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小米過於依賴低端機型,恐危及長遠發展

隨著小米的上市進程,小米開始披露更清晰的財務數據,一季度的業績就顯示其高度依賴低端機型,這種狀況顯然不利於它的長遠發展,也不利於它提升估值。

小米過於依賴低端機型,恐危及長遠發展

過於依賴低端機型

據其公佈的數據顯示,入門機型(799元以下)銷量為1106.9萬部,中端機型(800-1299元)銷量為1099.1萬部,1299元以下的手機佔其一季度出貨量2841萬的77.6%。在一些市調機構看來,1500元以下的手機都被視為中低端手機,小米的中低端手機銷量佔比顯然過高,2017年其手機均價只有880元左右。

這份業績同時顯示,手機業務為其貢獻了67.5%的收入,可見手機業務依然是它的主要收入來源;而紅米品牌貢獻的營收佔其手機業務的收入比例高達61.5%,中高端手機貢獻的營收比例過低,這不利於它提升利潤率,難怪小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雷軍高調宣傳其硬件業務淨利潤率不超過5%。事實上,即使是當前利潤最高的國產手機品牌華為的淨利潤率也難以達到5%,華為手機的均價估計是小米的兩倍以上。

小米依賴低端機型與它缺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關,小米所採取的經營模式是輕資產運營模式,除了中高端機型由自己負責設計之外,手機的設計、製造主要交由代工廠如富士康、英業達等負責,小米自己主要負責營銷、渠道等,缺乏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導致它被迫在中低端市場依靠性價比來獲取市場份額。

相比之下,華為手機則擁有自己的手機芯片,其手機芯片在技術方面已與手機芯片老大高通比肩,近年來華為持續投入巨資研發自己的技術,這兩年在拍攝方面也獲得了進展,AI拍攝、三攝等拍攝技術在業界領先,這成為華為持續在高端手機市場取得成功的關鍵。

現狀或危及小米長遠發展

小米當前這種經營模式其實頗為類似PC行業強企ACER,ACER主要負責營銷、渠道、品牌等,而組裝製造則交給代工廠,十幾年的努力讓它一度躋身全球PC市場份額前五名,然而即使在它最高峰的時候淨利潤率依然過低,隨著PC市場陷入衰退ACER迅速在PC市場敗落。

小米當前過於依賴中低端手機當然讓人擔心它的前景。小米的手機業務自2017年以來雖然取得了復興,然而在國內市場其依然落後於華為、OPPO、vivo,顯示出它這種過於依賴中低端手機的存在的危險;在海外市場,華為也已迅速跟進,推出高性價比的中低端手機與小米競爭,然而在中高端市場小米卻難以與華為競爭,小米手機在海外市場會否重蹈國內市場的覆轍值得思考。

小米一再強調自己的互聯網企業,然而一季度的業績顯示互聯網業務佔其營收的比例在10%以下,這不免讓各方對它自己定位為互聯網企業產生較大的疑問。其實即使是曾被小米作為學習目標的蘋果,如今App Store為蘋果提供的收入佔比也近20%,單獨以互聯網業務營收來看蘋果甚至可以躋身全球互聯網行業前十,小米當前互聯網收入佔比過低的局面必然會對它的估值產生不利影響。

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手機業務持續高速增長,不過由於小米在海外市場其MIUI系統難以發揮作用,需要遵從谷歌GMS認證的要求大量植入谷歌的應用,甚至近期小米更開始採用原生的Android GO系統,小米手機在海外市場的高速增長能為它帶來多少互聯網服務收入顯然是一個問題。

具有性價比優勢的紅米品牌推動了小米的興起,然而直至目前其都未能擺脫對中低端手機的依賴,這樣的局面是非常不利於它的長遠發展的,但願這一切在它上市獲得了鉅額融資後解決這種局面才能為它帶來更光明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