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高考成績預計6月23日放榜 26日開始填志願 27日皖南片高招諮詢會舉行

高考成績預計6月23日放榜 26日開始填志願 27日皖南片高招諮詢會舉行

6月8日下午5時,歷時兩天的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全部結束。今年高考我市考風考紀等整體情況如何?各批次錄取最低控制線及考生成績何時公佈?高招具體錄取日程如何安排?對此,記者第一時間到市教育招生考試院進行了採訪瞭解。

高考成績預計6月23日公佈

記者從市教育招生考試院瞭解到,從各縣市考區、考點反饋的情況來看,2018年我市高考平安、順利,未收到任何重大違規違紀事件報告。

考試結束後,高考評卷和錄取工作將陸續開始。6月10日—22日進行高考閱卷、違規處理、統分合成等相關工作。預計6月23日公佈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考生可查詢到自己的高考成績。屆時省教育考試院將通過省招生考試院、省教育廳門戶網站發佈公告,提供查詢。

考生查到分數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填報志願。從去年開始,我省將普通文理科本科二批、本科三批合併錄取,今年依然保持不變。合併後,本科二批的“平行志願”共有10所學校供考生選擇,每所院校設6個專業志願及專業服從志願。

從6月26日開始,考生開始進入關鍵的“填志願”模式。6月26日、27日兩天,報考文理科本科提前批次(包括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自主招生)、高職(專科)提前批次以及報考藝術、體育類各批次院校的考生可上網填報志願;報考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一、二批的考生網上填報志願時間為6月29日至7月1日;7月3日至5日,報考普通文理科高職(專科)院校的考生網上填報志願。

整個高考錄取工作將持續到8月中旬。7月8日至21日,提前批本、專科錄取,14日填報本科提前批徵集志願;7月22日至27日,本科第一批錄取,26日填報徵集志願;7月28日至8月5日,本科第二批錄取,8月3日填報徵集志願;8月8日至14日,高職(專科)批錄取,12日填報高職(專科)批次和分類考試徵集志願。藝術、體育類各批次的錄取工作將從7月1日正式開始,分時段進行。

本科招生計劃繼續穩中有增

記者瞭解到,在高考前一天,省教育廳官網發佈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今年我省高招計劃比去年增加不少,且增加的多數都是一本院校的優質計劃。這就意味著,在我省高考報名人數與去年持平的情況下,今年高招錄取率將繼續提高,更多考生將走進夢想中的“象牙塔”。

按照省教育廳發佈的消息,2018年經積極爭取教育部及外省支持,在皖本科招生計劃繼續實現“穩中有增”,其中部屬高校在皖計劃、外省省屬高校在皖計劃、安徽省屬高校在皖計劃全部實現穩中有增。教育部已明確要求,2018年中央部委院校投放各省的招生計劃總量不降低。今年省教育廳將繼續做好對接,確保2018年部屬高校投放我省招生計劃較2017年有所增加。

18歲少年的心總是不安分的,總想著報考一所離家較遠的大學。那麼,記者要告訴廣大考生一個好消息,今年外省省屬高校在皖本科招生計劃也穩中有增。目前,各省跨省計劃編制工作基本結束,據統計,2018年省外來皖本科計劃達到54598名,比上年增加508名。招生學校也更加優質,西北大學、西安工程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四川農業大學、寧夏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濟南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高水平大學均增加了在皖本科招生計劃。

捨不得離爸媽太遠的“乖孩子”可以考慮報考省內的大學,今年我省又新增了幾所“一本”高校。2018年,省屬高校在皖本科招生計劃穩中有增,國家安排我省省屬高校本科執行計劃總量達到16.8萬(含專升本),比上年增加7231名。計劃增量主要用於安徽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理工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安慶師範大學等一本高校。

我這分數能上什麼大學?”“哪所大學的哪個專業比較好?”有這些疑問的考生要注意了,你可以參加高招現場諮詢會,現場零距離和高校老師們面對面進行諮詢交流。據悉,今年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繼續在合肥、阜陽、蕪湖、安慶、滁州五地舉辦5場諮詢會。皖南片高招諮詢會繼續由我市教育招生考試院承辦,已確定於6月27日上午8點至12點在安慶一中舉行,考生可前往諮詢。

高考成绩预计6月23日放榜 26日开始填志愿 27日皖南片高招咨询会举行

理綜高考試卷分析

物理

難度穩中有降 檢驗真實水平

今年的高考物理試題總體難度較去年有所降,對考生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要求較高;選擇題、實驗題和計算題三種題型的難度起點都較低,都是由易到難的連續性難度設計,易、中、難比例合理,以中等難度為主,多數題目難度不大,特別是計算大題設問層次分明,計算難度有所下降,但對知識綜合運用能力要求提高;圍繞知識點變形而來的創新題目不多,但是這些題還是會讓考生在試卷得分上呈現出一定區分度,其關鍵在於考生能否從變化的題目中提煉出不變的知識點,具有較明顯的選拔效果。

