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文|说游君

贵阳花溪公园,很多人会把花溪城市湿地公园也认为是花溪公园,其实它是两个不同的公园,但是挨在一起,花溪湿地公园是近几年开辟出来的,其中的十里河滩是最漂亮的。而一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花溪公园”,是原来的老公园,历史悠久。很多人都以为花溪公园只是自然山水而已,实际上它还是名副其实的“人文公园”。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首先,花溪公园在明朝时就颇具山水雏形,因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游览过花溪山水,徐霞客在它书里(他写得有《黔游日记》),对花溪流经的地方有五次记载,只是后来失传,留下来的不多。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其次,到了清朝时候(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花溪这里有一户人家,是有名的私塾世家,主人是举人出身,叫周奎。花溪的初步建设,就是周奎父子所建。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周奎一家在输送人才方面还是挺有成就,65年间,接连有五人科举高中,他们引以为豪,认为自家所在地,人杰地灵,加上花溪山水确实秀丽,所以就想把它打造得更好,大概就跟我们现在做出什么成绩也要庆祝一下吧,但在那时,大概除了类似庆祝的意味,更多的是想彰显自家名声,聚集人才。因为自古文人墨客,都喜欢对秀丽山水吟诗作对,花溪青山绿水,正适合聚集人文风气。于是周奎家就围绕“四山一水”而打造,四山是龟山、蛇山,麟山,凤山,一水就是花溪河。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在古代,并没有“公园”的概念,既然为周奎父子所营造,其实相当于是他家的私人花园而已,一般都是文人墨客或者有身份地位的人才能去的。“公园”是在以后的时代中才形成,才能普通人都可以去的地方,也就是到了民国时期(1937年开始),这里才正式辟建为公园。

而民国开辟为公园的时候,花溪公园增建了一个很重要的建筑,那就是憩园(东舍 )和尚武俱乐部 (西舍 )。最值得一说的是憩园(东舍)。可能大家会觉得好像有点耳熟,是的,我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写过一个中篇小说,就叫《憩园》。没错,巴金小说就是在这个憩园完成。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当时憩园是一个招待所,住宿的地方,巴金和她的爱人萧珊女士曾住在这里,并在这个房子里举行盛大婚礼,婚礼结束后,巴金还继续在这里创作,完成了《憩园》这部小说。正因如此,后来才将东舍改成憩园,同时花溪还组建了旅游公司,派人到上海走访巴金老先生,收集资料并在憩园内成立了现在的巴金纪念馆。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而民国时期之所以能正式开辟为公园,是得到了何应钦的帮助的,何应钦,也即原国民政府军政部长,贵州兴义人,日本投降时候,代表中方接受日本受降书,就是何应钦。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何应钦也在花溪下榻过,就是现在的“西舍”。那还是在抗战时期,因为贵州是相对平静的大后方,为躲避战乱,何应钦的母亲及姐姐何应香、四弟何辑五就居于这里,何应钦经常到这里小住陪伴母亲及家人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但在花溪公园刚要建立时,非常缺乏经费,是包括何应钦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撮合,争取得到官方的支持筹备建设,同时何应钦还提出公园名称为“中正公园”,因为何应钦是蒋中正(蒋介石)手下军政大员,经费落实后,由当时贵阳县长刘剑魂负责指挥修建,1940年3月,“中正公园”(花溪公园前身)正式建成。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花溪除了在建设中有众多名人的参与,同时在后来,西舍与东舍(憩园),作为花溪最早的招待所,也接待过不少国家领导人, 朱德、陈毅、贺龙等国家领导人来到花溪都下榻在西舍,周总理出访缅甸、印度、尼泊尔、柬埔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期间,中途回国停留,代表团全体成员均住在花溪,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就下榻在这里西舍。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而我们看到,这里还有一个戴安澜将军墓。戴安澜将军并非贵州人,而是安徽人,他是国民党陆军二百师师长,曾奉命率部迁驻贵州安顺,他的家眷从广西迁到贵阳花溪,戴安澜经常到花溪与家人团聚。

戴安澜将军是在缅甸战场抗日时英勇殉国的,当时才38岁。虽然后来戴安澜将军的灵柩迁回安徽,但依花溪人民之愿,以将军生前穿戴过的一双皮靴和一顶军帽,在原葬灵柩处,兴建了戴安澜将军的衣冠墓,现在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贵阳花溪公园,没想到还是一个名流聚集地,见证和建设着它的美丽

除了上述名人,还有著名画家徐悲鸿也曾游览花溪公园;1935年红军长征时,在花溪佯攻贵阳,红一、红二方面军都曾经路过花溪。

因此,美丽的花溪公园,它不只是真山真水,它还颇具传奇的人文色彩,留下了国民党、共产党很多领导人的足迹,留下文人墨客的足迹,是值得一去的好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