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新型病毒疫病頻發,細菌生物戰屢見不鮮,人類或進入基因武器時代

病毒是一種非細胞形態的生命體,自三十億年前起就一直存在於地球上。病毒的誕生進化在國際學術界仍無定論,但學界主要的觀點有三種:

第一種觀點認為,病毒是地球上生物進化過程中的一種最為原始的生命物質,病毒既具有化學大分子的屬性,又具有生物的部分特徵。這似乎提示,在從無機自然界到生命出現這一漫長的轉變過程中,病毒正處於非生物到生物的過渡位置,但最終沒有進化成以細胞形式發展的生物體,只能以其它生物細胞寄生的方式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並具備隨著環境變化進行變異的能力。

新型病毒疫病頻發,細菌生物戰屢見不鮮,人類或進入基因武器時代

第二種觀點認為,病毒是一種高級微生物的退行性生命物質,微生物細胞在生命歷程中的部分基因丟失,使其喪失獨立的自我繁殖能力,必須依賴高於自身生命體的細胞複製方式繁衍,並最終退化為病毒。

第三種觀點認為,病毒來源於正常細胞的核酸,因偶然途徑從細胞內脫離出來而變為病毒,這就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病毒起源的內源性學說。一些實驗的間接證據可部分解釋DNA病毒的起源,但要說明RNA病毒的起源卻依舊困難。

新型病毒疫病頻發,細菌生物戰屢見不鮮,人類或進入基因武器時代

不管哪種解釋是正確的,追根溯源病毒都是以破壞侵蝕寄生體方式繁衍生存,所以必然會危害作為高級智慧生命體的人類。有史以來對人類危害最為慘烈的病毒,應該算是天花病毒。

天花病毒寄生在特定的細胞裡,遇到合適機會,它們會把自己的外殼降解破壞掉,而遺傳物質會篡改細胞的生長指令,讓細胞製造出所需要的蛋白外殼,以及天花病毒遺傳物質,因此極具傳染性。自從被發現以來,天花病毒至少已奪走了3~5億人的生命。在200多年時間裡,消滅天花蔓延最佳的方法就是深度掩埋火化所有疑似天花的病人。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紀考萊說:“天花病毒是死神最忠實的幫兇”。​

新型病毒疫病頻發,細菌生物戰屢見不鮮,人類或進入基因武器時代

西班牙曾經人攜帶天花、梅毒等到達美洲大陸,由於北美印第安人對此毫無免疫能力,天花很快就毀滅了90%以上的印第安人,歷史學家稱之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大屠殺”。據記載,清朝皇帝順治本想傳位給二兒子福全,但是福全沒有捱過天花死掉了,三兒子玄燁因為德性尚可,又得過天花未卒,所以傳位三兒子玄燁,從而造就了著名的康熙大帝。

在經歷了長達數百年的劫難後,一個叫做琴納的英國外科醫生髮現了種植牛痘的方法,最終幫助人類消滅了天花病毒。如今這種惡性病毒徹底被人類征服,目前地球上只有兩個安保嚴密堪比核武庫的實驗室保留天花病毒,人類在是否徹底消滅這個地球物種問題上仍有所分歧。今天的人類醫學雖然對病毒這種生命體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但相信未來人類會最終消滅病毒在人類生物體中的傳播,病毒和癌症引起的病症最終會像天花病毒一樣被永遠被被控制,不再會威脅人類。

新型病毒疫病頻發,細菌生物戰屢見不鮮,人類或進入基因武器時代

病毒是一種為了自我生存不斷變異的生命體,自身是沒有智慧的,但是在人類的操控下,卻可以催生出各種特異性病毒,可以稱之為“病毒武器”“基因武器”,用於有針對性的傷害特定人群。

生物武器早已有之,公元前110年,西漢著名軍事家、大將軍霍去病很有可能飲用了匈奴投入了病死牲畜的水,最終死於惡性傳染病,時年僅24歲。在日本侵華戰爭中,軍國主義者認為細菌疫情能根本上消滅中國的反抗意志,派出惡名昭彰的第731防疫給水部隊,用活人進行凍傷、細菌感染、毒氣實驗,殘忍戕害中、韓、俄等國軍民。

新型病毒疫病頻發,細菌生物戰屢見不鮮,人類或進入基因武器時代

據報道,美國上世紀60年代曾在日本沖繩基地試驗生物武器,使用風箱式噴灑器撒播培養液,散播稻瘟病病菌,從而破壞水稻正常生長。這種生物武器對付的目標是“中國和東南亞國家”。

美國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在夏威夷、猶他州和波多黎各進行過多次海上和陸上生物武器試驗。儘管國際《禁止生物武器公約》早在1975年就已生效,但美國、以色列等國依然進行基因武器的研究計劃。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軍方的基因研究已經實現突破,並朝著實戰化方向發展。美國軍方制定使用基因武器定向打擊計劃,研究的重點目標則是亞洲華人、歐洲雅利安人、中東阿拉伯人,包括孟山都、MCRC在內的非官方機構,也都參與了這項針對性極強的基因項目。

具體說來,美國基因戰的方式包括:通過識別目標的基因組成,發現其基因特徵、優勢和缺陷,進而研究誘變基因的藥物、食物,通過特定的食物、藥物使目標群體的基因發生改變,逐步摧毀目標國家或群體的競爭能力和發展優勢。

新型病毒疫病頻發,細菌生物戰屢見不鮮,人類或進入基因武器時代

我們把目光拉回到近期肆虐的新型冠狀肺炎事件中來。早在爆發初期,就有人注意到這種病症似乎對黃色人種“青睞有加”,但卻沒有有效的證據。根據最新消息,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先後發現,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進入細胞需要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的存在,而恰巧的是,亞裔男性表達ACE2細胞的比例,要高於其他人種,兩者的比例分別是2.5%和0.47%。研究人員認為,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SARS和2019-nCoV均在亞洲地區大爆發。

新型病毒疫病頻發,細菌生物戰屢見不鮮,人類或進入基因武器時代

生物病菌研究是把雙刃劍,可以使人類更加健康長壽,促進人類進步發展,也可以使人類陷入危險境地,甚至導致斷絕生路走向滅絕。但願科研和國家的力量,更多的是維護人類生命健康,促進社會進步發展,而不是維護一己私利喪心病狂實施生物戰爭。

此刻,向所有奮戰在抗擊冠狀病毒疫情的所有醫務工作者、科研工作者、社會工作者致敬!感謝你們總是在國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拋小家顧大家,用你們捨身忘死無私無畏的付出,保障億萬個家庭的幸福和安全。武漢加油,中華民族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