選擇題方面,第14、15和16題難度都不大;第17題考察電磁感應的兩類問題,這要求考生對電磁感應的相關概念、原理、公式有比較清晰的理解及記憶,難度略大;第18題考察機械能守恆條件,機械能守恆、增加、減少的相關概念必須要深刻了解,難度中等;第19題屬於創新題,考察電磁感應和電流的磁效應,需要考生能綜合理解題意和把握題意才能選出正確選項,難度較大;第20題考察天體運動中的雙星問題,這個知識點在高三複習過程中以及在後面的理綜訓練、各次模擬考試中都經常遇到,考生做起來應當不困難;第21題考察等差等勢面,屬於靜電場的核心知識點,考生平時訓練的也比較多,難度適中。

第22題實驗題考察的是彈簧的彈力與形變量之間的關係,這個力學實驗有些年沒考了,不過今年考察的難度不大,考生容易把握,容易得分;第23題電學實驗考熱敏電阻的溫度特性,是一個變形實驗,是由小電珠的伏安特性變形而來,難度比第一個實驗題大,主要考察學生的實驗處理能力。

必修計算題第24題考察了機械能和3-5部分的動量守恆知識點,題意不難理解,難度適中;第25題壓軸題考察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這個題型是考生熟悉的老題型,而且題意並不複雜,絕大部分考生應該都能很快理解題意,不過考生在運算時得細心仔細,不能出差錯。兩題計算題都比2017年的計算題要容易得分,尤其是壓軸題,計算量要比去年小得多。

選做題無論3-3部分還是3-4部分考察的知識點都是常考的核心知識點,3-3主要考察理想氣體的狀態方程,3-4考察光的折射定律和機械波的波動圖像,考生都很容易上手。

總體來說,今年理綜物理試題科學合理、不偏不怪,有利於考生真實水平的發揮,引導考生重視物理思維過程,體驗物理方法,感悟物理思想。試題迴避過難、過繁的題目,注重對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及核心思維方法的考查,解題過程不依靠特殊技巧,只要掌握基本方法,大部分題目都能找到解題思路,對於注重基礎的考生會有較大的把握與優勢。

安慶一中 劉丹

化學

考查基礎知識 題目比較靈活

今年理綜化學試題是“穩中有變,難度略有下降”,題目比較活泛,變化比較多,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整體迴歸基礎,選題源於課本又高於課本。總體而言,選擇題側重基礎;必做大題中實驗綜合、化工流程和元素化合物、化學反應原理仍然是常規考點;選做題中的物質結構題和有機推斷題都在以往的基礎上融入了一些新的特色。

試題涉及的知識內容覆蓋了必修和選修的內容,每道題目考查的知識點明確具體,突出了所考查範圍內的主幹知識。試題堅持能力立意,素材呈現方式靈活多樣,要求考生通過對實際事物、圖像、結構模型、實驗裝置、實驗現象的觀察,運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突出考查了考生獲取和分析信息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全面檢測考生的核心素養。

今年化學試卷雖然難度有所下降,但是由於題目波動較大,可能會引起考生考試心理壓力比較大,或許就會造成無謂的失分。選擇題第7題調整為簡易工業流程應用,容易給考生造成一定的壓力;去年刪除了的阿伏伽德羅常數題今年又重新納入了選擇題;有機選擇題考查了螺環烴,雖給考生一定衝擊,但考查的內容還是平時常見考點。選擇題的最大變化是今年未考查溶液中離子濃度,這給考生做題節省不少時間,也降低了整體難度係數。

第26題實驗題鏈接裝置簡單,考查內容也較為簡單,都是平時常見的分離、提純和隔絕氧氣問題;27題結構形式有所調整,改變了以往以金屬為主的工業流程,調整為非金屬的相關性質應用,題量有所減小;第28題有較大的創新,把濃度反應速率替換成壓強反應速率,即著重基本功的梳理又考查了考生的應變能力,給考生帶來一定的衝擊。

選修題第35題有應用的創新,著重考查考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應用及考生的細緻度。將去年未考查的晶胞的計算又納入進來,但計算難度不大;第36題保持了2017年基本考查項目,連續兩年除掉了計算同分異構體數目。雖審題可能較為花費時間,但考查的問題並不是很深入。

