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王佳妮

  • 寵物醫院職業經理人
  • 貓行為學推廣者

你真的懂貓嗎?

這兩年貓真的很火。

我在動物醫院工作,能夠明顯感覺到這個變化。但是,以前如果你跟別人說,我很想做一個貓專科醫院,別人可能覺得這是一個自毀前途的決定,哪有那麼多貓咪的病例?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但是,這個數字在悄悄發生著變化。

2018年,我們發現原本三七開的貓狗病例比例,現在已經達到了一比一。而且在所有的貓科病例當中,有40%是多貓或者多寵家庭,看看養貓的人多麼“貪心”,養一隻還不夠,我們“企圖”擁有更多貓。

同時我也發現,在所有的病例中,約60%都是四歲齡以下的青年貓,這是不對的。一定會有很多人告訴你養貓很省事,這話不假,因為貓咪是非常皮實的動物,它很少生病。

在動物醫院當中,為什麼貓科診療難做?是因為有所謂的“消失的六年”——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貓消失的六年

貓咪在兩歲之前完成了基礎的絕育、免疫工作後,它們在醫院中是銷聲匿跡的,直到六年之後,貓咪八歲了,進入了老年期,才會因為一些內科疾病重新回到醫院來。

那麼,出現如此之多的年輕貓科病例,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圈子裡有一句話,叫“寧看三隻狗,不看一隻貓”。貓太難搞了,動不動就死給你看。

真的是這樣嗎?這不禁讓我思考,我們是不是真的懂貓呢?

拆家小能手?

人類和貓相處的時間其實非常短,1947年,一位美國人創造了貓砂,貓咪不用出去上廁所了,我們才心安理得地把貓咪留在室內,與我們共同生活。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1947年,艾德·羅伊發明貓砂後我們才將貓留在室內

我們在享受養貓樂趣的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苦惱。養過貓的人,誰沒被貓拆過家呢?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貓這麼喜歡“毀壞”我們的東西呢?什麼東西都要去抓一抓,它真的只是為了磨爪子嗎?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這隻正在磨爪子的貓咪動作——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磨爪子的貓咪

它一邊撓貓抓板,一邊非常認真地聞它剛才抓過的地方。其實抓撓的動作對於貓來說,不僅可以幫助它代謝甲床,也是鋒利它的指甲,同時還是一種非常嚴肅認真的標記行為。不管是小貓咪還是大獅子、大老虎,它們都是領地意識非常強的動物。所以標記領地是它們每一天都要做的日常工作,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被制止。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貓科動物的標記行為

在抓撓的同時,它們也會通過爪子分泌費洛蒙,也就是用它們的信息素去標記領地。為了更好地捕捉到同類發出的費洛蒙信息,貓咪在認真嗅聞的同時,還會張開嘴,就像圖片中的這隻貓咪。看起來狀態有點“痴呆”,但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嗅聞動作,它在用犁鼻器,也就是貓咪上顎前排牙齒後面的小突起,仔細揣摩著別的貓咪留下的信息素。

雖然貓咪現在進入了完全豢養的狀態,但是這些與生俱來的天性是不會因為我們把它留在家裡而磨滅的。如果人類不能為貓咪找到釋放天性的好途徑,小貓咪就會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

所以,當再看到它們拆家的時候,大家不要太生氣,要去理解,其實這只是它們自然而然的行為罷了。

電磁爐是貓咪亂尿的“元兇”?

養過貓的人一定都經歷過在寒冬的深夜,流著淚洗被子的經歷。

不是說貓愛乾淨嗎?

