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估計看到這個題目,許多影迷可能都不以為然甚至不會太高興,但細想過來就會明白:其實這正是一個熱愛老電影的痴情影迷才會做到的。的確,如果你電影不好看、不吸引人,就是請人家去挑毛病也肯定是徒勞的(比如對現在的某些影片)。也正是因為太愛老電影,對其劇情、發展、人物塑造及臺詞都能如數家珍、倒背如流,才有可能發現其中的某些“瑕疵”,而出於一種“追求完美”的心理,也才會對自己所最喜愛的影片去“品頭論足”、“雞蛋裡挑骨頭”,然而透過這些你會發現這正是對老電影的一片最真切、最由衷的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我們先從文革前的幾部老片說起吧(篇幅所限,僅舉幾例)。

先說說五十年代拍攝的驚險故事影片《渡江偵察記》。該片上映時曾引起巨大的轟動。驚險、刺激的故事情節,鮮明、生動的人物刻畫等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57年文化部組織的49—55年故事影片評選中,該片獲得了一等獎。

然而,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該片有一處非常明顯的“失誤”。當影片主人公偵察連長李春林接受了任務,率領偵察兵渡船划向江對岸中,遇到了敵方艦艇的盤查,我方此時顯得非常的從容和鎮定,一通周旋便將敵人“應付”過去了。然而細心的觀眾會發現當時代表我方向敵人喊話的班長吳老貴,那時竟然還穿著解放軍軍裝而沒有化裝(或穿便服),儘管是在晚上,但敵人通過燈光也同樣能看清我方的模樣,難道說就不怕暴露嗎?要知道偵查工作中任何一個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不知當初編導們是如何設計而有關專家、權威又是怎麼審片的,為什麼沒有提出任何的質疑呢?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再說一下《鐵道游擊隊》。

這部根據劉知俠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上映時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尤其是其中的插曲很受人們的喜愛,該片曾獲得了當年最受歡迎的十大影片之一。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還真是,小丫頭衣服也沒換,可能窮人太窮了,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吧!(小編注)

但此片“硬傷”也頗多,比如片中的游擊隊政委李正的受傷及傷愈歸來,時間的交待上就有問題,李正是因為保存游擊隊實力,勸阻大隊長劉洪撤出陣地才中彈負傷,那是在1941年,當時太平洋戰爭還未爆發。然而當李正傷好返回游擊隊時,已經是日本投降(1945年9月),人們不禁要問:是什麼傷能養五年呢?另外芳林嫂被捕又是什麼時間?從影片的劇情看,好像也是在李正負傷不久,然而也是在日本投降,李正都已歸隊的時候才被救出來,時間上明顯有問題(拉的太長),而且芳林嫂的小女兒在影片中也似乎一直沒有長大。(該片的時間跨度起碼有五、六年)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下面說說《今天我休息》。

此片寫的是青年民警馬天民在自己本該休息的日子裡為老百姓辦了許多的好事,結果把應該會面女朋友這麼重要的事情都給耽誤了。這個片子應該說拍得相當不錯,但美中不足的就是影片中飾演女主角劉萍(馬天民要見的對象)的演員,選的不夠理想。而在以前的許多影片中,我們的編導們在選擇演員這個問題上儘管經歷“很曲折”,但最後選定的演員往往都是最理想、最受觀眾歡迎的,如《劉三姐》最後選定黃婉秋,《英雄兒女》選定劉世龍。然而唯獨在該片女主角的選擇上,不知出於什麼考慮,偏偏選擇了一位年紀明顯偏大面相又有點偏老的演員來飾演了一個年僅二十多歲的未婚女青年?(當時的上影廠人才濟濟,可選的女演員有很多)難怪有觀眾稱:她應該去演劉萍的嫂子才對!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七十年代上映的《創業》,是大家都非常喜愛的反映大慶石油工人生活的影片。但該片有一條線索並沒有交待清楚,片中的副指揮馮超不僅是千方百計破壞生產、阻礙出油的敵對分子,而且還是一個隱藏很深的歷史反革命。其主要罪名是曾向敵人叛變,並出賣了老周師傅,以致造成了他的犧牲。可從影片中壞人頭頭們之間的對話中可以看出:正是因為馮超的告密,使得敵人知道老周師傅與共產黨有聯繫,所以此時的敵人並不急於要殺害周師傅,而是希望抓到他進而抓到共產黨。所以便立即去現場阻止礦警,暫時不要對工人們動手。但是晚了一步,礦警隊長開槍打死了誓死保衛電閘的老周師傅,觀眾可能看到,當子彈打中周師傅的一剎那,那邊趕來的敵人還在拼命的喊著:“別開槍,別開槍”!因此可以說馮超的出賣並非是老周師傅被殺害的直接原因。所以那種“周老大的犧牲是因為有人出賣了他”的結論是不成立的。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給經典老電影“挑點毛病”這是資深老影迷另一種愛

最後,我們談一下《海霞》。

該片是根據小說《海島女民兵》改編一部影片,也是文革年代比較優秀的作品,但該片有一處情節的處理上明顯不合乎常理。如罪惡深重、血債累累的漁霸陳佔鰲被我抓獲並交漁民們公審時,現場理應是群情激憤、人人喊打,這樣的情景在許多影片中都有體現。如《白毛女》、《暴風驟雨》、《楓樹灣》、《紅色娘子軍》,特別是蘇聯影片《列寧在一九一八》等等。然而該片的批鬥、控訴大會,卻給人感覺是那麼的“溫和”“淡定”,人們一個個都坐在那裡“穩如泰山”、紋絲不動,幾乎沒有一個人能揮舞下拳頭。而像這種鬥地主、惡霸的場面,一般都是需要有很多人來維持秩序,否則很可能出現鬥爭對象被憤怒的群眾打傷打死的後果。但該片中的這些受苦漁民,儘管有不少看著是滿腹冤屈,淚流滿面,卻都是“君子動口不動手”!這就有些讓人看不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