的變化背後也記錄著我們生活的變化,但無論怎樣的變化,它曾經帶來的美好都不會改變,我們都將共同守候那些溫暖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