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 教師沒有多媒體就沒法上課?怪事!

教師沒有多媒體就沒法上課?怪事!

有老師發信息給我:“我看到您在課堂隨筆中記錄的課幾乎都使用了多媒體,很羨慕,而我們學校只有一個多媒體教室,平時老師也很少有機會用課件上課。但近期我要參加市裡的創新課比賽,沒有課件肯定太落伍了,是不是比賽必須要用課件?還要求有創新,我該用什麼模式或方法讓課堂呈現新意?”

沒有多媒體能不能上課

這讓我想到我和臺北教育大學張世宗教授交流時他說的讓我印象至深的一句話:“現在很多老師都把工具當成了目的去追求。”

什麼是工具?工具是指生產勞動時所使用的器具,後比喻用以達到目的的事物。現在普遍使用的多媒體就是教學的工具。用不用多媒體上課,數年前就有人討論過,這個問題為什麼依然困擾很多年輕老師?我告訴這位年輕老師,是否使用多媒體真的不是最重要的,它只是服務於教學的現代化工具。有了多媒體,儘量利用好這個工具提高教學效果是必要的,沒有多媒體照樣也能上出好課,我上課也不是每堂課都用多媒體的,關鍵是看課堂是否需要。為了表現某種生物的內部結構或抽象的生理變化過程,我會蒐集動畫或圖片等資料製作成多媒體課件,給學生講解;為了展示教材中出現了但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生物,我也會選擇使用多媒體,以增加直觀效果。

沒有多媒體能不能上課?當然能。在過去沒有出現多媒體的年代,有一些老師的課照樣講得美妙至極,讓學生一輩子難忘。如今有了多媒體,關鍵是教師怎麼利用。

前段時間,我也遇到了沒有多媒體而給教學工作帶來很多麻煩的問題——因為學生在新學期搬到了新樓,結果兩個多月了多媒體還沒安裝好,很多知識無法給學生直觀的印象。如學習鳥類適應飛行的特點,我原本保存了一個很好的視頻,打算讓學生直接看鳥的飛行,還有美妙的輕音樂《野鳥情歌》,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學習,該是多麼快樂的事。但因沒有多媒體,也沒買到家鴿,只好挖空心思拉近知識與生活的距離。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自去自來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這些美妙的詩句,學生耳熟能詳,其中的“早鶯”和“新燕”等鳥類的生活習性盡在其中。因為有詩歌,有歌曲,課堂就不那麼枯燥了。

我又想到暑期聆聽張世宗教授講課時他摺疊的能飛的鳥,便靈機一動讓學生來個紙飛機比賽,提出想要飛得遠需要注意什麼問題,以此引發學生思考鳥類適於飛行的特點,水到渠成。但要學習鳥的特點,最好有個直觀的圖示,但自己畫畫技術一般,而學生劉柯新畫得惟妙惟肖,就請他畫一隻大鳥。於是,轉眼工夫一隻超大型的飛鴿就出現在黑板上,極大地方便了這節課的教學。

學習蝗蟲的時候,我又請劉柯新畫蝗蟲。當一隻大蝗蟲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同學面前的時候,大家忍不住鼓掌。我由衷地說:“我們班有劉柯新真幸福啊!他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這麼好的圖畫,不僅我要感謝他,全班同學都應該感謝他。”掌聲再次響起來,劉柯新也美美地享受大家的掌聲。

這讓我想到,不是有沒有多媒體的問題,而是我們能不能開動腦筋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為教學服務。我也看到一些課堂為使用多媒體而使用多媒體。

如在公開場合講課(優質課評比或者公開教學)的時候,有些老師為了表示自己的課堂資源豐富、形式多樣,想給評委或聽課老師留下好印象,就變著法子使用多媒體,一會兒放視頻,一會兒放激情音樂,一會兒是實物,一會兒又是模型。

不是不能使用這些資源,尤其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很多資源在網上信手拈來,假如老師能充分利用這些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當然應大力提倡。假如僅僅是為了抓人眼球,花樣繁多的多媒體可能會給學生眼花繚亂之感,那就純粹成了一種擺設了。若擺放不當,會喧賓奪主。

