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不抱怨,拯救你的親密關係

不抱怨,拯救你的親密關係

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能有步驟地改善他們的親密關係嗎?當然可以!很多情況下要先從自身做起。

親密關係更需要的是合作而非抱怨

當墜入愛河的時候,你或許會戴著玫瑰色的眼鏡觀察你的愛人。隨著時間的推移,眼鏡會漸漸褪色,愛人的形象也會更加清晰,你也將逐步發現對方不明顯或並不重要的缺點。

完美無缺的關係只會存在於浪漫主義作家的文章或幻想中,原因在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異質和缺點。隨著時間的推移,每個人都會逐步發現對方的缺點,對他(她)的感覺也會產生變化。如何面對和處理這些變化,將會對你們之間的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親密關係則更加複雜,其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如何通過避免不必要的抱怨而減少問題的複雜性。在這一章中,我將向大家列舉避免抱怨的13種方法,以及夫妻間長期保持良好關係的14種典型特徵。

破壞親密關係的13種致命方式

午夜時分,一隻渡鴉出現在你的門口,你請它進來和你聊天。然後你說,你是英國著名詩人埃德加·艾倫·波的崇拜者。

渡鴉和你聊得很投機。它說:“我知道嚴重破壞人際關係的13種方法,如果你成功掌握這些方法,那麼你就會讓對方確信,破壞你們之間關係的因素完全出在他(她)的身上。”當渡鴉講到這兒的時候,你覺得自己真的不想學習這些技巧,但同時認為,知道如何避免破壞人際關係的方法還是比較明智的。於是,你繼續聽渡鴉講話。

渡鴉告訴你應該遵循抱怨的規則。你可以通過爭奪權力,怠慢別人,提出不現實的要求,甚至故意表現得悶悶不樂、一言不發,以此破壞朋友間的友情和友誼及情侶間的性趣等方式來表達你對他人的不滿。因為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所以你很容易找到抱怨別人的理由。你會大力發掘你專挑別人缺點的“天分”,把一些小事湊在一起用以抱怨他人。如果你這樣做,那麼你肯定會經常抱怨別人,從而使事情變得更加複雜。渡鴉接著說:“13是一個不吉利的數字,下面的13種陋習將會嚴重破壞你們的關係。”

充當審判官

認為自己是完美的,沒有任何缺點和錯誤。作為一個完美的人,你能夠對他人的行為作出評價。除此之外,誰更有資格?因為你是最好的。當事情出錯時,你可以信心百倍地責備他人。這種行為會激怒你的同事。按照這種說法,需要改變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同事。

亂髮脾氣

當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時就亂髮脾氣,直到確信你的同事已經為今天的事感到懊悔為止。當遇到反駁時,你就說一些諸如“行了,行了,你勝利了,我放棄了!”之類的“軟”話。通過這些“軟”話,你表達了自己的抱怨情緒—你的同事因沒有完全接受你的觀點將受到抱怨。然後,你再就該事情繼續對其狂轟濫炸。

在這種過度抱怨的例子中,你不允許有任何違背自己意志的事情發生。你會說一些諸如“荒唐”、“愚蠢”或“你和你父親(母親)太像了”之類的話來表達你的不滿。就算同事舉手投降也千萬不要停止發脾氣。你還要把以前的事都搬出來,繼續抱怨對方,直到雙方都筋疲力盡為止。

把問題抽象化

把問題抽象化不僅能使我們更有效地進行思考,而且會把事情變得更模糊,令人很難捉摸。例如,當你說:“我想要你哄我開心”時,對方就很難理解你的真正動機。

為了讓抱怨起作用,就要防止把事情具體化。例如,當你向對方提出“我想要你哄我開心”的要求時,對方就很難掌握分寸。因此,當你感到不開心時,你就可以冠冕堂皇地責備對方。讓對方明白只有首先做其他的事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同時完全拋棄只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帶來快樂的思想。

抽象的、不具體的要求會使對方感到無所適從,因為要滿足他人模糊和不確定的要求幾乎是不可能的,特別是當規則時常發生變化的時候。對方很快就會發現無論他做什麼都不能滿足你的要求,於是,對方反過來就有了抱怨你的理由。

