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蔣紅兵

文丨玉雕界

“石頭告訴我該怎麼做,而不是往某個題材或固定模式硬來。”蔣紅兵是一位對設計和想法極為看重的人,但凡接觸的每一塊材料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考慮設計計方案,而且每一塊都是獨一無二的。有時調整太快,徒弟經常埋怨腦袋轉不過彎來。在蔣紅兵內心他想讓經手的每一塊玉石,都能“活”出自己個性,將石頭最美的一面展現給世人。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蔣紅兵 18K金鑲翡翠魚影清蓮掛件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蔣紅兵作品

因為每一件作品耗費的精力很多,同時要兼顧工作室的運營,蔣紅兵感慨道:“有太多的想法想去做,但精力有限”。手藝人的一門心思,將精力花費在石頭上,儘管有些石頭壓根就不賺錢,但蔣紅兵很執著。很多設計他壓根不計成本的投入,為達到最佳的效果調整再調整。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看到一件作品,第一意識裡有美的概念那這件成功一半,這裡拋開價格不談。”蔣紅兵對作品好壞與否有這樣一個初判。“價格這個要看個人,我認為做東西不止是為賺錢。複製的東西最好賣,容易出,而且花的的心思更少,但那不是我想要的。”曾有不少同行看重蔣紅兵的設計和名氣,向他拋出橄欖枝,但都被蔣紅兵拒接了,帶著手藝人的特性,他不想過多的讓自己的東西變得很商業。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尊重石頭,釋放石頭

雖看重設計,且有不少作品是鑲嵌設計,玉雕界在採訪中就玉雕師與設計師身份進行劃分時,蔣紅兵堅定地把自己定性為玉雕師而不是設計師。在蔣紅兵看來,兩者的區別在於是否從石頭出發,他認為從設計的角度去將一個石頭變成想要方案,則與從石頭自身的角度去思考設計是完全不同概念。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在他桌面上擺放著各類玉石,從翡翠到南紅,從歐珀等彩寶到阿拉善玉奇石均有涉獵,他青睞大自然創造的奇彩異石,用一個獨特的方式展現玉石不一樣的效果。而他不輕易動刀,他甚至會設計出N個方案,將一個個方案推翻。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花之森

閱玉無數, 學無止境

“每個石頭都有自己的特性,把石頭解讀什麼樣,決定了你的作品的高度”蔣紅兵對著自己提的要求很苛刻,也許每一塊石頭有N種解讀,但蔣紅兵卻要選擇最佳的那種。是與不是之間,有更多的想象空間才更有味道。蔣紅兵不喜歡將很多東西變得具象化,他認為這樣會讓自己想法掩蓋了石頭的語言,要更多的留個石頭,留給觀者。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20餘年與石頭接觸,但蔣紅兵依然覺得對於石頭永遠有學不完的東西。近來,他迷上了阿拉善玉,幾次穿越內蒙古阿拉善去學習和請教。當他看到戈壁上大自然創造奇異石頭,像中了魔似的愛上了這份來自大自然的饋贈。他甚至突發奇想,將奇石阿拉善玉與雕刻和鑲嵌結合,大膽的進行嘗試。(近期將有一系列阿拉善玉作品的設計曝光,敬請持續關注)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除去玉雕師的身份,蔣紅兵也是一位瑜伽高手。但凡得空他就會把手頭的繁瑣事務仍在一旁來到妻子的瑜伽會館,練會瑜伽將自己的心靜下來,這也是他將思緒重新梳理的階段,重新開始。蔣紅兵將自己歸零,卻又將自己的想法逼向絕境進行創意的設計,不斷超越自己。用他的話的說,我得對得起這塊石頭……

視頻推薦(建議在wifi下觀看)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蔣紅兵,廣東省玉石雕刻大師,字赤雲 ,年近不惑,祖籍湖北武漢。少有奇志,敏而好學,尤樂玉雕。時入邊疆異域,尋石訪友 ; 或獨處一室,閉關參修;抑或遁形山川,師法自然,拜會名家,其蹤跡遍佈南北。經年假途玉雕踐行生之意義。世出世間,隨緣隱現,風行雨住,一任自然。樸素清淡,平常度日。梵行人間,實在做人,專心玉事,為瑜伽實踐者。

作品欣賞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阿詩瑪》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每塊石頭都應該活得個性,雕得一樣就沒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