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極簡主義是一個工具,我們用它來獲得人生的滿足感,極簡主義中沒有規則。確切地說,極簡主義只是除去生活中那些無關緊要的事物,從而使我們能夠,專注於最重要的東西,而它們事實上根本不是實物。

極簡主義活出生命真意

1.

在上海呆了七年,從兩個人變成四個人。在這個城市我們開了店,生了兩個孩子。

剛開始開店的時候沒有孩子,我們隻身帶著換洗的衣服來到上海。今年九月份由於孩子上學的問題,我先轉戰回老家生活。沒想到我們三個人的換洗衣服就寄了8大袋,還有書本和被子這些沒有寄。

而且這些還是我覺得生活在老家不可缺的,然後在整理的過程當中丟棄了兩大袋不要的衣服。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7年來我們沒有搬家,這次可算是明白平時覺得會用到卻從來沒用到的東西太多了。這些東西佔據了很多的生活空間。說來就是雞肋用品太多了,丟了可惜放著又沒用。

最近看到《斷舍離》這本書,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如果不是因為搬家我意識不到自己在整理方面的問題,如果我早點遇見《斷舍離》這本書,說不定我的人生也會變得不同。

2.

“斷舍離”意思是把那些不必需、不合適、過時的東西統統斷絕、捨棄,並切斷對它們的眷戀,“斷舍離”之後才能過簡單清爽的生活。

放手一個無用之物,就騰出一點空間。

處理一件多餘之物,就減少一份負擔。

減少一次浪費,就恢復一分精氣神。

然後,

翻開人生新篇章。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3.

《斷舍離》的作者是日本的山下英子,她生於東京,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顛覆百萬人生活方式的史上最強人生整理概念“斷舍離”創始人。大學期間開始學習瑜伽,並通過瑜伽參透了放下心中執念的修行哲學“斷行,舍行,離行”,隨後便不遺餘力地致力於提倡以這種概念為基礎的、任何人都能親身實踐的新整理術——斷舍離。

山下英子從2000年起,以雜物管理諮詢師的身份在日本各地舉行斷舍離講座,引起日本全民斷舍離的熱潮。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我覺得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因為缺少啥而煩惱,更多的時候是因為我們擁有的太多,選擇太多,而不知道如何抉擇而煩惱。

4.

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我們的生活。

當我隨著孩子們搬離上海的時候,我其實當時覺得有太多東西沒有帶。如果不是路途遙遠,我估計又會一大卡車的拉回來。

我選擇了那些必須用品,我不得不選擇跟過去那些拋不開的人和物品暫別。或許很多人和很多東西一去就是再也不會見到了。

其實當時回來的時候,我覺得有很多東西都需要帶。回家只能帶這麼多,九月份回來之後,我居然很簡單的過了快半年,而且生活的很好。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我在想為啥過去我苦苦守著那些垃圾而不肯分離呢?很多捨不得丟的東西其實不是真正需要,而是我內心覺得它有必要留著。

開始到上海在網上進貨,進過那種花草種子裡面配了輕土。種子肯定不發芽了,但是我想著土有用,可是後來又沒那閒心,那一大袋子最後放了五年才扔了。

5.斷舍離是為了讓心的空間更大

很多人覺得斷舍離就是把不必要的東西扔掉就可以實現生活的空間。斷舍離為什麼受到這麼多人的喜歡,因為在清理空間的同時也清理了自己的內心,甚至從更深層來講只是借清理物品來清理內心。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菲菲是我的一位朋友,她是畫畫老師,長得漂亮溫柔,身邊從不缺追求者。但是她卻喜歡上了她的老師,她老師已經有家室,根本不可能有結果。