當多媒體技術只是作為教學工具出現在你的課堂中時,才能發揮它應有的價值。

教學模式與教學設計

由使用多媒體再來說說教學模式和教學設計,這也是很多老師特別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參加各種各樣的公開課展示、創新課比賽等活動時,老師們考慮較多的還是技巧方面的創新。聽過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展示活動,感覺到老師們除了重視各種教學手段外,還重視教學設計技巧。

事實上,不僅多媒體是教學工具,所有教學模式或者課堂教學的環節設計也都是工具。

我時常在聽課中發現,有的老師為了讓課堂富有新意,讓評委和聽課老師感覺授課老師很有智慧,有所創新,就在課堂形式上下足功夫,比如給每個環節起一個簡潔有力的名字——“闖關行動”,每一關都有一個關鍵詞,還有一句口號,就像電視臺的闖關遊戲一樣,形式確實新穎、活潑,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有的老師為了讓評委看到自己的教學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專門設計學生討論的環節(平時的課或許從不討論,只在公開課上才有,並且把學生討論作為時間調節的武器),老師一聲令下“開始討論”,學生立刻進入討論狀態,高潮迭起。

還聽過某語文老師上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讓學生提前排練演唱鄧麗君的歌曲,上課時學生盛裝出場,邊歌邊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儼然藝術的舞臺,語文課變成了藝術課……假如這些手段運用恰當,當然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始終處於激情澎湃的狀態,學習效率也會提高,這是好事。

但如果教師只是為了課堂表面的活躍,為了體現學生參與而設計這一環節,就不是真正的學生參與和體驗了,可能會給人“表演”、“作秀”的感覺。

其實,在教育教學中,多媒體、眼花繚亂的教具,花樣繁多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如先學後教,或者先教後學,老師在課上只講多少分鐘,學案導學,幾步教學法,等等,這都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工具,偏偏都被我們當作目的了,導致教學中只有形式的創新,沒有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我就曾經聽過一位優秀語文老師講課文《背影》,最後設計了讓學生寫幾句話給父親的環節,學生很用心地寫了,但展示的時候很多學生躍躍欲試,老師卻只讓兩個學生起來朗誦,服從老師的教學流程——要聽老師激情朗誦他寫給父親的話……這樣的教學,看起來很美,但骨子裡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知識為中心,學生只是教師教學的配角,甚至是教師表演的道具。

有些老師只是把自己懂得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把自己的思想也灌輸給學生,展示的是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和天賦,至於學生是否真正參與了,思考了,體驗了,對有些老師來說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

時下的教育評價

再看時下的教育評價。對教師的評價,主要以教學成績為評價指標。不少學校在努力探索更全面、科學的評價方式,開展了諸如優秀教師評選、名師評比、特級教師評比,或者骨幹、帶頭人等評選,評價標準中有教學素養的要求,有發表文章的要求,有開展課題研究的要求,當然也有教學成績的要求。為什麼要搞這些評比活動?

我相信初衷都是希望通過評比激勵更多老師努力提高自身素養,提高教學水平。但很多老師卻把獲得優秀教師和名師稱號當成了目的去追求。

假如僅僅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這些榮譽還無可厚非,但有的老師卻通過非正常手段去獲得,就使得評比活動嚴重偏離了其宗旨,也滋生了教育腐敗。若老師僅僅把獲獎、評優作為奮鬥目標的話,在你獲得相關的榮譽,獲得高級職稱之後,是否還會繼續保持奮鬥的激情和動力,恐怕就很難了,於是,職業倦怠就如同入侵植物一樣瘋長。

同樣,當我們把升學率、重點高中或重點大學的升學人數作為唯一目的去追求的時候,就可能不是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提高教學成績,不去關注學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只要能考出好成績,哪怕罰抄罰站、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都行。

這種不惜以摧殘學生的身心為代價所得到的,即便是暫時的高分,卻很有可能使學生厭惡學習,厭惡讀書,等他們上了大學,很容易找不到人生的方向,不會學習,不會生活,不懂得寬容,不會和人相處,遇到一點挫折就備受打擊,甚至做出殘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舉動,這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

可見,工具唯有當工具用時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假如把工具當成了目的,必然導致教學的功利、教育的功利,直至整個社會的功利。

(文章選自源創圖書《只為做一個良師》,孫明霞著,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年10月出版,圖片源自網絡)

教師沒有多媒體就沒法上課?怪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