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1 武岡:創新健康扶貧機制 清掃脫貧路上“攔路虎”

編者按:近年來,武岡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脫貧攻堅決策部署,圍繞貧困戶脫貧、貧困村退出、貧困縣摘帽三大目標,緊扣基礎數據有準度、行業扶貧有深度、合力幫扶有廣度、懲處微腐敗有力度的標準,堅持領導向脫貧攻堅集結、資源向脫貧攻堅整合、資金項目向脫貧攻堅傾斜、探索出一條符合武岡實際的扶貧開發新途徑,形成了專項扶貧、社會扶貧和行業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格局,取得了顯著成效。

武冈:创新健康扶贫机制 清扫脱贫路上“拦路虎”

武岡市鄧元泰鎮華塘村衛生室。

紅網時刻6月1日訊(記者 顏瑤 通訊員 關楊博)5月30日上午10時,武岡市鄧元泰鎮華塘村的衛生室裡,村民羅翠嬌正在和她簽約的家庭醫生潘玉林溝通病情,她的血糖又升高了,需要測血糖。自2018年4月14日簽約家庭醫生以來,這是她第三次來村衛生室做免費診療了。“以前怕花錢,忍著,現在不舒服就來檢查,都是免費的。”羅翠嬌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病症,有一次血壓突然升到230,家人立馬打電話到衛生室,醫生及時趕到家中將她的血壓降下來,撿回了一條命。

武冈:创新健康扶贫机制 清扫脱贫路上“拦路虎”

羅翠嬌正在和家庭醫生溝通病情。

在200平方米的華塘村衛生室內,門診、檢測、留觀、康復、藥房、健康教育六大主要功能室一應俱全,有不少村民正在看病問診取藥。執業助理醫師潘玉林告訴記者,自從簽約了家庭醫生,村民的就診意識都提高了,按照約定,每年可免費進行四次常規健康檢查。因為都是熟悉的村民,每次過來都免費檢查和服務。

武岡市衛計局局長劉虎雲說:每個新建的村衛生室配備了一臺“健康一體機”,集測血壓、血糖、血氧飽和度、尿常規、體溫、心電圖、心率等七項功能為一體,具備健康數據採集和信息化功能,所有監測數據自動儲存到一體機的主機上,並可直接通過網絡上傳數據,為村民建立健康檔案。

武冈:创新健康扶贫机制 清扫脱贫路上“拦路虎”

村民在衛生室看病。

近年來,武岡市圍繞保障貧困群眾“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少生病”,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入手,提高服務能力,推動健康扶貧落地惠民,為貧困人口提供全方位醫療保障,著力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按照“健康按揭”模式,投入1.2億元,建成276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做到全市農村全覆蓋;貧困人口基本醫療保障、大病保險、醫療救助、醫療補充保險“四重醫療保障”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得到全面落實,全年發放貧困人口參保補助282.5萬元,貧困人口住院補助14189人次5181.84萬元。

“出院時在一個窗口,短時間內就辦好各類醫療報銷手續。”在市人民醫院健康扶貧“一站式”結算窗口的貧困群眾無不豎起大拇指。自2月1日啟動“一站式”即時結算以來,武岡市目前共結算8342人次,就診貧困群眾都能按政策享受到快捷高效的服務。

武冈:创新健康扶贫机制 清扫脱贫路上“拦路虎”

健康扶貧“一站式”結算中心。

為更好解決貧困群眾醫療報銷申辦程序繁瑣、需在多部門之間來回跑的問題,武岡市整合衛計、人社、民政、扶貧、財政、社會保險等部門,成立健康扶貧“一站式”結算中心,指導和審核市內各定點醫院貧困人員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業務。結算時,貧困戶只需提供本人醫保卡、有效身份證、扶貧手冊、扶貧補貼明白卡等,通過一個服務窗口辦理業務,即可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扶貧特惠保、民政救助、定點醫院減免、財政兜底等政策待遇得到落實,實際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達90%,有利於破解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武岡醫療扶貧上的創新,不僅讓老百姓享受到改革吹來的“春風”,更是成為其他省市學習的樣本。2017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辦的《學習與研究》,大篇幅推介了武岡著力解決農村群眾就近看病難的經驗。文章評價:“這是推動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資源下沉,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價的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真正解決好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成功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