言過其實

人們經常用一些程度副詞來表達自己的不滿。例如:“你總是不理睬我。”“你將永遠不會成功。”這些抱怨性的語句很容易激怒他人。因此,他(她)有可能提醒你說,這些言過其實的話是不對的。然後,你卻可能冠冕堂皇地說:“你根本就不知道我在說什麼。”

堅持錯覺

錯覺是一種你認為正確但其實是錯誤的想法。以下是兩種錯覺陷阱:(1)頑固堅持“如果你愛我,你就要……”式的錯覺。例如,你對自己的愛人說:“如果你愛我,你就要為我做––––––(空格由你填)”。這種隨時改變要求的做法將會使對方不知所措。(2)盲目地認為對方有某種魔力,如“你應該知道我想要的”等等。這種錯覺可以理解為“是你犯的錯誤導致我不開心”或“你真笨,竟然不知道我想要什麼”等。以上兩種陷阱將會使對方陷入感情漩渦,並對你產生極壞的印象。

想要堅持你的錯覺,就不要介意由它產生的消極影響。相反,你應該把它歸咎於命運的錯誤安排、一個不合作的同事或生活中的一次重大挫折等。

利用內疚感

一個人內疚時會感到脆弱而且很容易順從別人,因此,你會抓住每一次類似的機會,說一些諸如“你沒有履行你的諾言,我怎麼能再相信你呢?”之類的話。你也可能扮演受委屈的角色,說“看看我為你所做的一切,你太不領情了”。這種間接抱怨對方的話會增加對方的內疚感。

抓住關鍵因素

用能夠影響對方決策的關鍵因素來刺激對方。例如,因對方沒能給你安全感而批評他(她)的缺點或弱點;因對方身體上的欠缺而抱怨甚至糾纏對方;公開抱怨對方的愛好和習慣,稱其為“微不足道的事情”;誹謗對方最親近的人;說對方找了一個下賤的情婦或抱怨對方的品味低下等。

恐嚇對方

運用情感工具恐嚇對方。例如:威脅對方說,如果你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就會做一些過激的事情;說你會離家出走、和對方離婚、當眾訴苦等。如果你運用這種策略,那麼等待你的將是數小時的爭吵和衝突。

鍛鍊你的操縱能力

運用高壓、哭訴和脅迫等手段迫使他人感到他們應該受到抱怨,並最終服從你的意志。然後開始扮演操縱他人的角色。甜蜜地宣佈你是唯一在乎他(她)的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她)的利益。因為這個原因,你的朋友應該給你所要的一切。實際上你是在為自己的利益著想。但是你否認這一點。畢竟,誰願意承認自己是那位一絲不掛的皇帝呢?

沉溺於愛情陷阱中

扮演一個沉溺於愛情中的角色:向愛人表達自己執著的愛;表達自己不甘忍受寂寞的心情;要求永遠得到對方的關注;隨時隨地陪伴你的伴侶,甚至在浴室裡;因未能受到愛人足夠的重視而抱怨對方。

處於離不開自己愛人的狀態,希望得到對方足夠的重視。當遭到愛人拒絕時,你就會感到沒有安全感,並確信別人會把他搶走,自己將一無所有。因此,你就想盡辦法時刻伴隨在你伴侶的左右。如果堅持不懈地遵循這種策略,那麼你將把夫妻的共同生活變成監獄式的生活。

迴避現實

在上述10種策略基礎上,讓抱怨的遊戲繼續。你經常對愛人說,你們的關係終究會得到改善,這樣他(她)將不會有可乘之機。你暗示對方如果能更加寬恕和理解自己的難處,形勢將會好轉。當然,如果你繼續堅持操縱和威脅對方,那麼他們是永遠不會理解你的。

控制策略

扮演一個管理者的角色,就像父母一樣細心地管理你們的關係。在夫妻關係上,你總是為自己的地位強辯到底;在生活上遇到重大問題時,你總是希望對方聽從你的指示,從而把夫妻生活變成了教養院式的生活。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期望和方式生活,按照自己的規則證明自己控制兩人關係的做法是正當的,當愛人有缺點時就開始抱怨對方。

