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五四之際,謹以此片獻給所有追求人性的中國青年。

這部拍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英國片《莫里斯》,在我看來,是一部再具“英倫氣質”不過的電影了。要知道,它的英倫氣質並不只是體現在古老的“劍橋大學”裡,也不僅在英國貴族的豪華莊園以及華麗服飾上(儘管這些東西足夠飽我們眼福了的)……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二十世紀初的“劍橋大學”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英國貴族莊園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英國貴族生活一角

相對於這些外在的英國標誌,電影在故事交代上所用的開放式設置(大部分人物背景通過瑣碎的聊天台詞帶出),以及人物心理矛盾刻畫上的超細膩的表現手法成為了其具備“英倫氣質”的決定性因素。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正是因為這個“英倫氣質”,讓這部同志版“灰姑娘式”的愛情故事顯得不落俗套,也正是電影主人公“莫里斯”那些凡人都有過的矛盾與痛苦成就了這個愛情故事的偉大。

要知道,現實中的大部分人在矛盾面前選擇的是妥協,而他,卻選擇了服從“人性”。

只可惜,同樣是由於這部電影表現手法太過現實與細膩(不像那些商業電影那麼戲劇化的大喜大悲),其上映以來,似乎早已被大眾遺忘或是忽略了。

於是便有了本人以下的文字——帶著對英國電影的崇敬,我們來細看這部《莫里斯》愛情的偉大之處吧。

「緣起:童年導師的性啟蒙」

“你的身體未來將會經歷不同的生理變化…正如亞伯拉罕跟你說的:上帝創造了男人女人,然後地球上有了豐富的人類……我跟你說的正是那個神聖而神秘的’性‘……”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開端這6分鐘戲精彩至極——電影非但演繹了亞伯拉罕學院老師向少年莫里斯進行性教育的過程,還通過兩人的聊天向觀眾交代了“莫里斯”的身世家庭背景——他出身貴族,單親(父親早逝),基督教家庭,有兩個姐姐,要知道,所有這一切便是未來成年莫里斯矛盾的根源……

整整六分鐘的序幕音樂用管絃樂鋪就了一幅壯麗而恢宏的場面,像是天使的視角,又像是命運的視角,一氣呵成,感人至深。同時也為莫里斯主宰自己的命運打下了基礎。(請點擊文首音頻進行試聽)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導師:哦,天哪,惡魔般的企圖

莫里斯:先生,別擔心,海潮會把它淹沒的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好精妙的比喻:“惡魔”代表即將發生在莫里斯身上的困難險阻嗎?海潮代表“人性”嗎?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往後看。

「表白:劍橋的浪漫與言論自由」

莫里斯:我認為一個男人如果有那種(激進)的想法,他應該有禮貌地保存在自己心裡!

克萊夫:不,不,不。相反,一個人必須說話,說話,說話!只有用說的方式我們才會越到頂峰,否則那些山脈就會把我們遮蔽起來。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鏡頭一晃便是十年後的“劍橋大學”啦。導演上來便佈下了一場局:激進者、保守者、夾在中間的猶疑者齊聚一堂。

自然,青年莫里斯屬於那個猶疑者。幸運的是,那時的他是純潔而健康的,學校的老師們也都是善良的。就是在這種愜意的氛圍下,莫里斯遇到了他的摯愛,也正是在這種言論自由的校園中,那個莫里斯的情人向他表白了。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要說當時的莫里斯面對突如其來的愛情什麼反應:他當然有所顧忌和壓抑,畢竟那在20世紀初的英國人來說不太正常。只是,他沒有想太多,他選擇了隨性。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他甚至肆無忌憚地從窗戶爬進了克里夫的房間,吻了他,他們會為某個事情進行純粹的學術辯論;他們會彼此歡笑、嬉鬧、爭吵、失眠,像是所有陷入愛情的人那樣……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這裡有一場戲要注意:莫里斯、威利斯二人騎在偏鬥摩托上從外返回學校的路上,莫里斯戴著帽子、防風鏡,而威利斯卻什麼都沒戴。顯然,此時的莫里斯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同性愛情處於一種防禦、保守的態勢。為什麼這麼說,下文自有對照。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注意兩人的裝束,下文自有對照

好景不長,校園時光永遠是短暫的。失去了那個劍橋的保護傘,這種不正常的愛情又會怎樣呢?

