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當大家還在熱火朝天搶上影節影票的時候,上週末同樣有一部戛納爆款——

《燃燒》出其不意地來了。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影片在上個月的戛納電影節出盡風頭,得到外媒一致認可。

展映後拿下場刊歷史最高評分3.8分(滿分4分),刷新了2016年《託尼·厄德曼》創造的3.7分最高紀錄。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諸如Indiewire、《衛報》、《綜藝》等專業媒體紛紛獻上四星以上的高分,甚至放出狠話:如果這部影片不拿獎,那麼評委們都瞎了。

但評委們的心思你可不要亂猜。

在最後的評獎中,《燃燒》只拿到了一個國際影評人協會的費比西獎

雖然在主競賽單元上顆粒無收,但從征戰戛納所獲得的驚人口碑來看,《燃燒》已然獲得證明自己的力量和價值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而這已經是導演李滄東第四次在三大國際電影節上錯失大獎了。

從1997年的《綠魚》再到今年的《燃燒》,李滄東導演的作品只有區區6部,但翻開他的執導履歷,你一定會被他有如開掛的經歷嚇到。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處女作《綠魚》斬獲本土各大電影節大獎,第二部作品《薄荷糖》直接入圍當年戛納導演雙週單元。

《綠洲》更讓他獲得第59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特別導演獎,從那之後他便成了戛納的常客。

2007年的《密陽》雖然憾失金棕櫚獎,但卻助力全度妍成為韓國史上第一個戛納影后。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三年後的《詩》與前作同樣命運,不過好在拿到了戛納最佳編劇以及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李滄東的電影有一股魔力。

作家出身的他,你能在他的影像中看到更多的詩意與人文。他把美學情懷與現實社會、底層人民的衝突結合起來,用極具個人特色的影像記錄下這部分群體的訴求與吶喊。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雖然每部作品都有著不同的主題,但人始終是放在第一位的。

人是一切行動的主體,事物誕生與隕落的根源。

所有存在於他故事中的角色,都無比豐滿地具有自我意識,而當這種強烈的訴求無法與現實社會達成一致時,不可避免地這些個體們便被時代洪流所吞噬。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而這次的最新作《燃燒》則是他沉寂八年之久的大作

他想藉由它去展示當下年輕人的生存狀態,像是他們的

憤怒、困頓和無助感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這些積壓許久的情緒在影片裡全部爆發燃燒了,以一種超脫於現實的細膩表達,給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迷人觀影體驗。

好像什麼都說了,卻又好像什麼都沒說。

這大概是看完《燃燒》最直觀的感受了吧。

而這種感覺,就跟兩年前看完《哭聲》所發出的感慨類似。

《燃燒》和《哭聲》的攝影正是同一個人,難怪整體的畫面構圖依舊貫穿著迷霧般的神秘。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影片主體改編自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其中融入了威廉·福克納的短篇小說《燒馬棚》

的部分情節,同時導演對其進行更深入的解讀,衍生出了更多謎團。

男主角鍾秀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社會青年,他剛結束學業服完兵役。

此時的他處於人生的迷茫階段,做著搬貨的兼職,但卻幻想著成為一名小說家。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在一次送貨的過程中,他遇到了童年玩伴惠美。

鍾秀其實對她並沒有多大印象,但熱情似火的惠美卻主動進入了他的世界。

兩人約了一次飯,在飯桌上,惠美先是表演了吃橘子的啞劇。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面對一臉疑惑的鐘秀,惠美是這樣說的。

不要想著有橘子,只要忘了沒有橘子就行了。重要的是真的想吃,那樣就會生出口水,就會覺得好吃。

從這裡開始,影片的隱喻便層出不窮。

緊接著她吐露自己正在計劃一次非洲旅行,為的是能見識到真正“great hunger”的人。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她瞭解到這個世界上存在兩種飢餓的人

一種是“little hunger”,因為吃不飽而飢餓的人,他們每天擔憂的是能不能吃飽飯活下來。

另一種便是“great hunger”,是精神上的飢餓,他們苦苦追尋生活意義以此來填飽自己的空虛。

她對後者有著無比的好奇和嚮往,決定用一種酷的方式去觸及他們。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在旅行的這段時間裡,她希望鍾秀能幫她照顧家裡養的一隻叫做Boil的貓。

但奇怪的是,鍾秀在惠美的家裡卻沒有看到貓。

鍾秀試探性地反問她,我難道不是來餵養想象中的貓嗎?

