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劉潮:“熒光綠”下的黨員本色

劉潮,男,35歲,2008年9月參加工作,201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從事過民政、計生、拆遷、項目、辦公室等工作,曾擔任大學生村官、村支部書記、第一書記、鎮紀委副書記等職務,2019年11月機構調整任瓦市鎮村鎮建設中心副主任。在此次瓦市鎮疫情防控工作中,該同志迅速響應、任勞任怨、不計較個人得失,為全鎮機關幹部樹立了良好榜樣。

立即響應從無條件可講

新型肺炎防控工作啟動以前,瓦市鎮作為歷年春運期間全區道路交通的“必堵點”,劉潮同志承擔著場鎮緩堵保暢工作的總調度,每天伴隨著場鎮10公里的記步數和連續15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他從無怨言。1月22日,農曆臘月28,瓦市鎮啟動新型肺炎防控工作,本沒有承擔相應工作任務的劉潮同志,迅速響應、舉一反三,提前對通過瓦市場鎮的鄂頭車輛進行宣傳引導和排查,為勸導員購買併發放了口罩等防護用品。1月23日,農曆臘月29,接到上級通知,劉潮同志立即趕赴成自瀘赤高速瓦市出口設置監測點。從此,他主動站上了疫情阻擊的第一線,每天身著道交辦工作人員執勤衣,不間斷往返在場鎮和高速路口檢測點之間,為大家佈置場地、運送物資、解決問題,遠遠的一抹“熒光綠”點燃了一線人員內心的溫暖。這期間,無論是加班、熬夜、“私車公用”、他都是立即響應從無條件可講。

“多重身份”詮釋一份責任

面對疫情阻擊工作,劉潮同志保持著哪裡需要往哪裡衝的精神。作為一名黨員幹部,他得知全區防控物資缺乏,全鎮防控物品需求十分緊張的情況後,他主動站位,想盡各種辦法求購消毒液、口罩等物品,並於1月26日為鎮黨委、政府籌集到84消毒液5件,共計155斤,聯繫到口罩購買渠道2條,在防控物資價格暴漲的情況下,他連問一句怎樣報賬的語言都沒有,這時的他彷彿是一名後勤保障員。1月27日,農曆正月初五,瓦市鎮又逢趕場日,雖然全鎮取消了趕場,但場鎮面積寬、群眾來自四面八方,勸返點和體溫檢測點人手不足。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劉潮同志立即召集志願者設置警戒帶,配送擴音喇叭到各個點位,一抹“熒光綠”便在農貿市場兩個入口來回切換,直到趕場結束。緩堵保暢工作期間,他是一名交通勸導員;高速路口監測點上,他是一名道交辦工作人員;趕場天,他是一名城管員;各村開展宣傳摸排時,他是一名調查員;報送各類相關資料數據時,他又是一名統計員,但無論是什麼角色,他總說,“都是幹工作,盡一份責任而已”。

條件雖苦但求內心甘甜

自1月23日,農曆臘月29開始,劉潮同志便因為工作長期駐紮在單位,偶爾才回家拿一點換洗衣物,條件雖然堅苦、任務雖然艱鉅,但他總說,心是甜的。因為場鎮緩堵保暢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連續加班,導致他的腰椎間盤突出又再次復發,大家勸他去檢查,他卻想著疫情當前,不給醫院添亂而拒絕了。同事問他回不回家休息一下,他總說,算了,不回去了。由於單位機構調整,他辦公室的空調等設備還未完全配齊,大家見他穿著一身單薄的“熒光綠”工作服,問他冷不冷,他總說,熱,走熱了......

他擔任過三年的村支部書記,也曾是一名第一書記、鎮紀委副書記,現在是鎮村鎮中心的一名事業幹部。夜晚燈火通明的村鎮中心辦公室看似溫暖,他充滿笑容的臉上看似灑脫,他的腳步看似輕快,其實,他和奮鬥在各條戰線上的各級幹部一樣,都有著對群眾的責任和對家人的虧欠。橘色燈光下一身“熒光綠”的他,做好的是隨時待命的準備,詮釋的是一名黨員幹部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