「在站臺分別,在藍房間重逢」

莫里斯與克萊夫的第一次分別預示著校園生涯的結束。

兩人家庭往來的戲,與其說是他們踏入社會的過度,不如說是其進入現實的預熱鋪墊。在火車站分別那場戲裡,我們能看到兩人的狀態是樂觀積極的,處境是安全的。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然而,當莫里斯再次在普德斯雷莊園,克萊夫家與其重逢,一切便和校園中的那些情形完全不同了:你會看到世俗的講就門當戶對、男婚女配的威利斯的母親;看到大談特談政治交易的姐姐;當然,還有對莫里斯克萊夫兩人親暱關係表現異樣與鄙視的僕人...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所有這一切給電影氣氛蒙上了一層危機感,而這種危機預示著兩人即將發生的轉變。當然,這裡面還有莫里斯的一絲憂鬱,就像他在普德斯雷莊園住的那個“藍房間”。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在現實中煎熬的戀人」

鏡頭再一晃,那個稚氣十足充滿朝氣的莫里斯已經續上了小鬍子,成了城市中的一名投資經紀人,克萊夫則成了一名見習律師。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城市,1911

兩人母親互通信件談開了聯姻。沒錯,談婚論家的時候到了。 相愛著的同性戀人的痛苦也真正開始。當克里夫姐姐跟母親說道“也許克里夫現在還不想結婚”的時候,你能感受到那種苦楚。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注意,正是在這個時候,另一個男人“斯考特”出現了,之所以這個男人能引起大家注意,是因為他在接受主人送信任務的時候順手拿起了野餐桌上的東西吃,沒錯,他是克萊夫家的一個下人。

此時的兩人自然在外人面前還保持著貴族間的友誼,而一切偽裝壓抑都在一個社會案件發生後被徹底打破了——

雷斯利被逮捕了,罪名便是因為他在公共場合實施了自己的同性戀行為。而這個雷斯利,正是當年在劍橋那個說話咄咄逼人,思想激進影響莫里斯、克萊夫至深的人。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我們無法想象兩人在得知雷斯利被捕後以及參加雷斯利聽證審判時的複雜心情,你知道嗎,那種怒不敢言,委曲求全,同時又心疼朋友,痛恨自己的矛盾。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終於,克萊夫撐不住了,暈倒在餐桌下,自此,兩人開始轉變了。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在矛盾、痛苦中轉變的兩人」

“我在進行一種嚴格的自律訓練:每週三在最黑暗的地方同碼頭的工人們共事。這是種遠離城市的快樂哭泣。我被派教他們文雅的拳擊藝術。許多次的,我被連續的擊打,還是你在維格摩爾給我的一擊最好,哈哈。”(莫里斯給克萊夫的信)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雷斯利事件後克萊夫短暫地去了希臘,莫里斯則開始與底層人交往。似乎兩人的轉變背道相持——

克萊夫返回國內再次與莫里斯家中相見那場戲很有意思:他沒有病,卻被莫里斯的兩姐妹包紮的像個傷員。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到底兩人有什麼轉變呢?

克萊夫開始嘗試喜歡女人了,開始計劃組建自己的家庭了;而莫里斯呢,卻似乎在愛中陷得更深了!在克萊夫的冷漠與世俗妥協下,跟所有人經歷的那種痛苦一樣,他失戀了...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當莫里斯再次從這種痛苦中走出來時,他剃去了那撇小鬍子,於是我們似乎又看到了當初那個朝氣蓬勃的“劍橋少年”。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他似乎已經適應了被擊打,他甚至能從擊打中獲得樂趣,然而,那種天性所帶來的疑惑還停留在他臉上。

「“我有種幻覺,他戀愛了”」

克萊夫結婚了,邀請莫里斯去參加自己婚禮,於是兩人再次相見了。我們不敢說被社會掰直了的克萊夫的那種快樂是否是真的,但無疑,他認為如果莫里斯能像自己一樣找個女人結婚的話會得到幸福。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然而,此時的莫里斯,真的開始懷疑起了自己。他甚至懷疑自己是否有病開始尋求醫生的幫助,妄想醫生能夠治癒自己的“性取向”。

“我難以啟齒,如同奧斯卡王爾德那種苦悶……我有病嗎?如果這是病的話,我想治療……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而就在這時,那個淳樸而低下的男孩兒走進了莫里斯的世界。我們開篇標題所說的那個“偉大愛情”便由此而生。

沒錯,莫里斯在命運面前沒有低頭,面對那個跟自己不在一個階層的僕人,他沒有逃避,更沒有意志消沉,而是選擇積極地面對與尊崇自己的天性。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再次注意那個細節,在打完板球克萊夫送莫里斯回去的路上,兩人的裝束與之前的如此形同,唯一不同的是,那個留鬍子戴防風鏡把自己徹底偽裝起來的人變成了“克萊夫”。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看到此,我久久陷入沉思:到底是什麼給了莫里斯如此大的力量,讓他能夠去打破傳統、打破社會階層隔膜,去追求真理。是童年教育?是家庭?還是天性……