它為什麼喜歡尿床呢?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尿床的貓

是的,貓咪的確非常愛乾淨,並且它非常固執,不會輕易改變日常行為,除非有什麼事情發生了。

我們來分享一個關於貓咪亂尿的案例,一隻貓咪無緣無故地開始亂尿,最後經過我們的分析檢查,發現是因為主人買了一個新電磁爐。

貓咪的聽力比狗更加發達,甚至可以聽見超音波。像電磁爐這種大功率電器,通上電源後,我們人類什麼都聽不見,但是對於貓來說,它可以聽見電流從電源到電磁爐不停往復的聲音。

恰巧主人又住在一個開間裡面,所以這種噪音對於貓來說真的是無處可躲,無處可逃,於是出現了這種反常的亂尿行為。當我們把電磁爐的插銷拔下來後,這隻貓第二天就不再亂尿了。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使貓亂尿的電磁爐

也許你會說這貓怎麼這麼矯情啊?

不就是電磁爐嗎?

至於讓它感到這麼大壓力嗎?

至於,因為貓咪的聽覺世界與人類完全不同。貓咪發達的聽力是為了幫助它們在野外更好地捕獵,更好地躲避危險。這是一個BBC早期關於貓的紀錄片,非常好地詮釋了貓的聽覺世界與人的聽覺世界到底有什麼不同。

有沒有覺得有點吵?如果一個人有貓的聽覺,這些聲音可以輕而易舉地逼瘋他。

再來看另外一個亂尿的病例,與剛才那隻貓不同的是,這隻貓生活在一個多貓家庭。我們人類很喜歡社交,貓卻是天生的獨行俠。可是因為我們喜歡,覺得有貓一隻還不夠,所以我們通常都會養第二隻、第三隻貓,讓它們生活在一起,但是這樣的行為其實給貓咪造成了很大壓力。

這隻貓開始無緣無故地亂尿,最終主人增加了一個新的貓砂盆,裡面放了一種其他貓咪最不喜歡的貓砂,亂尿問題迎刃而解。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其他貓咪不喜歡的貓砂盆解決了亂尿問題

為什麼?

因為這隻貓在它的家庭當中是鬥爭階層的最底層,它是貓社會中的“賤民”,在資源的爭搶中,它都是甘拜下風的那一個,包括上廁所。

它在裡面上廁所,外面就會有一個截道的貓堵門,等著它上完廁所之後出來揍它,久而久之,這隻貓就會把捱打與廁所聯繫在一起。那我不用廁所了還不行嗎?它用這種方式來逃避不愉快的感受,直到家裡有了這個貓嫌狗厭的新貓砂盆,沒有其他貓喜歡,也沒有貓跟它爭搶,所以這隻貓終於找到了可以安心上廁所的地方,當然也就不再亂尿了。

你get到了貓咪向你傳達的信息嗎?

除了一些異常行為,貓咪的叫聲也向我們傳達著很多信息。

大家知道嗎?其實公貓根本就不會自主發情,會自主發情的只有小母貓。當母貓性成熟後,它會分泌一種帶有性信息素的費洛蒙,這種費洛蒙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有效距離能達到四五公里。所以即使你有一隻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公貓,它也會因為聞見了帶有母貓性信息素的費洛蒙被動發情。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又比如很多視頻會展現這樣要給場景:主人在貓進食的時候不斷撫摸貓,貓發出喵喵叫聲,好像在說:”好吃!“

是不是超可愛?

但是我看視頻時,其實有一點擔心,因為這隻貓的姿態是非常典型的護食狀態。這就是為什麼主人摸它一下,它就要叫一聲,我們覺得它在說好吃,好吃,太好吃了。

其實這隻貓真正在表達的是——你夠了,你別再摸了,我在吃飯呢。但是人感覺不到,如果再這麼摸下去的話,這隻貓很有可能就會攻擊它的主人。

主人會很傷心很難過,覺得我的貓瘋了,剛才還好好的,現在居然咬我。但是對於貓來說,它已經跟你說過很多遍了,為什麼你就是不肯聽?所以這樣錯位的理解,既讓小貓咪痛苦,有時也為人類帶來了一些困擾。

如何分辨你的貓在說愛你?

