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艾滋病区内的白衣天使:我们是患者最亲的人


在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一间名为“关爱治疗室”的诊室里,四张桌子整齐摆放,桌上面叠着一层又一层的办公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患者的资料和简历。几个人围在一位面容和善的护士身边,与她交流着什么。他们口中,隐约可以听到护士的名字——“晓燕姐”。

林晓燕,孟超肝胆医院艾滋病病区的护士。在这个病区里,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五岁的小孩,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晓燕姐”。

林晓燕,孟超肝胆医院艾滋病病区的护士。在这个病区里,上至耄耋之年的老人,下至五岁的小孩,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晓燕姐”。

但后来林晓燕发现:她,其实是患者最亲的人。 很多艾滋病患者患病之后并不愿意告知家人,自己默默承受着病痛与心理上的折磨。就诊时,护士是他们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工作几年之后的林晓燕发现:患者对于医生,有一种非常深厚的信任感。他们会把不愿意和家里人说的秘密告诉护士,护士是他们最愿意去交流的人。

一来二去的交流中,林晓燕也渐渐和患者熟络起来。患者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会第一时间想起在孟超肝胆医院有一位“晓燕姐”,她一定有办法帮他们解决困难。有的患者遇到一些刚患上艾滋而感到迷茫的人,会安慰他:“你可以去找晓燕姐,她也许会有办法。”看到患者如此信任自己,林晓燕也渐渐地克服了对艾滋病的恐惧。


曾有一位艾滋病患者割伤了手,辗转几家医院都被赶了出来。一位病友介绍他找“晓燕姐”,在医院,晓燕姐戴上手套,轻轻拿起他血肉模糊的手掌细细地消毒、包扎。她觉得,自己必须对得起病人的信任。

2013年,林晓燕从病区转向抗病毒资料的管理。在从事日常的护理与抓药工作之外,林晓燕还要担任起新患者的心理疏导师。不少新患者由于不能接受自己身患艾滋而抑郁,出现消极用药的情况。一些患者甚至衍生出了暴力倾向,殴打医护人员。林晓燕便会主动联系患者,把他约到医院,耐心叮嘱其要按时吃药、注意休息。

林晓燕说:“做这个工作主要是耐心,病人有时候并不是一开始就会听从医生的话,你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和他们解释,他们自然会慢慢接受。” 用其他护士的话说:“晓燕姐就是一位很有亲和力的姐姐,耐心且细心”


难忘当年“晓燕姐” 翻翻林晓燕的微信好友列表,好友已达到800多位,通讯录里面的电话号码更是存了一个又一个。林晓燕已经记不得她到底加了多少个人的微信,留了多少个人的电话。除了一些特殊的患者,很多过去的老患者,林晓燕有些一时也难以记起。

但患者们的心中,却一直惦记着这位曾一遍又一遍耐心劝导他们的“晓燕姐”。 日常工作之余,林晓燕还会去学校、监狱等场所普及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一位因吸毒感染上艾滋的患者在出狱后找到林晓燕,向她诉说了自己对未来的担忧。因为这位患者在监狱里表现较好,且对艾滋病知识也有所了解。

林晓燕便把他安排到福建省艾滋病防治志愿者协会担任志愿者,帮助其他的患者疏导心理。像这样的患者,林晓燕身边还有很多。虽然他们身患疾病,但他们愿意对防艾事业做出自己的努力。


2010年,林晓燕患病住院。前来看病的患者进出几次办公室发现林晓燕并没有来上班,彼此之间询问起来:“晓燕姐怎么没来上班呀?”电话打到总台才得知,林晓燕生病住院了。 就好像炸了锅一样,不少患者纷纷提着水果捧着鲜花组队来医院看望她。

一些在外地工作的患者,恰逢在福州,也暂时放下了手头的工作,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只为了看望“晓燕姐”一眼。有一些患者面孔,林晓燕看着已经陌生了,但他们依旧不辞路远地赶来看望她。“很少有病人会来看望护士的,可能是沟通久了,有感情了。”林晓燕笑道。三个月之后,林晓燕康复出院,再次回到她熟悉的工作岗位,不少患者心才算是安了下来。

工作到现在三十多年,林晓燕就换过一次手机号,最新的号码也已经十来年没有换了。林晓燕说:“我担心号码一换,一些患者就会联系不到我,那时候他们就会着急。”曾经有一名林晓燕的早期患者,多年之后再次拨打当时林晓燕留给他的电话,惊讶地发现,这个号码竟然还会通。他对林晓燕说:“没想到这么久了,您的号码还在用!”她心里有患者,患者心里也装着她。


平时放假的时候,林晓燕喜欢去旅游、去爬山。在她的朋友圈里,有不少她去各地旅游的风景照。偶尔有时候,一些患者会主动联系她:“晓燕姐,最近天气不错,去爬爬山?”日常患者有什么联谊活动,林晓燕一定是他们的“必邀嘉宾”。

现在,艾滋病病区有一组由30多人组成的医护团队,登记在医院“关爱治疗室”的艾滋病患者大概1200位左右,包括林晓燕在内的医护人员都承受着较大的人员压力。医院的医生每时每刻都在随时待命,只要有抢救消息,他们便马不停蹄赶往现场。工作中的林晓燕,有的时候连饭都没吃上一口。但林晓燕他们,并没有抱怨过一句话。

林晓燕说:“我只是认真地对待我每一个病人,他们把我们当做亲人,我们也自然把他们当做亲人。虽然有时候忙碌点,但依旧很开心。”

在病室里,大家都很爱拉着晓燕姐姐聊天

晓燕姐姐在工作中是个资深老护士,生活中跟年轻人打成一片

中午饭在妈妈家吃,晚饭老公做好。高危忙碌工作的晓燕姐姐得到家里人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