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愛因斯坦私人日記出版,對中國人的評價可能引起你的不適

愛因斯坦私人日記出版,對中國人的評價可能引起你的不適

愛因斯坦無疑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

愛因斯坦以其科學才華和人道主義精神著稱,他的相對論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時空觀,但現在,我不知道還能不能用相對論來解釋愛因斯坦早期的某些觀點和他後期的改變。

普林斯頓大學最近出版了愛因斯坦的私人旅行日記《愛因斯坦的遊記:遠東、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19 -1923》,這些遊記是他1922年10月到1923年3月之間寫的,記錄了他在亞洲和中東的經歷,揭示了他早期的種族主義和仇外觀點。

愛因斯坦這次旅行是從西班牙到中東,然後經過斯里蘭卡(當時叫錫蘭)到了中國和日本。

愛因斯坦到達埃及東北部的塞得港後,面對著的是“一個個陰沉的黎凡特人……彷彿從地獄噴湧而出”,到他們的船上兜售百貨。

愛因斯坦私人日記出版,對中國人的評價可能引起你的不適

愛因斯坦描述自己在錫蘭科倫坡的生活,說那裡的人“生活在巨大的汙穢和惡臭中,幾乎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需要。”

不過愛因斯坦把最尖酸刻薄的話留給了中國人民,他全面消極地把中國人概括為“勤勞、骯髒、愚鈍的人”,“中國人吃東西時不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歐洲人剛在叢林中方便完畢時一樣蹲在地上”,形容中國的孩子“愚鈍、了無生氣”,並稱中國人“繁衍能力”驚人,“如果這些中國人取代了所有其他種族,將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僅僅想到這一點,對於像我們這樣的人來說都會感到難以言喻的沮喪”。在其它文章中,愛因斯坦稱中國是“一個奇怪的畜群般( herd-like)的民族”,“更像機器人而不是人”,中國男人和女人之間“沒有什麼區別”,他不明白中國女人有何種“致命的誘惑力”,竟然能讓男人“沒有控制自己的能力”而繁衍出這麼多後代。

愛因斯坦私人日記出版,對中國人的評價可能引起你的不適

相比之下,愛因斯坦對日本人的看法更為積極,“日本人不張揚,體面,非常有吸引力”,“純粹的靈魂在人民中無處不在,人們不得不熱愛和欣賞這個國家”,但“這個國家的智力需求似乎比他們的藝術天賦更弱?”

愛因斯坦後來在美國倡導民權,1946年他在賓夕法尼亞州林肯大學的一次演講中稱種族隔離是“白人的弊病”,很難理解他日記裡充滿的這些直覺和個人見解。雖然這些話是在他看到種族主義在美國和德國導致了什麼樣的後果之前寫的,但日記的出版還是讓很多美國人感到不安,認為在當今世界排外情緒日漸盛行的背景下,很可能會玷汙愛因斯坦的名聲。

愛因斯坦旅行日記的編輯羅森克蘭茨說,即使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人物都帶有偏見,有時難以認清自己,該書中很多言辭可能會讓讀者感到不適,尤其是愛因斯坦針對中國人的說法,更是對中國人民的大大冒犯,與他“偉大的人道主義代表”形象大相徑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