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黑馬+硬核!百融雲創深化AI研發應用,加速智能金融創新轉型

“重點支持人工智能、雲計算和大數據等重大領域,推動關鍵核心技術突破。”3月3日,科技部發布最新消息,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了《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以解決我國基礎研究缺少“從0到1”原創性成果的問題。《方案》第十條要求,對人工智能等關鍵核心技術給予長期支持。這再次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近年來,繼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技術興起之後,人工智能技術也以“黑馬+硬核”姿態闖入大眾視野,在金融、教育、醫療等眾多親民場景中廣泛普及。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也讓大眾見證了人工智能在抗擊疫情和支持疫情防護中發揮出的獨特作用。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人工智能的力量似是無窮的,智能防疫機器人可取代人力進行疫情調查,有效避免受感染的風險;人工智能算法支撐了金融線上信貸業務的正常運行,有效延伸了金融服務的範圍。

智能語音開啟科技“防疫”

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無論是宅在家的個體,還是走在技術前沿的企業,都希望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做出應有的貢獻。作為一家金融科技應用平臺,百融雲創走的是“科技”防疫之路,藉助人工智能技術積極支持抗擊疫情,分擔疫情防護壓力。

在得知基層社區防護工作繁雜且工作量巨大的情況下,百融雲創緊急成立“智能語音防疫”公益項目,免費向各級政府、基層社區、疾控中心提供“智能語音對話機器人”服務,替代社區工作人員進行疫情通知、疫情排查、健康回訪等外呼場景,減少社區人員排查時間,助力社區疫情防控,提升社區疫情防控效率。截至目前,百融雲創“智能語音防疫”公益項目已在北京市東城區街道、朝陽疾控中心、重慶銅梁區等多地投產使用。

黑馬+硬核!百融雲創深化AI研發應用,加速智能金融創新轉型

百融雲創智能語音防疫項目組在社區測試外呼系統

在正式復工上班時,百融雲創還將“智能語音對話機器人”用於公司的疫情信息調研中。對於沒有及時填寫健康信息的員工,智能語音對話機器人會自動發起外呼,提醒員工填寫信息,及時掌握員工健康動態,助力公司順利復產復工。

為了保障合作客戶的服務質量,百融雲創在線為金融機構提供全方位的風險防控服務保障,為金融機構抵禦各類欺詐風險及信用風險保駕護航,確保客戶與合作伙伴的服務需求能及時傳遞與解決。

百融雲創負責人表示,能夠將人工智能成功運用於防疫場景中,主要原因在於對AI技術的長期投入,和在金融業務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以智能語音外呼系統為例,這一系統是百融雲創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自主研發的,且已與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農商行等金融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智能語音外呼系統幫助銀行客服輔助人工高效作業、提升人工效率,在很多場景可以替代人工進行意願篩選,已經投產個貸、零售、信用卡等全產品線全場景業務覆蓋。

加大研發投入打造硬核技術

為了應對金融智能化,打造自身硬核技術,百融雲創於2018年3月成立了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在全世界範圍內招募行業頂尖人才,邀請美國聖母大學終身教授、深度學習領域專家李俊擔任首席科學家。經過2年的發展,實驗室不斷壯大,吸引了超百名來自國內外的資深專家和人才加盟,包括來自斯坦福、牛津、清華、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際一流學府的精英,算法工程師均有碩士、博士學歷。

百融雲創以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為核心,不斷擴大人工智能的研發投入,還積極與各大高校,包括中科院、人大研究院、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等在計算語音、NLP、深度學習技術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提升整體技術研發能力。其中,中科院是國內語音領域惟一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語音領域國內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研究機構。

除了智能語音外呼系統“百小融”,百融雲創人工智能金融實驗室自主研發的自動機器化學習平臺“百小漁”在業界名氣也很高。目前,百融雲創已經建立起智能語音交互、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圖像識別、機器學習四大核心研發小組,並取得多項專利成果。

在智能語音交互領域,百融雲創自主研發的第一代基於端到端的語音合成系統,通過先進的深度學習技術,實現了人機交互,可以實時將文本轉換成自然流暢的語音,與真人發聲的相似度提升到95%,在人工智能領域處於先進水平。

在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領域,百融雲創自主研發的對話系統在深度挖掘對話口語規律、總結概括語義類別的基礎上,結合傳統自然語言處理技術與深度神經網絡算法,可以實時理解口語語義,實現人機流暢交流,提升交互體驗。

上述語音合成系統和對話系統均已在其智能外呼機器人“百小融”上使用。相較於傳統機器人僅侷限於電話呼出,“百小融”集成了目前先進的語音識別(ASR)、自然語言處理(NLP)、語音合成(TTS)和智能語音打斷技術(VAD),並結合了百融雲創龐大的知識圖譜,支持超過15-20輪的精準回答交互,應用於智能營銷和智能客服,可以迅速為金融機構節約成本,提升效率。

同時,百融雲創在圖像識別方面的探索有卓有成效:OCR自定義模板文字識別準確率90%以上;人體裸露識別在自拍場景下準確率超過98%,可有效運用於判斷用戶風險偏好。

共建普惠金融科研生態體系

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金融線上化和智能化,這在業界已成為了共識。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大量中小微企業出現的資金問題,讓更多金融機構、企業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倒逼技術加速探索和落地。

百融雲創一直努力將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普惠金融場景。目前,百融雲創已將AI技術應用於智能獲客、智能風控、智能客服等多個領域,並將這些AI能力全面開放,為銀行、保險、持牌消費金融等數千家金融機構提供多種智能產品和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百融雲創與合作伙伴攜手共進,共建普惠金融科研生態體系。2018年12月,百融雲創與廣東粵財金融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共同組建“普惠金融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聚焦人工智能技術,在反欺詐領域、聯合建模、精準營銷、小企業風險全息畫像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以提升貸前、貸中、貸後的算法能力、風險識別能力以及風控預警能力,形成智能化、線上化、自動化智慧風控解決方案。

未來,百融雲創將繼續專注於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金融場景的應用,賦能金融機構數字化創新和轉型,助力普惠金融。同時,秉承“誠信擔當、開放創新、務實合作”的價值觀面向全國構建一個從基礎研究、到技術創新、到成果轉化和應用的非常高效的普惠金融科研生態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