我想答案絕不是個別因素,而是一個複雜的綜合原因。自此,我對這個莫里斯產生了由衷的欽佩,當然,還有那個沒受過教育,但卻天性直爽的“斯科特”。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一場男男版“灰姑娘”的故事」

這個愛情故事導演處理的酣暢淋漓:從斯科特在雨中默默痴情地送走莫里斯,到他雨中窺視莫里斯,再到他爬進莫里斯的臥房,兩人親吻、做愛、傾談、板球傳情……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注:斯科特爬窗表達自己的愛,與當年莫里斯在劍橋“爬窗”向克萊夫示愛是如此對稱。在西方文學傳統裡,“爬窗示愛”可以說一個古老的意象。

知道,作為一個下等人,斯科特並沒有那麼些顧慮,他只是一味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而對於莫里斯,我們可以說是斯科特打動了他,也可以說是斯科特鼓勵了他勇於打破了傳統和階層的束縛,逾越了自己內心的鴻溝。

注:當莫里斯與斯科特在博物館中再次遇到童年的那個亞伯拉罕學院的老師時,那一刻,或者說那一幕場景,似乎神啟般地讓在痛苦中糾纏的戀人得到了頓悟。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

兩人的愛情戲始於電影開始後一個半小時,用了僅僅不到一個小時便讓觀眾感受到了一對戀人從相識到熱戀,從懷疑到破鏡重圓的全過程。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可以說,這是一場發生在故事中的故事,手法高明:整段”灰姑娘“的戲在整部電影《莫里斯》中並沒有佔據全部,而是作為莫里斯人生的一個階段出現的,什麼階段——正是莫里斯成熟起來,衝破枷鎖,重塑信心的階段。

這種反故事中的套類型故事的結構,在電影中真的是很罕見的!

「結局:一個為愛留下,一個為愛打破,再一個把愛關在了窗外」

我們無法定義《莫里斯》到底算是喜劇、悲劇還是其他什麼類型。它的結局讓人五味雜全,感觸無法形容。

自然,斯科特最終放棄了跟家人出國經商之路,甚至揹負上了牧師對其“濫交”的罵名,決定為愛留下;而莫里斯也終於突破了自己,有情人終成眷屬;至於莫里斯與克萊夫的愛情卻永遠地被時代所淹沒。

鏡頭結尾那一幕,帶著憂傷的克萊夫默默地望著窗外,鏡頭反打:那個劍橋的朝氣蓬勃的莫里斯重現,他笑著呼喚著克萊夫...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克萊夫的妻子打斷了他的美夢,最終,他選擇了將那美好的一瞬間永遠關在了窗外。

《莫里斯》:一部可以載入電影史的愛情片


縱觀這部長達 140 分鐘的《莫里斯》,你會發現其人物結構設置是如此的對稱與平衡(以劇中三位男主角為主):

1、莫里斯、克萊夫在全劇中的性格、人生觀價值觀的對比與對稱;

2、後入場的斯科特與之前劍橋中淳樸莫里斯的互補與對照;

3、那個激進的被逮捕的雷斯利與三人命運的反襯與對比;

4、所有其他家庭社會角色圍繞三人軸線而佈下的局……

所有這些對稱結構讓這部《莫里斯》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與戲劇張力

另外,導演那種讓演員只顧角色不顧觀眾的忘我表演著實讓很多人看了走神兒,然而,你一旦入了戲,便會得到一種窺視英國百年前真實生活的感受,而這種感受離我們又是如此之親近——

那就像我們在生活中碰到的種種困難一樣,電影中的主人公“莫里斯”也一一經歷了:從愛情的迷惘,到社會道德與人性之間的矛盾,再到被人孤立邊緣化的痛苦……沒錯,這就是現實。而在現實中,人們往往選擇的是妥協、將就、退縮,而作為一個凡人的“莫里斯”,則給出了我們另一種可能性:打破傳統,追隨感覺和人性。

這部拍攝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同性題材電影《莫里斯》,雖然沒有之後的《斷背山》那麼唯美浪漫,沒有《阿黛爾的生活》那般前衛火熱,更沒有《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那般虐心,然而,他卻是如此真實,如此接近我們,他為後來那些優秀的同性題材電影打下了不可估量的基礎。

綜上一切便成就了《莫里斯》愛情的偉大!


本文屬於原創,如果合作請聯繫【星期五文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