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致醫廢量劇增 環保企業“臨危受命”堅守“最後一道防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攜帶病毒菌的醫療廢物出現井噴式增長,多地增速甚至高達50%以上。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加快補齊醫療廢物、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設施方面短板。處理好醫廢是戰“疫”的重要環節之一,面對嚴峻的疫情,環保企業“臨危受命”,堅守著“最後一道防線”。

破解醫廢處置難題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各地醫廢處置能力捉襟見肘,尤其湖北多地醫廢處置問題和壓力更為突出。目前湖北及全國各地處理醫療垃圾的方式基本上是將未經滅菌預處理的醫療垃圾每天從醫院直接運到焚燒場集中焚燒。這種處理辦法存在垃圾運輸任務重、運輸過程容易產生病菌二次感染、焚燒產生嚴重汙染空氣設備、容易產生爆炸等安全事故等問題。目前國際上已經逐漸淘汰這種處理方式。2008年布魯塞爾環保協議約定:歐盟國家從2013年起,醫廢垃圾必須在醫院內就地滅菌後才能被運出醫院。目前不僅歐盟,美國甚至非洲都在採用這種處理方案。

為應對疫情,國家衛健委、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財政部等10部委聯合印發《醫療機構廢棄物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做好醫療廢物處置,加強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做好輸液瓶(袋)回收利用、醫療機構對醫療廢物的預處理,開展醫療機構廢棄物專項整治。

記者瞭解到,基於非典時期醫廢處理的經驗教訓,北京大白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先生從2011年組織德國、意大利和中國的四十多位專家,歷時六年多成功開發了可移動式醫廢高溫蒸汽滅菌設備及配套系統。

據介紹,北京大白鯊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主要從事可移動智能醫療廢物處理系統的技術研發、生產與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該公司生產的可移動醫廢滅菌設備,可使醫廢在預真空狀態均勻破碎後,經高壓、高溫蒸汽滅菌,其滅菌結果達到LOG6高水平標準,滅菌後的醫廢將成為一般固廢。

林先生表示:“如果採取我們的醫廢機及處理方案,可做到醫廢在醫院內就地滅菌,杜絕醫廢二次感染問題,是當下對醫療廢物處理非常有效的方案。”

馳援武漢義不容辭

在當下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湖北省醫廢處理能力面臨嚴重挑戰。得知武漢醫廢處置量逼近紅線後,大白鯊公司緊急制定方案,積極作好馳援武漢的準備。“我們希望能把我司列入抗‘疫‘的企業名單裡,將安元醫廢滅菌設備納入抗‘疫’應急採購,並逐步在全國推廣該設備及處理方案,使這項技術為全國抗擊新冠病毒盡一分綿薄之力。”

據悉,該方案的核心優勢在於蒸汽滅菌替代焚燒,做到醫廢不出院門滅菌處置前置,改變了醫廢運輸環節,防止醫廢運輸中流失,徹底杜絕了二次感染風險。目前公司智能醫廢機共四個型號,容量分別為80升200升800升和2000升,每臺最大容量的機器一天可處理醫廢7.5噸,能夠迅速彌補全國各省醫廢處理能力的不足。

面對這次疫情,該企業董事長馳援湖北疫情的決心很大,他希望能夠在湖北省相關部門協調之下,舉公司之力為湖北疫情控制醫廢處理工作作出自己的貢獻。同時,他表示,根據中央政治局會議指示精神,大白鯊公司結合自身醫廢設備處理技術先進、移動便捷、操作簡易等特點,為馳援疫區,現自願向湖北省捐贈200升可移動智能醫廢處理機一臺。希望能發揮其積極作用,共克時艱。(畢若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