惠美用吃橘子的理論反駁回去,隨即兩人在公寓裡發生了關係。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這段床戲似乎有點突兀,但此刻的兩人卻是那麼地相似。

惠美跟家人斷了聯繫,沒有錢,沒有朋友,“是比表面上更寂寞的人”。

而鍾秀在退伍後沒有其他出路,只能做做體力活,做著觸不可及的作家夢,生活漸漸越無力。

這兩個物質匱乏,處於極度孤獨的人,此刻彷彿就是對方的救命稻草,需要通過一次荷爾蒙的釋放來燃燒自己。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之後的日子平平淡淡,鍾秀時不時會來到惠美家喂貓,但從始至終貓卻從來沒出現過,只有排洩物似乎在證明它的存在。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這樣的生活持續到惠美回來了,而跟她一起的,還有一位叫做ben的年輕男子。

這個很有錢,像謎一樣的男人迅速俘獲了惠美的芳心。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在一次聚會上,ben帶了惠美和鍾秀去見了自己的朋友。

燈紅酒綠下,惠美興高采烈地講述自己的非洲見聞,手舞足蹈地演示著“hunger”理論。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也許她以為能和ben搭乘同個航班,能與ben的朋友們一起坐下來喝酒聊天,自己便能和她們處於同個位置。

殊不知所有人都在看她的笑話,鏡頭掃過,她們的眼神帶著鄙夷、嫌棄

而ben雖然全程優雅微笑,但還是被鍾秀看到打了一個哈欠。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反觀鍾秀,從走入聒噪嘈雜的酒吧開始,他就表現得無所適從與格格不入。

大概他從心底明白,自己與她們有著不可逾越的階級壁壘。

導演用影像不動聲色地把尷尬扔給了觀眾,令人唏噓不已。

有一天ben帶著惠美來到了鍾秀的家裡,這裡也是惠美從小長大的地方。

三人一起吸食大麻,此時夕陽的餘暉映襯著遠處的村莊,散發著迷人的色彩。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惠美突然脫掉上衣,坦胸露乳,揮舞著雙手在夕陽中翩翩起舞。

這段極富有詩意的表演堪稱神來之筆,被外媒譽為年度最美裸戲

昏暗的光線下,人物成了突出的剪影。你幾乎看不到色情的成分,只會陶醉在惠美的灑脫與自信中。

用雙手比出的鳥,是她內心的外化。

也許此刻她正在燃燒,她試圖跳脫原本的生活,燃燒著自己對生活的熱情

她似乎想到了自己說過的話,跳著跳著就哭了。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要是能和落日晚霞一樣,跟著地平線一起消失,就像從未存在過那樣的消失該多好。

而惠美真的從那天以後就消失了,沒有人知道她去了哪裡。

影片到此便有了濃厚的懸疑氣息,導演用一種亦真亦幻的手法,給我們打造了一個很大很大的想象空間。

在那次夕陽下的聚會中,ben還告訴了鍾秀自己有一個特殊的癖好——燒塑料棚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原著是倉房,但為了貼合韓國本土國情,在這裡改成了塑料棚。

每隔兩個月左右他就會挑一個塑料大棚下手,澆上油,點上火,十分鐘就全部化為灰燼。

因為在他看來,儘管這是犯罪,但隨處可見的塑料棚並沒有什麼用,警察也不會去在意。

它們唯一的命運便是在等待自己去燒。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在燃燒的過程中,自己能感受到心臟的跳動奏出貝斯的聲響。

而這一次他選定的目標,就在鍾秀家附近。

這番話令鍾秀惶恐不安,他開始認真觀察附近的塑料大棚,著魔一般搜尋著燃燒的痕跡。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但和惠美的神秘消失一樣,這個已經被燒掉的大棚似乎也是個謎。

ben到底與惠美的失蹤有沒有關係呢?

