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一日看盡千年的無錫惠山古鎮

古老的中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無數人文深厚的古城古鎮,這些古鎮傳承千百年,銘刻過往的歷史歲月,既是人類生活的活化石,更是寶貴的文化遺產。曲折幽深的一街一巷、滄桑斑駁的一磚一瓦,無不刻印著歷史的痕跡,散發著時光的韻味,反映著當地城鎮的歷史脈絡和人文氣息。每個古鎮,都有各自鮮明的地域或民族特色,但有的古鎮,兼備多種文化特色,周遊一個古鎮,就可以感受數百年甚至千年的歷史進程和人文變化,榮膺中國歷史文化古鎮的無錫惠山古鎮,就是這樣一個古鎮。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人傑地靈的惠山古鎮

無錫惠山古鎮,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文化底蘊豐厚,號稱無錫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其歷史上溯千年,古鎮因寺成祠,眾多祠堂是其一大特點,惠山古鎮祠堂建築群佔居古鎮主體位置,始建於唐而盛於明清,先後出現120處祠堂建築體,其數量之多、密度之高、類別之全、風貌之古樸,為國內所罕見,其中宰相祠堂就有九處,分別是戰國時期楚相春申君黃歇;唐相李紳、陸贄、張柬之;宋相司馬光、王旦、范仲淹、李綱;清代李鴻章。

惠山祠堂群按規制可分為尚書祠、侍郎祠、御史祠、巡撫祠、忠節祠、貞節祠等,祠堂名目繁多。涉及80余姓氏,180餘名歷史人物,是尋根問祖,追根溯源姓氏文化的源泉。惠山古鎮眾多祠堂中,華孝子祠、至德祠、尤文簡公祠、錢武肅王祠、淮湘昭忠祠、留耕草堂、顧洞陽祠、王武愍公祠、陸宣公祠、楊藕芳祠等10座祠堂為全國文物保護重點祠堂建築。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這些祠堂大都是紀念祭祀歷史上的名人,遠至戰國唐宋元明清,近至現代,許多名人都在此留下業績和足跡,如范仲淹、周敦頤、李綱、朱熹、陸贄、倪瓚等等,他們有的本身就是無錫籍,有的雖然不是無錫籍,但他們的後裔移居無錫後為先祖修建了祠堂。現代無錫籍的名人也很多,榮毅仁、陸定一、錢鍾書、榮德生等等,而錢鍾書夫人楊絳,就是出自惠山古鎮的楊藕芳家族。

遊走在長街深巷中的名人祠堂,高堂深院中追尋著他們的歷史足跡,感懷他們為國為民的風貌情操,沉醉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海洋之中,那些曾經那麼遙遠的人物,現在竟然離我們如此之近,斯人已逝,風範長傳。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一座歷史悠久人文厚重的露天曆史博物館

上自新石器時代,下至近現代,惠山古鎮文化遺蹟及歷史性建築比比皆是,並有國家、省級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5處,除了祠堂文化與名人文化,泉茶文化、泥人文化、園林文化、民俗文化都在這裡交融共生,活色生香,惠山古鎮因此獲得無錫露天曆史博物館的美譽。

因其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而歷無錫十大叢林之首的惠山寺, 始建於距今已有一千五百餘年南北朝,自古以來香火旺盛。首先有了惠山寺,惠山鎮的祠堂才圍繞寺廟而發展起來。現在寺廟及附近還保存了完整的唐代聽松石床、唐宋經幢、香花橋、宋代金蓮橋、明代古銀杏、清代御碑等珍貴文物。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惠山多清泉,歷史上有“九龍十三泉”之說。位於惠山寺附近的惠山泉,因泉水無色透明,含礦物質少,水質優良,甘美可口,特別適宜泡茶,茶湯甘冽,被唐朝茶聖陸羽評為“天下第二泉”,宋朝時,惠山泉水一度成為進獻給皇帝的飲用的貢品。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惠山古鎮另一張聞名遐邇的名片,就是入選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泥人工藝品,始於南北朝時期的惠山泥人,取自惠山東北坡山腳下離地面約一公尺以下黑泥所制,其泥質細膩柔軟可塑性佳,適合“捏塑”之用。惠山泥人以其造型飽滿,線條流暢,色彩鮮豔,形態簡練而蜚聲中外,無論是古代民間故事還是現代勞動生活的人物,都被塑造得栩栩如生,尤其是略帶誇張、憨態可掬的“大阿福”形象,以其富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喜感,深受人們的喜愛,精湛的工藝技巧和完美的藝術造型塑造的泥人,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藝術的結晶。現在古鎮上不但有無錫惠山泥人廠,後來又相繼成立了“惠山泥人研究所”以及“惠山泥人博物館’,把這種傳統手工藝發揚光大。惠山泥人以其獨有的藝術風貌,成為深受國內外歡迎的最富有東方神韻的民間藝術。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康熙與乾隆最愛的寄暢園

錫惠名勝區內除了著名的惠山寺外,還有聞名遐邇的寄暢園,始建於明代的寄暢園,園名得自王羲之“取歡仁智樂,寄暢山水陰”,原先的園主為宋代蘇門四學士之一秦觀的後裔,從一座疏野小園出落成冠絕江南的天下名園,數百年來演繹了幾代園主與時代沉浮的命運故事。

寄暢園以“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練的園,古拙的樹,巧妙的景”聞名。以水池為中心,亭橋廊榭繞水而建,園內大樹參天,竹影婆娑,巧妙借景襯托洗練的建築,高超疊石配以精美的理水,在江南園林中別具一格的寄暢園,深得清朝康熙和乾隆皇帝的歡心。康熙和乾隆二帝曾經14次駕臨此園,只要下江南,必到此園,並一再題詩吟誦,足見其眷愛賞識之情。乾隆認為“江南諸名勝,唯惠山秦園最古”,且“愛其幽致”,因此命人繪圖帶回北京,北京頤和園內的諧趣園,圓明園內的雙鶴齋,均以寄暢園為藍本仿造而建,以慰不能時時親近的皇帝對秀美江南園林的渴念之情。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瞎子阿炳與《二月映月》

來到惠山,不能不提天下第二泉與民樂《二泉映月》以及它的作者瞎子阿炳華彥鈞,出身孤苦貧寒,命運多舛的阿炳,以一曲如泣如訴哀傷感人的《二泉映月》,深刻地抒發自己的痛苦身世和感嘆世道的悲涼,令人聽了為之愴然落淚,這首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的不朽樂曲,已成了中國民樂的經典,並獲得世界的讚譽被列入了世界名曲之列。

今天的天下第二泉,依然泉水汩汩,而阿炳早已在貧病交加中去世,唯有那動人心絃的《二月映月》樂曲將永世流傳,令人欣慰的是,阿炳在惠山東麓映山湖畔有了永久的安身之處,他的墓地常有民眾敬獻的鮮花,他的銅像無言地講敘遠久的故事,《二月映月》的樂曲聲,繞山饒水繞時光,永遠纏綿在無錫的歷史中。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最近經國家文物局同意批准,無錫惠山古鎮加入了江南水鄉古鎮聯合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行列中,惠山古鎮走向世界已是指日可待,千年古鎮,留韻悠悠,如同一幅書香濃郁的長卷水墨畫,讓人品之不盡,歎為觀止。

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一日看尽千年的无锡惠山古镇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惠山古鎮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樂途旅遊網與樂途靈感旅行家:夢在遠方的晨依 發佈:2018.03.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