抱怨、將問題擴大化、辯護

“13”這個數字總是和厄運聯繫在一起。因此,有第13種手段的存在就很正常了。渡鴉說,最後一種方法就是抱怨、將問題擴大化和辯護。實施這種手段,你把所有能記起的事情都抖出來用以抱怨對方。你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對方處於防禦狀態,當他(她)反擊時,你就向他們證明自己最初的抱怨是正當的,並把衝突提升到新的高度。

你隨時都可以挑起事端:他(她)來的時間比預想的晚了,你發現水槽裡還有沒洗過的盤子,孩子考試的成績不理想,總是把以前所有不愉快的事情都抖出來,等等。如果你擁有出色的口才,或許能夠壓住對方的怒火,使其只能無條件地低聲抱怨或小聲嘀咕。如果對方通過抱怨你的缺點而成功地轉移了話題,那麼你將有其他的機會為自己辯護。那麼遊戲會繼續進行,直到對方氣憤地離開為止。

最後給你一個忠告:不一定只侷限於上述13種關係所運用的手段,你還可能運用一些更加高明的手法在愛人面前顯示自己在各個方面的優秀才能。你能夠擺脫敵對的和失去控制的大喊大叫的混亂狀態,並把其轉變成為一種適當的、富有同情心、祥和而且樂觀的氛圍。這種手法會把對方弄糊塗,混淆他(她)在愛情上的方向感,使其產生矛盾的心理並感到緊張不安。

14種遠離抱怨的積極特徵

下面,我們將討論如何遠離抱怨的遊戲,建立一種穩固、持久的親密關係。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讓我們共同瀏覽一下能夠締造這種親密關係的14種積極的特徵吧。這些積極的特徵會使你遠離抱怨的困擾。

真正相愛的夫妻會真誠地進行溝通,他們彼此相愛、互相關心、互相尊重。下面將要介紹的14種特徵是打造這種親密關係的重要因素。

喜歡對方

對方是你想接近的那種人嗎?你喜歡和對方共同分享類似的經歷嗎?你們在一起很放鬆很快樂嗎?你們在一起時有說有笑嗎?你們對彼此都感興趣嗎?如果你沒有可能再和對方發生性關係了,你還願意繼續和對方保持這種特殊朋友的關係嗎?如果你對以上問題的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就說明你很喜歡對方。

不幸的是,在確定關係之後,很多夫婦都會受到日常事務、個人義務和個人追求的影響。一些人認為,個人的工作和追求會佔用夫妻在一起的時間。他們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從日常事務中解脫出來,為夫妻兩人提供更多在一起的時間。

如果你喜歡對方,你就會絞盡腦汁地為自己創造更多和對方在一起的機會。如果你這樣做了,你將會擁有更多愉快的時光,同時也會減少夫妻間的爭吵。

信任對方

當你信任對方時,你就會覺得他們是可信賴的,願意和他(她)說一些心裡話。你理解對方在一些重要事情上的觀點。更重要的是,當你面臨挑戰時,比如發生一些諸如身患重病、車禍、失業、家庭矛盾之類的悲劇時,你相信對方不會離開你,相信你們會長相廝守。

同情心

同情心是指某人能夠從感情上理解別人的感受。這種感情在人際關係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能促使你站在他人的立場上為其著想。如果大多數人都不能相互同情,那麼我們就缺少了相互溝通和保持聯繫的基礎。通過這種“情感溝通”,你就會感受到一種連通性。當你敘述自己的悲慘遭遇時,你能感覺到對方能夠理解你的感受。這種同情心在人們之間架起了一座相互理解的橋樑。

接受是同情心的衍生物,它能夠幫助人們建立良好的社會關係。善於接受別人的人通常會對那些能夠接受自己的人產生好感。然而,你在理解和接受某個人的同時,也會對他(她)的某些行為持堅決反對的意見。因此,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如何區分他的具體行為和總體價值就顯得很難了。

擁有共同的事業

擁有共同事業的夫妻會感到非常幸福。共同的事業是指夫妻間能夠互相支持的基礎,它可以是一種行為,也可以是一種理想。

共同的事業遠比“共同點”深奧得多,它是中種雙方共同擁有的、非常感興趣的一系列事物。共同事業的含義非常廣泛,包括生兒育女、裝修老房子、發現新的地方、跳舞以及人際關係本身。