其實貓是一個話癆,只不過它們不用嘴表達,但它們的身體無時無刻不在向我們訴說著一些事情。養貓的家長一定都看過你的貓對你發出這種鄙視的眼神,遠遠地看著你,半睜不睜著眼睛盯著你。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貓“鄙視”的眼光

我們心想什麼事啊?怎麼好端端的對我發出這麼鄙視的目光。我們人類如果想表達愛意,會親親、抱抱、舉高高對不對?但是對於貓來說,如果它愛你,它就會放鬆眼睛,呈現出非常自然、柔和的杏仁眼狀態,輕輕盯著你,對你眨眨眼睛。如果你看到貓這麼做,相信我,它在說我真的很喜歡你。

如果我們也想對貓表示友好,不要沒事瞪著它,對它又親又抱,它反而會很想逃跑。你只要用同樣的方式,也去輕輕看著它,對它輕輕眨眼,你的貓一定可以接收到你的愛。

這兩隻貓咪有什麼區別?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冷凍狀態的貓(左)

左邊這隻貓的狀態,是動物醫院中非常常見的冷凍狀態。它看起來很乖,趴著一點動靜都沒有。主人把這隻貓帶到醫院後,它從頭到尾都保持著這個姿態。

但是這隻貓的真實狀態是比害怕更害怕,它用盡全力將自己石化,儘量縮小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看起來更加不起眼,以防你發現它的存在,假裝我不在這,你看不見我。這個時候如果主人不能夠理解貓咪傳達的信息,還在不停地進行互動,這隻貓很有可能會做出一些讓我們失望的事情。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貓的五種情緒

當我們帶著這樣的認知再去看這些照片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五張照片呈現出了五種不同的情緒。當我們能夠準確理解貓咪的身體語言時,我們反而能夠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可以跟貓咪進一步互動,什麼時候我們應該適可而止。

“高冷”是我們對貓的誤解

在與人類相處的過程中,貓咪也做出了很多改變。例如,有的小貓會叼一個小玩具,走向它的主人,把玩具放下,期待主人把玩具丟出去,然後它再去撿。這樣一個往復的行為,非常奇妙,因為這個動作本來是屬於狗狗的,只有狗狗才喜歡和主人做尋回遊戲。可是家養貓咪為了跟主人互動,已經開始去學習一些原本並不屬於它的行為了。

我們準備工作時,會發現貓過來趴在電腦上,不讓你好好幹活。我們上廁所時,貓咪會蹲在廁所門口看著我們,甚至有一些貓會直接鑽到褲襠裡面來。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貓對主人的情感需求

它們在做什麼呢?是因為貓咪在與人類的相處過程中,通過對人類的觀察,它知道你只要一進入這個狀態就會在這待一會兒,它要趕緊強勢入鏡——你看見我了嗎?你現在有時間,可以跟我玩一會兒嗎?

所以大家看,貓對主人的需求,對主人的愛,絕不僅僅停留在吃喝拉撒這麼基礎的事情上面。它們對主人是有明確的精神層面訴求的。所以不要再說小貓咪不愛我們了,它們可能比我們想象中更愛我們。

我愛貓,也從事與貓相關的工作,時間久了,我就在想,愛到底是不是等於幸福?

貓行為學研究者:當貓咪在家亂尿,它不是調皮,而是痛苦

愛≠幸福

其實愛跟幸福之間,不能直接劃上等號,真正的愛是要去了解對方的訴求,並且願意做出改變。所以我越做這方面的工作就越明白——

真正的動物福利,其實是人的福利。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和一個不健康、不快樂的動物一起生活,還能感覺幸福快樂。希望這些小小的知識,可以幫助到正在養貓,或者是打算養貓的家長,幫助大家收穫更加幸福快樂的養寵生活。

文字 | 王銳;視頻 | 黃燁

校對 | 田曉娜;版面 | 尹歡歡

造就 | 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 本文為演講節選,敬請點擊下方藍字”瞭解更多“,觀看完整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