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家庭不是一個人的沃土,也不是一個人的牢籠

在一個人的身上是能看出他家庭的縮影的,但又不完全是。這就像人類的進化一樣,逃不脫猿的本真,但又優於猿人,否則的話,人類豈不是退回過去又怎能進步如現在?


同樣的家庭不同的子女有不一樣的表現和認知,在他們的身上混同了家庭的教育、學校的教育和自身的認知。一個家庭有三個兒女。一個自覺生活在父母的懷抱中,沒有憂慮沒有掙扎,如同放在清涼水裡的青蛙慢慢蒸煮而失去了滾燙的意識不知道生命的危險;另一個甚至不如自己的父母,在父母幾十年的關照中,沒有汲取父母身上的一點兒光芒,倒是繼承了他們身上的所有人性的弱點,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益發不堪;另一個看到了原生家庭的不足,努力地改變自己,不想讓過去的牢籠束縛,更不想讓無助的家庭減掉自己飛翔的翅膀,然後知道了拼命掙扎,最終抓住了那一線希望。

所有的家庭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從來沒有一個家庭是完美的,那些看似完美的,只是在看的人眼裡忽略了那些不完美。

家庭不是一個人的沃土,也不是一個人的牢籠,如同一樣的土地完全可以長出參差不齊的莊稼一樣。但那些肥沃的家庭培養的莊稼多數是優良的,就像貧瘠的土地上很難生長出優質的莊稼一樣。

出身是每個人無法選擇的烙印,唯一可以改變這個烙印的就是後天的認知。

覺悟的早,擺脫的可能機會就大!

家庭不是一個人的沃土,也不是一個人的牢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