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黨旗飄揚 先鋒有我(六)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線上教學鑽研者


黨旗飄揚 先鋒有我(六)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線上教學鑽研者

面對當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馬上迎來開學季,為落實學院“停課不停學”的工作部署,機械技術系黨總支部黨員宋黨偉老師,為上好每一堂線上網絡課,對網絡平臺和線上教學的特點、規律,以及具體實施辦法,進行積極探索和實踐,並在全系視頻會議中分享了自己的線上教學實施方案,為系內全體教師在抗擊疫情期間做好線上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思路。作為一名普通黨員老師,宋黨偉立足本職,衝鋒在前,充分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如切如磋 精準備課 打造高效課堂

宋黨偉老師本學期一共三門課,兩門在智慧樹平臺,一門在智慧職教平臺。經過認真瞭解、深入的學習,他發現網絡平臺提供的資源只能滿足最基本的教學需求,如果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因為這其中主要存在兩大問題,一是課程資源不完善,二是組織學生學習難度偏大。其中課程資源不完善主要體現在資源不夠或者說不精準,比如試題數量不夠,不足以讓學生通過做習題來進一步理解鞏固所學知識;重點難點資源不足,缺少動畫、圖片、PPT等有利於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體的內容;階段測試題不符合學生實際接受水平,需要重組等等。為解決這些問題,宋黨偉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起早貪晚,一項一項去搜集、整理、完善,然後再親自動手上傳到平臺。針對組織學生難度偏大問題,宋黨偉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去捋,把每一個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都列出來,然後在制定實施方案的時候再一個一個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辦法。

在這一過程中,宋黨偉真正做到了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在老的傳統越來越容易淡出人們思想領域的時代,在年輕人越來越容易浮躁的時代,宋黨偉不僅繼承了優良的教學傳統,而且做得紮實有效。

我們常說,教師的工作是一份良心活,因其每一學科都有很強的專業性,所以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多做點、少做點,做深點、做淺點,做細點還是做粗點,他人不太容易看得出來,更多的是隻有自己知道、學生知道,而教師的責任與擔當、光榮與偉大恰恰就是在這實實在在的點滴之間閃光。


如琢如磨 創新方法 確保課堂高效


備課階段宋黨偉發現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怎樣才能讓每個學生每天都能按時按質的專心坐在電腦旁按照要求去學習,則需要老師運用能促進、提高他們學習效率的辦法。於是,宋黨偉結合前期試課探索,經過深思熟慮,確定了網絡授課“三結合”原則,即“網絡平臺授課”與“個人直播授課”及“常態化開放答疑”三者有機結合,其中以網絡平臺學習為主,以個人直播和答疑為輔。

方向和思路確定後,宋黨偉開始制定線上教學具體實施方案。方案主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教學內容與手段,二是教學方法與策略。在第一部分裡,為保障教學質量,宋黨偉確定,對於新的課程內容,由學生登錄網絡平臺進行自主視頻學習;對於階段性總結、測試題講解等內容,則由老師利用直播完成,因為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老師針對學生課上學習狀態和試卷答題情況發現總結出來的好的學習方法、經驗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只有通過直播,才能更好地與學生交流,並有針對性地解決。而對於學生日常學習疑惑解答,則通過建立微信群或QQ群,實時在線答疑。

在第二部分教學方法與策略裡,宋黨偉老師首先制定了“課前給問題,課中做筆記,課後留作業,定期要考試,最後有考評”的“25字網絡教學工作法”。學生看視頻課時,如果不帶問題看,就容易因沒有目標而成了看熱鬧。所以上課前要把問題以作業形式拋給學生,這樣就會讓學生帶著疑問有目的性地收看課程視頻。但是光帶著問題思考還不夠,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還要要求學生在收看視頻過程中,遇到老師給的課前問題時,按暫停鍵記筆記,以加深印象。可是要求容易,做到不易。為督促做好該環節,宋黨偉老師規定,15人左右的班級都用手機拍下筆記照片發到微信群;40人左右的班級就採取每天隨機抽查15人筆記的方法進行。視頻看完了、筆記做了,就一定把知識點記住嗎?不一定。為了確保學習效果,宋黨偉又補上一道程序——留課後作業或小節測試題。

課後作業怎麼留?看似小節,但在宋黨偉看來,決不可馬虎。因為課後作業一定要與課前給的問題相互聯繫又要相互區別才行。所謂聯繫是作業和問題要屬於同一小知識點,而區別則是作業要比問題有延伸,以便達到反覆鞏固學習重要知識點的目的。根據以往教學經驗,宋黨偉老師覺得,雖然課前課中措施紮實了,但是學生學習幾個章節內容後,前面的知識就可能會遺忘,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溫故知新,來一個階段考試。為了讓學生不斷有學習動力,當然不可或缺的是考核激勵,於是宋黨偉老師又結合實際制定了一個激勵考核制度。這樣,“25字網絡教學工作法”就把網絡授課的各個環節相輔相成的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古人喻高雅的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而一堂現代優質課又何嘗不是“切、磋、琢、磨”才成呢!這切磋琢磨的過程,不僅需要良好的知識與能力基礎、肯於付出努力和辛苦的具體行動,更需要教書育人的責任與使命支撐。宋黨偉老師面臨新的教學困難與挑戰,積極探索,並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這不僅僅是一種樂觀的態度,更是一種必勝的信念。而這種信念,不正是共產黨員勇於奮鬥的精神和對初心與使命的堅守嗎!


機械技術系黨總支部

2020年3月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