ben燒的只是大棚嗎?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電影用了許多或肯定或否定的意象來營造謎團,尤其是看不見的貓和是否存在的水井,你始終無法在畫面中得到具體的答案。

於是我們只好跟隨著鍾秀,從他的角度來追尋這場真相。

他與ben之間的矛盾,並不單單只是情敵關係,還有一種階級的對立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他愛惠美,卻沒有足夠的勇氣要給她幸福。也只有在她不在身旁的時候,才敢賭氣地和ben說自己愛她。

來自上流社會的ben,永遠不用為生存擔憂,每天過著像玩一樣的生活。

這種居高臨下的身世,讓他把自己當做了社會規則的執行者,並由此感到興奮,以此來填補精神上的飢餓。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所以當鍾秀和ben一起的時候,他永遠表現得那麼無所適從和不安。

如果說富人們需要用燒塑料棚的方式來尋求生命的樂趣,那麼作為底層人民的群眾,又該用什麼方法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呢?

在小說《燒馬棚》中,男孩沙多里斯有一個喜歡用暴力解決一切矛盾的父親。但凡與僱主們有著不可協調的矛盾,這個父親便會用燒掉對方馬棚的方式來報復。

可男孩並不認可這種做法,為了阻止父親,他不僅跑去報信,還主動離開家,去向不明。

這樣的境遇與鍾秀相似,鍾秀有著一個惹事、正處於判刑期的父親。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他在尋找被燒過的塑料棚時,也曾打算自己燒掉一個。

也許他也想探索,燒掉塑料棚到底能產生怎樣的快感?

不過沒一會他就懦弱地撲滅了。

他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所以他不敢逾越雷池去做這個事情。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但在無可出逃的困境面前,隨著惠美的消失,這一根救命稻草也沒了。

焦躁與憤怒驅使著他孤注一擲地追逐自己認為的真相。

他用了一種決然的方式去燃燒自我,也許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從這個無解的謎題中走出來。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我們在這部片子裡看到的越多,反而會越不確定自己到底在看什麼。

這是因為影片很多元素都具有一種

符號化和不確定性

它們反覆填充著我們想象之中的空白,並不斷拋給我們疑團——結局到底是什麼?這場荒誕的行為背後又是什麼?

甚至你有沒有想過,發生的這一切到底有多少是出自鍾秀的調查?又有多少是來源於他的想象,他的小說場景?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總之這個表面看似波瀾不驚的故事,下面卻暗流湧動。

李滄東的改編讓村上春樹只有8000多字的小說活了過來,並把他那種特有的孤獨感用準確的鏡頭語言還原了出來。

相比春樹此前被翻拍的其他作品,這一部真的好太多了。

最後,影片中的三個演員也不得不提。

鍾秀的扮演者劉亞仁,年紀輕輕便奉獻出了眾多優質作品。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2015年他在《思悼》中與老戲骨宋康昊互飆演技,竟絲毫不遜色,拿下青龍獎影帝,成為韓國第一個拿下青龍影帝的85後

這一次他的表演更是令人驚豔。

相比此前飾演的或跋扈或囂張或邪惡的人設,這次他所扮演的鐘秀是個喪到家的邊緣青年。

他圍觀了兩次父親的審判,眼睜睜看著父親入獄;十年沒見的母親來找自己,結果明裡暗裡開口要錢;以為自己遇到了愛情,卻沒想被他人毀滅;種種的不堪成了點燃鍾秀憤怒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既然憤怒無解,不如一把燒成灰燼,再次強化了這種無法逆襲的階級差異感和絕望感。

ben的扮演者史蒂文·元大家應該也很熟悉,最具代表性的一個角色非《行屍走肉》裡的格倫莫屬了。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他所扮演的富二代ben渾身上下透著一股詭異與神秘。

出身高貴的他認為什麼東西都很有趣,就像燒塑料棚只為了獲取快感。

而惠美的扮演者則是從海選中走出來的新人全鍾瑞,這是她的第一部作品。

這部戛納爆款,沒有辜負影迷的期待!

她的表演自然,演出了那種模稜兩可的孤獨感,令人心疼。

無論如何,《燃燒》都稱得上今年最讓人驚喜的韓影,而這樣的作品,可遇不可求,盡情去欣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