大概是年輕人的愛來的熾熱,她本來也是那種性格外向有啥追求都會去努力做的。但是對於感情的事情很多時候真的無能為力。

當自己在這份感情當中活得很卑微的時候,她選擇勇敢的離開。為了一切更徹底,她把自己家裡老師送給她的畫作都處理了。收拾自己的心緒從心開始生活。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有個成語叫睹物思人,我們清理關於一個人物品,也是在情感上先把對方撤離。這就像我們有時候討厭一個人,希望對方有多遠滾多遠一樣。

我們之所以很多時候做不到乾脆的斷舍離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內心還有依賴。斷舍離確切的說是內心情感的需求,而不是某些物品真的需要。當你能控制自己的內心,外在就能變成一個極簡的人。

觀念上的斷舍離

1.認識現狀

2.停止自我否定

3.描繪家的具體構想

當生活達到極簡可以提升我們的創造力,讓生活變得更好。都說一切病緣由心起,極簡生活能改善自己的情緒,變得不那麼焦慮。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所謂古語說的大道至簡也是如此,人人都追求這樣的生活,但是很多人還是做不到的。

6.有三類人在斷舍離的過程中比較難進行

逃避現實型 這類的人,一般因為工作繁忙,待在家裡的時間少,所以整理家務的事情總是推後進行。亂七八糟的家讓人心情也很糟糕,就更不願意待在家中,陷入了惡性循環。

執著過往型 這類的人總是珍藏了很多以前的相冊、信件、紀念品等舊物。他們不願意直面現實,總是沉湎於過去快樂的時光。

憂慮未來型 這類的人總是擔心“沒有某個東西會發愁”,總是不停地為不知何時才會發生的未來事件儲蓄物資。這也是三種類型中人數佔比最多的一類。

這三種類型的人共通的一點就是“對時間的意識比較淡薄”。

既然斷舍離有這麼多的好處,我們在生活當中當然要推崇。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物質過剩的現代人總是一邊感嘆著“東西難收拾”,一邊視若無睹地過日子。斷舍離認為這樣的人就像是:

本來能在乾淨的溪流瀟灑暢遊的香魚,逐漸變成了水槽淤泥口邊困頓窘迫的鯰魚。

我們生活在“事物隨意滲入生活空間”的年代

當我們親身感受到這種物慾橫流的現狀時,總是會下意識地責備自己。其實,在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中,社會因素佔了一大部分。

7.如何實行斷舍離

斷舍離既然有這麼多好處,那要從什麼地方開始下手呢?

一、從觀念認知上改變

我們知道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的動機都是自己的習慣造成的。要實施斷舍離首先就是要改變自己的人生觀念。消費觀、金錢觀、人生觀這些都是影響我們買買買的原因。

只有從根本的觀念上改變我們才能改變生活。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二、斷舍離,就是扔東西?

“斷舍離的奧義不只是扔東西”,而這裡的“斷舍離,就是扔東西”,有特別的意義在其中。

其實確切地說,應該是“想要在未來重新找回健康的居住空間,最開始就不得不扔掉大量的東西”。

三、從切實能出成績的小地方著手

我們應該從看得到成果的地方開始整理,很多時候人就是喜歡看到實際的成果。要想實施斷舍離必須讓自己先體會到斷舍離的好處,這樣才可以做下去。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四、有心無力時,先找“出口”

先找到一個開口,再慢慢突破,整理也是如此。很多時候進行整理時,會有一種進行不下去,不知道怎麼堅持。那就找到一個突破口。

五、整理前先搞清楚自己所想要達成的目的

在整理前就要有所規劃,希望自己這次整理需要達到什麼樣的目標,有目標一切就好進行。

以上這些也是為整理之前所做的準備,《斷舍離》這本書中還羅列了很多整理方法。在讀完整本書,可以讓我們對自己想要的家有一個整體的想法,再去進行整理。

《斷舍離》:過簡單輕鬆的生活,斷舍離斷的是心中雜念


斷舍離只是一種手段和方法,斷舍離的主體是我們,人才是那個核心。《斷舍離》斷的是心中的雜念,讓我們能輕鬆上陣,無往不前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