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藥能治病,亦可傳情,這些中藥名字有沒有哪個驚豔到了你

藥能治病,亦可傳情,這些中藥名字有沒有哪個驚豔到了你

爺爺是個老中醫,記得自己小時候,沒事的時候,爺爺教中藥的口訣,自己在那搖頭晃腦地背誦:“人參味甘,大補元氣,止渴生津,調營養衛;黃芪性溫,收汗固表,託瘡生肌,氣虛莫少……

那時候也不懂藥理,只圖個好玩,現在偶然再去看那些中藥名,才發現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拍案叫絕。

比如,中藥“夜明砂”,這麼美的名字,其實是蝙蝠類動物的乾燥糞便,“望月砂”則是兔類動物的乾燥糞便。

蝙蝠夜間活動,傳說月宮中有玉兔,且兩味藥都能治眼疾,如此起藥名,寓意太美妙了。

再說兩味中藥,一個叫“人中白”,一個叫“人中黃”。

如果只見藥單上寫著這兩味藥,很多人可能不會在意,但要知道是什麼原料,估計會大跌眼鏡。

“人中白”,是健康人的尿自然沉澱的固體物,“人中黃”更厲害,是甘草末在人糞坑中浸漬一定時間後的製成品。

如果直接寫出來,估計別說吃藥,只會噁心嘔吐,但古人用智慧巧妙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名字起得好。

正因為中藥名這麼美,自古以來一再被引用,成為人們情感交流的媒介。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有這麼一句話:“相贈以芍藥,相招以文無”。

藥能治病,亦可傳情,這些中藥名字有沒有哪個驚豔到了你

芍藥別名“江蘺”,諧音“將離”,中國人感情含蓄,凡事講究個委婉,分手不便直言,便送一支芍藥花,很風雅。

“文無”別名“當歸”,取其盼歸之意,比如妻子思念丈夫,便寄去一片當歸表達心意,意思是你趕緊回來吧,想你了。

分手的時候給你一隻芍藥,招你回來的時候寄去一片當歸,不是讓你吃藥,是傳情。

再如我們熟知的“豆寇不消心頭恨,丁香空結雨中愁”,“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玉竹青蒼塵不染,山茶花笑夕陽紅”,“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詩句。

豆寇、丁香、芍藥、玉竹、山茶、茱萸等中草藥名,無不給這些或喜或悲或憐或愁的古詩句增添了透骨的神韻。

正如錢謙益有詩,說得好:“相思難避如逃瘧

,一味文無是良藥”。

《西遊記》大家都看過,在第三十六回,吳承恩寫了一首唐僧抒發情懷的詩:

自從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

路上相逢三稜子,途中催趲馬兜鈴

尋坡轉澗求荊芥,邁嶺登山拜茯苓

防己一身如竹瀝茴香何日拜朝廷?

裡面有九味中藥,藥的功能與詩的內容無關,取的是名字。

益智”指的是唐僧受唐王之命赴西天大雷音寺取經矢志不渝的信念。

王不留行”指的是唐太宗排駕親自為御弟三藏餞行,並與眾官送出長安關外。

三稜子”指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這三個徒弟。

馬兜鈴”指的是唐僧師徒與小白龍馬一起匆匆趕路的形象。

“荊芥”指的真經,“茯苓”指西天如來佛祖;“防己”“竹瀝”意為新採的竹莖,經火炙後瀝出的澄清汁液,指唐僧心地清淨、一塵不染的虔誠信念。

茴香”諧音回鄉,指的取經成功返回唐朝。

藥能治病,亦可傳情,這些中藥名字有沒有哪個驚豔到了你

吳承恩選擇了能表達小說內容的幾味中藥,展現了《西遊記》的整個情節,中藥名稱和全詩渾然一體,觀者叫絕。

明代文學家馮夢龍曾用中藥名寫過一首《桂枝兒》的情書:

你說我負了心,無憑枳實。激得我蹬穿了地骨皮,願對威靈仙發下盟誓。

細辛將奴想,厚朴你自知,莫把我情書也當破故紙。想人參最是離別恨,只為甘草口甜甜的哄到如今,黃連心苦苦地為伊擔心,白芷兒寫不盡離別意。囑咐使君子切莫作負恩人。你果是半夏當歸也,我願對著天南星徹夜地等。

此《情書》共用了14個藥名,情趣盎然。

藥能治病,亦可傳情,這些中藥名字有沒有哪個驚豔到了你

還有很多用中藥寫成的情詩,因為太長,就不一一舉例了。

咱們再說幾個有意思的。

《倚天屠龍記》第十二回裡,胡青牛開給張無忌一味藥方:

“我開張救命的藥方給你,用當歸、遠志、生地、獨活、防風五味藥,二更時以穿山甲為引,急服。”

張無忌先覺得這個藥方與藥理全不相符,但不久就領悟到“莫非他說當歸,乃是‘該當歸去’之意?”想到“當歸”或是“該當歸去”之意。

跟著便想:“遠志”是叫我“志在遠方”、“高飛遠走”、“生地”和“獨活”的意思明白不過,自是說如此方有生路,方能獨活,那“防風”呢?嗯,是說“須防走漏風聲”。

又說“二更時以穿山甲為引,急服”,“穿山甲”,那是叫我穿山逃走,不可經由谷中大路而行,而且須二更時急走。

用中藥名作暗語,指路救人,好在張無忌聰明,明白了胡青牛的意思。

前些日子,在網上看過一有趣故事,一人在“知乎”上曬了自己的名字,說自己出生的那天剛好下起了大雪。

他的父親希望孩子像瑞雪一樣潔白無瑕,加之與冬天有緣,就叫“秋石”吧。

秋石剛好是一味中藥,名字聽起來更是意境優美,直到有一群網友來湊熱鬧,調侃“秋石”這名字,此人恍然大悟,也被鬧得哭笑不得。

藥能治病,亦可傳情,這些中藥名字有沒有哪個驚豔到了你

在古代,秋石是一種從童男童女尿液中萃取提煉的春藥,所以這位秋石兄,多了很多別稱:“春藥”、“尿石”。

秋石老爸估計沒想到這一層,名字不僅要好聽,寓意更重要,熱播的“仙劍三”裡,男女主角的名字基本上引用清一色的中藥名:景天、雪見、龍葵、紫萱、徐長卿……古色古香,很有韻味。

以中藥為材的創意,還有更妙的,東莞市曾舉辦過一次廣告大賽,獲得自由創作類金獎的是下面一幅作品——當歸。

藥能治病,亦可傳情,這些中藥名字有沒有哪個驚豔到了你

何時當歸?一味中藥,期盼海峽兩岸團聚,太有內涵了。

畢業這麼多年,可能很多人還記得母校的畢業致辭,咱們看看2016年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半夏不留行,天冬自當歸”。

用了半夏王不留行天冬當歸四種中藥,深情地祝福學子:夏天大家充滿希望地離開校園,就不挽留了,等遇到“寒冬”了,隨時歡迎大家回來。

寥寥四味中藥,憶青蔥歲月,讓人熱淚盈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