安慶一中 李華錦

生物

凸顯能力立意 考查知識細節

與去年相比,今年高考生物學科分值及比例大體保持穩定。題型同去年一樣採用“6+4+2”模式,即六道選擇、四道必做填空題和兩道選做填空題。部分二選一,即從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和選修三現代生物科技專題中選一道題目作答。

整套生物試卷內容分佈上,選擇題部分依舊重視對基礎知識點的考查,只是今年較往年更加註重知識點細節部分的考查,同時側重點略有變化,這就要求考生對於生物知識點的掌握要全面;必做填空題部分依舊有常規考題即代謝中的光合作用、穩態與調節和遺傳規律及實驗設計的考查,題目較常規,要求考生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較新穎的題目是第29題,考查了共同進化、收割理論及基礎生態學相關知識;選修部分仍然是選修一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與選修三基因工程等主幹知識。

今年高考生物試題凸顯能力立意,重點考查考生的學科素養與理性思維,尤其是實驗探究能力。知識考查注重學科內的綜合,兼顧模塊間的均衡。從近三年來看,這似乎是全國卷的共性。重點考查主幹知識,非主幹知識合理兼顧。今年必做填空題的第30、31和32題分別考查代謝、調節和遺傳等主幹知識,這一點近三年都沒有變化。變化的是29題,兼顧考查共同進化、收割理論等非主幹知識。兩道選做填空題與去年考查方向基本一致。

生物試題依然注重考查考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填空題部分第32題的遺傳設計題要求書寫雜交組合和預期結果,第30題比較甲乙兩植物在環境因素變化後光合作用變化情況的判斷依據等等。試題知識覆蓋面比往年廣,今年填空題比往年空數要多一些,相應的考查點也要多些;選擇題每個選項涉及的知識點也比往年要多一些。

由於6個選擇題都是選出選項中描述錯誤的或者不合理的,而選項涉及主幹知識且錯誤都比較明顯,不偏不怪,所以只要考生基礎知識紮實,生物科學素養較好,做起來會比較順手的;填空題由於空多,知識點考查全面,考生大面積失分的可能性比較小。總體來說,今年生物試題的難度相比去年有所下降。

安慶一中 朱晨兵

文綜高考試卷評析

政治

加強關鍵能力考查

今年的文綜政治試題呈現出貼近生活、貼近時政,源於教材、高於教材,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的命題思路。突出對學科基礎知識、關鍵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了高考的育人功能和選拔功能。

試題反映發展建設成就,增強對中國發展道路的認同和自信,從而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材料題40題第2問以鄉村振興戰略為背景材料,考查先進文化在農村改革中的作用,引導考生理解中國先進文化對中國發展的意義。

培養青年學生的憲法意識和國家意識,既是中學德育的重要內容,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材料題38題以憲法修改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分析憲法修改是如何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面對社會生活紛繁複雜的現實問題,調動和選用恰當的學科知識與技能,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考生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今年政治試題注重對考生這方面能力的考查。試題突出主幹知識的考查,但不是僅僅侷限於基本知識的考查,而是通過新背景、新材料的創設和新角度的切入,注重考查學生思維轉換、邏輯表達、具體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安慶二中 劉江薇 張嶸

左志林 鮑睿

歷史

關注時代熱點話題

2018年全國卷文綜歷史試題注重歷史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的考查,與往年相比保持穩定性,主要表現為:試題難度較為平穩,從材料的呈現形式上看,具有樸素性和親和力,沒有“艱澀難懂”的文言文,也沒有“字數繁多”的文字材料,界面友好,幾乎沒有閱讀障礙;考點的分佈上也保持了穩定性,特別是選擇題的分佈,比較穩定地呈現出“4+4+4”的格局,即中國古代史4道題,中國近現代史4道題,世界史4道題;從通史的角度看,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也基本上比較穩定地呈現三足鼎立的格局。

從考查的學科能力來看,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描述和闡釋事物的能力、比較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均有考查。對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的考查,包括時空觀念、史料實證、歷史理解、歷史解釋、歷史價值觀等在試卷中也得到較好地體現。如第42題以《魯濱遜漂流記》小說情節作為史料,要求考生提取信息並形成論題,運用唯物史觀等就其中一個歷史現象進行解讀和準確評價。

高考題關注時代發展的潮流,在命題的處理上做得很巧妙,於潛移默化中表達歷史與現實的聯繫,增強歷史的現實借鑑意義和縱深感。如第41 題,結合宋、明清社會自治和現代中國地方自治的古今關聯,加深考生對改革延續性和時代性的全面理解,通過歷史與現實的契合點,彰顯政治文明的延承和創新,隱喻時代發展潮流。

