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諸暨這個地方不簡單

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

還有巨龍成道開天眼等奇事

諸暨市區沿杭金線往南二十多公里,便可見形如湯罐倒扣的山峰,當地人叫作“湯罐巖”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這是它的背影,顯得秀氣文靜,而它的正面卻是彪悍雄壯。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湯罐巖下面便是胡公殿,殿內有一眼甘泉,長流不斷,即使最乾旱的年份也不斷流,且冬暖夏涼,清沏甘洌,當地人叫“神仙水”,潔身驅邪,飲之頓覺神清氣爽。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湯罐巖往南便是五指山,五指戳向天空,傳說中與梅林寺菩薩鬥法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湯罐巖和五指山所在的山叫“大刀山”,北面與它相鄰的叫“牛頭山”。牛頭山和大刀山都是龍門山脈的支脈,兩條支脈在這裡相會;上游的浦陽江和沙溪也在這裡匯聚,可謂“兩山相會,雙水相聚”!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這山會水聚之處,在五十年代築了一條大壩,攔江截流成水庫,就是現在的布穀湖。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山會水聚之地必是氣旺氣聚之處,築壩聚水更使整個同山的總水口有了關攔。特別是從前幾年開始,布穀湖變半年蓄水為長年蓄水,這就實實在在地有利了。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大刀山麓,沿布穀湖東側往南過王家塢到廳頭村,湖邊有酷似烏龜的小山麓,喚作烏龜山,烏龜頭朝南,其正前方及左前方各有一座酷似饅頭的小山,叫饅頭山。此景,當地人叫做“烏龜吞饅頭”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這一對饅頭是有來歷的:說是很早以前,有一位仙人用金扁擔挑著兩個大饅頭,挑到此處時,金扁擔斷了,落下兩個大饅頭,引來烏龜的覬覦,想偷吃這饅頭。但是總不湊巧,每當烏龜將要咬到饅頭時,江水上漲,那饅頭又遠了,偷吃不成,這樣反反覆覆不知過了多少年,直至今日。

現在,布穀湖長年蓄水,烏龜更難吞吃到饅頭了,那象徵財富的一對饅頭會一直留在那裡。蓄水,總體上會給當地帶來財富!

烏龜山以前叫“貴山”,這個叫法是有出點的——它與乾隆皇帝有關。清朝時,祖上為布穀湖邊廳頭村的陳閣老,雍正年間在朝做官。有一年,他生了一個兒子,剛巧雍正生了一個女兒。雍正得知陳閣老生了一個兒子,便心生一計,叫內侍宣陳閣老抱嬰入宮。入宮後,雍正將陳閣老的兒子與自己的女兒互換,結果陳閣老抱回的是雍正的女兒,而他自己的兒子留在宮中成了雍正的兒子,這位男嬰就是後來継承皇位的乾隆皇帝。當地人認為這是出貴人的地方,便喚作貴山。

湯罐巖對岸,有一小山,形似鳳凰,叫做鳳凰山,它頭朝西南,兩翅展開,似剛剛落地,又似振翅欲飛。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只是布穀湖蓄水後,鳳凰落水了,得種些中國梧桐樹以趨利。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往往這樣,山脈相會、水系相聚處總是豐富多彩的,也會發生許多美妙的故事。在布穀湖與大刀山相會的另一山系是牛頭山,這裡也發生過好多故事。

在雲臺寺上方,有一處岩石,酷似人的眉毛與眼睛,當地叫“眉毛石塔”。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眉毛石下面是雲臺寺,雲臺寺往下便是仙姑塘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這裡,曾發生過驚天動地的故事:說是歷史悠久的雲臺寺內有許多寶貝,其中之一是一口金鐘,但當家老和尚藏得很好不讓別人看。一天老和尚外出,兩個小和尚趁機溜進老和尚的房間,翻箱倒櫃想看金鐘。金鐘一時沒找著,倒看見一隻貼著咒語封條的瓷缸,兩個小和尚好奇,撕去封條,揭開缸蓋,發現裡面有一條泥鰍,就捧起它放到一隻有水的盆子裡,這下不得了:這泥鰍瞬間變得大而無比的一條龍。這巨龍一扭身便地動山搖,狂風暴雨鋪天蓋地而來,頓時洪水氾濫,把整座雲臺寺衝為平地。此時碰巧何仙姑路過,見此場景,仙姑用手持之荷花一掃,把狂龍乖乖地掃入牛潭,而荷花劃過之處留下了一口大水塘,這就是現在的“仙姑塘”。之後,天空放晴了,天眼也開了——留下了眉毛石。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雲臺寺那口金鐘,隨著洪水衝到了布穀湖的牛潭裡。據說,現在只要有十個親兄弟同時到牛潭旁,那口金鐘就會浮上來,你可抬回家去。

卻說牛潭裡本有一條大鯉魚,由於受到巨龍的驚嚇,一下竄到岸上,這就是現在牛頭山上魚頭朝天的鯉魚背。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當然,與雲臺寺一箭之遙的福蓮庵,還藏有故事。

諸暨這個地方出過皇帝、落有鳳凰、藏有金鐘……你聽說過嗎?

布穀,先前因多布穀鳥而得地名;布穀湖,因地名而得湖名。布穀湖,湖名就有詩情畫意,奇特的山水格局更讓人回味無窮——你若去了,身臨其境,便會有更多的體會!

文/金易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