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那一場風花雪月

那一場風花雪月

作者 | 王大軍


河燈

盛開,在河流之上的花朵。

沿水的流向,誰的十指跳躍著精靈,點亮思念的心燈?誰借月光之河洗滌無盡的空虛和落寞?誰的淚水化作綿長的祝福穿越時空的軌道,抵達生命的另一端?而音樂輕柔而起,片片飛花隨悽風冷雨輾轉飄零。今夜,流浪的心已沒有歸程。

一切的過程在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放飛的回憶在點點的燈光裡搖曳。紅塵一夢,一夢就千年。一如漂浮在水中的河燈,帶著橘紅色的悲涼,隨流水,匯星光,直到天盡頭......

從此,人間天上,天上人間。

那一場風花雪月

炊煙

暮色裡,歸鴉一頭撞進了樹影。

牧歸的老牛無比的悠閒,牛背上的短笛有了幾分倦意。幾聲低低的犬吠,烘托出一片安詳和寧靜。

炊煙,在此時升起。輕輕嫋嫋,彷彿怕驚醒這份禪和的意境。是不堪重負,還是超凡脫俗,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模糊,是一種無法說清的美,有人如是說。

遠寺的鐘聲悠然響起,拐過山腳的炊煙,已經化做一縷輕紗,若有若無地籠罩在山村的上空,隨著漸濃的暮色越來越淡,像思緒紛紛揚揚,而又極端寧靜。

那一場風花雪月

拈花一笑

眾生俱醉,唯佛獨醒。

雲煙繚繞中,豐滿的佛在蓮花上微笑端坐。朝聖的路上充滿誘惑,誰還固守著暮鼓晨鐘,期待菩提樹下開滿超凡的櫻花?誰還在慾望的彼岸執一枝玉如意普渡眾生?

飛花飄處,朵朵祥雲,有青銅的聲音自雲端而落。而智者的尖尖十指伸向蒼穹,幽藍的火焰在長滿苔蘚的指尖上舞蹈,那是不泯的希翼和靈性啊!

青青翠竹,無非般若。鬱郁黃花,盡是法身。拈花一笑,極樂和地獄之間只有一步之遙,有人卻用一生去丈量:拈花一笑,如何說得清愛恨生死之間的距離;拈花一笑,一笑就能脫離塵世的苦海。

有時,我們就是自己的佛。

那一場風花雪月

望月

月,是離人心上秋,是憂鬱和冷清的代號,有著一張苦瓜似的臉。

月是旅人鬢邊侵上的第一縷冷霜,故園何在?回家的路總是如此漫長!月是異鄉的牽掛和眷戀,但願人長久可依舊是白髮皓然的歸宿?

月是借酒澆愁的下酒菜,酒是俠骨,月是柔腸;月是唐宋的平平仄仄,跨越歷史的長長河流依然鮮活而清亮。

月是相思河畔的一粒紅豆,月是千年苦等的焦灼,是重逢的淚花,是兒時的夢想,是記憶的浪花,是鄉愁鄉音鄉情,是一首飽蘸滄桑的歌......

紅塵中望月,縱有千般感慨,說與誰人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