安慶二中 江忠英 範亞東

徐蓉莉

地理

貼近生活難度降低

與2017年高考地理試題相比,今年地理試題難度有所降低,但考查的知識面仍較廣,人文地理的內容有所增加。試卷強調區域合作、生態環境建設等現實問題,體現了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域性和時代性。整套試卷對考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有很好的區分度,所有考生都能入題、思考、答題,都能得到與自身能力相對應的分數。

試卷強調主幹知識的考查,注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從地理學的視角考查考生的綜合素養,如第37題第1小題考查溼地的形成原因,第2題考查水循環的主要環節及其變化;創設問題情境,設置開放性問題,培養考生創新思維,如第37題第4小題,學生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積極思考,都能解答。

試卷共11個選擇題,配有三幅圖,圖形簡明清晰,圖文並茂,考生較容易從圖文中提取有效信息,幫助答題;試題提供的信息貼近考生的生活,試題情境考生不陌生,如選擇題第4、5題主要考查人口問題,這些知識都是老師反覆講、學生反覆練的知識點;試題緊跟當前熱點,如第36題,重點考查“一帶一路”、“能源開發”、“交通建設”等焦點問題;試題體現新課程理念,強調學以致用,如選擇題第9-11題,以考生生活中的問題為切入點,考查考生必備的地理素養。

安慶二中 丁淑貞 焦聖

陳一武 黎先登

英語高考試卷評析

英語

穩中有變 力求創新

今年的高考英語試題按照2018年的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要求命制,在保證基本語言知識點覆蓋面的前提下,突出對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的考查,試卷內容豐富,體裁多樣,時代性強。

一、選材新穎,時代性強

2018年的試題在一些方面傳承了2017年的特點,從所選的語篇上看,體裁多樣,題材豐富。內容包括自行車旅行、農村生活的體驗等,涉及到健康生活、減少食物浪費、非物質文化的保護、環保新概念以及農村的新變化。試題內容貼近生活、貼近時代,既體現了一些社會熱點話題,也引導我們關注健康生活,關注人類命運共同體。

從題目的設置上看,閱讀理解題還是以細節題和推理判斷題為主,與去年不同的是,主旨類的題目有兩題,分別是27題(選擇標題)和31題(選擇主旨)。有些選項的設置有一定的迷惑性,如28題推理判斷題和29題的猜測詞義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題目的難度。完型填空題還是一篇記敘文,側重語境的理解和上下文的聯繫。難度不大。

二、側重基礎,勇於創新

語法填空題和短文改錯題,考察面廣。考察了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非謂語動詞、定語從句、主謂一致等常見考點。弱化了語法知識的規則,強調了詞彙和語法在語境中的使用。

與往年的試題相比,今年的全國一卷也出現了幾個新變化。

1、聽力部分今年改用光盤播放,音質更好、更清晰,有助於考生聽力水平的正常發揮。

2、七選五部分出現了半句的選項,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七選五的難度。

3、書面表達部分雖然體裁仍然是這幾年經常考的書信、郵件類,但是在要點的設置方面還是有些不同,每個要點都有一定程度的開放性,對考生有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試題的區分度。

總的來說,今年的英語試題充分體現了對考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的考查。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力求創新,更有利於人才的選拔,對以後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也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安慶一中 徐亞琴

突出語言運用能力

總體來說,今年高考英語試題整體難度較去年略有增加。聽力部分重點考查了學生對聽力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的能力。閱讀理解的四篇文章體裁多樣,題材豐富,涉及城市騎行、美食節目、語言類別、舊電器與環保,主要考查考生對細節信息的理解能力和推理判斷及總結的能力,試題區分度進一步提高。部分題設考查了考生深層理解能力,強調了考生對詞彙的正確把握和靈活運用。

七選五的內容介紹了家居顏色的選擇技巧,考查了考生對短文的段落結構和行文條理的掌握程度,考生需從文章結構、合理連接、細節提示等相關信息的提示入手,才能更好獲得有效信息;完形填空仍然選用夾敘夾議文章,選材新穎,重點考查實詞在語篇中的準確及靈活運用。

語法填空以“健身運動Running”為話題,考查考生對語篇信息的理解,以及在語境中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涉及到冠詞、介詞、名詞、形容詞的比較級、非謂語動詞、時態及語態、定語從句、連詞等常見知識點;短文改錯以“鄉村變化”為話題,基本沒有生詞偏詞出現,語法點考查比較全面。

書面表達依然是考生熟悉的應用文體——郵件,體現中國文化習俗,貼近考生生活實際,考生有話可說,給考生提供了拓展空間,具備開放性。總之,2018年高考英語試題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尤其考查語言靈活運用的能力和較強的思維能力,同時體現了中國元素。

安慶二中 姚海雲 洪志傑 吳時敏 金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