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五四青年節,聽95後老闆分享大學生創業技能

五四青年節,聽95後老闆分享大學生創業技能

近期網上爆出消息,某95後青年老闆說,大學生創業必須要具有“創才力”。

什麼是“創才力”?

“創才力”,是一個三位一體的集合概念,與創造力相互包含,但各有側重。從概念關係來說,“創才力”屬於創造力的具體表現方面之一,特指將自己潛在的,能創造各種“才能”的能力挖掘出來,並將之轉化成為現實“財富”的一種綜合性能力。

“創才力”有兩層含義:一是把自身隱性具備的、能創造出才華橫溢之才/富濟天下之財/國家棟梁之材的才能開發為顯性才能的一種綜合能力;二是再把這種顯性能力發揮出來創造社會價值的一種綜合素質。“創才力”中的“才”,實際上指的是“才、財、材”三個字,而不是僅指“才”字。

五四青年節,聽95後老闆分享大學生創業技能

創造力,包含在“創才力”所具備的各種能力中,屬於“創才力”的一個具體表現方面。對創造力的培養對國家、民族和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尤其是當今中國亟需各種具有創造能力的人才。然而,培養創造力極易受到兩個明顯不利因素的制約。

一是受到人的生理規律影響。有資料顯示,總體來說,人的創造力在10歲之前最盛,18歲之前次之,20歲後驟降為5%左右。二是受到社會習俗、民族傳統以及教育體制等方面影響。特別是,我國教育傳統偏向於採用檢測和考試,來判斷吸收知識和反饋知識的能力,這使得我國民眾的創造力意識相對薄弱。

由此可以得知,在我國,對全民創造力的開發與培養是任重而道遠的。

“創才力”就不一樣了。“創才力”是以個人自我意識的成長為起點,以自我需要的滿足為前提,以個體的主動爭取為基礎的。

五四青年節,聽95後老闆分享大學生創業技能

在中國,18-20歲以前的個人基本上處於長輩的保護下,“創才力”在自身各項能力中佔據的比例很小。隨著個人的成長和獨立,“創才力”潛能就有了發揮的途徑,在個體的各種能力中佔據相當大的比重。古今中外各行各業中大成就者,他們的能力也不是天生的,絕大多數是後天開發得來。但問題在於,“創才力”沒有引起社會的重視。

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中,務必要重視起對自己“創才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具備更多的才能,然後將其轉化為可見的財富,把企業做大做強。

延伸閱讀:

大學生創業者除了需要有“創才力”之外,還要有發揮“創才力”的土壤。崑崙VR產業谷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可以為創業者提供合適的空間。產業谷是制度性、智能化的服務園區,為企業創造有利於存活及發展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創業的風險,讓創業者沒有後顧之憂,安心投入到事業中去。

五四青年節,聽95後老闆分享大學生創業技能

五四青年節,聽95後老闆分享大學生創業技能

五四青年節,聽95後老闆分享大學生創業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