在共同做一些對彼此都很重要的事情時,雙方就會擁有真正共同的事業。在這種氣氛中,你會把那些可能妨礙共同事業的繁瑣小事拋到九霄雲外。這種透視法包括在以大局為重的前提下,公正地解決雙方的分歧。

協調的性格

有時,思想保守的人喜歡和觀點前衛的人交往。她喜歡他的無拘無束,而他喜歡她的穩重矜持。隨著時間的推移,那種稍縱即逝的好感會逐漸消逝,如果雙方都只是在盡力改變對方,那麼這種不協調的性格將成為他們不和的根源。

一般的社會形態下,兩個性格相投的人總能建立起更加牢固的關係,例如,因為擁有協調的性格所以能夠分享更多的東西。然而,從道義上或者是非觀念上來講,兼容性則更加重要。

共同的世界觀

一個較為主觀的人最終將和一個較為客觀的人發生爭吵。極端主觀的人認為任何事都是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他們常常因為一時之念就武斷地決定做某事。這種“方式決定結果”的模式給人一種不可信任的感覺。另一方面,極端客觀的人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履行諾言、多做好事、誠實待人、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如果夫妻兩人分別持有以上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觀,那麼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實際上,持有截然不同世界觀的人很少會結合在一起。然而,既然這種分歧在一定範圍內的確存在,那麼出現一些價值觀念上的衝突也是可以理解的。相反,持有共同世界觀的夫妻,他們之間的關係則會非常穩定。因為他們在對世界的事務的理解上有更多的共同點。

照顧、關心和主動的問候

成熟的愛情是以相互關心和相互照顧為基礎的。一對相互關心、彼此照顧的夫婦比較容易建立起融洽的關係,因為能積極接受別人的人也容易被別人所接受。

如果你對以上提到的內容並沒有給予足夠關注的話,那麼這種觀點對你來說也就尤其重要了。如果你不理會對方的看法,對其漠不關心,那麼你就埋下了爭吵的禍根。

寬容

寬容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能夠接受對方的缺點和弱點對改善雙方相互之間的關係十分重要。

寬容建立在接受的基礎上。接受意味著對他人的處境和想法表示理解。當你以一顆寬容的心與對方相處的時候,你會發現對方在很多情況下都非常出色,而且對你也很重要。這種觀點的意思是,即使在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況下,你也能發現對方積極的一面。這種方法更利於衝突的解決。

坦率

坦率能夠促進人際關係的發展。坦率的人在為人處事上會放棄對他人的戒備,與人分享自己的感情,表達自己的不同意見。在這種氛圍中,你會無拘無束地表達自己的意見,根本沒有必要將自己封閉起來。

坦率在溝通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和對方交談時,因為有開放的思想,坦率的人會明確地闡明自己的觀點。這種方式將有助於改善你與別人之間的關係。為了避免陷入僵局,坦率的人不喜歡和不坦誠的人交朋友,甚至只是交談也不能接受。

真誠

真誠能夠給他人一種安全感,因此,它有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改善。真誠的人會真實、客觀地表達自己的一切。在這種氛圍中,你會明確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利於被他人所接受。

只有當彼此感覺都很自然的時候,待在一起才能感到舒服。如果不真實地表達自己的信仰和感受,對方在和你談話時會產生一種被束縛的感覺。真誠的人會顯得很成熟和有深度。

支持

“支持”包括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向其提供支持、安慰和保護。此外,它還包括為了對方的利益或從兩人之間關係的角度出發支持對方。

儘管雙方都知道自己能夠獨立地生活,但是雙方都希望在沒有掉入依賴陷阱的前提下能相互依存(掉入依賴陷阱的人會覺得如果失去對方自己將一無所有,也不能獨立地做任何事)。雖然你知道自己能夠單獨地做某事,但是你更喜歡從對方那裡得到支持。經常支持別人的人也更容易得到他的支持。

和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婚前諮詢服務中,心理學家可能首先會分別測試一下雙方的智商,以瞭解兩人單獨處理問題的能力。然後,再把兩人合起來進行測試。我們稱這種測試方法為“相互瞭解程度的測試”

測試的結果有3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如果其中一個人占主導地位,那麼他(她)的智商基本反映兩個人的智商;第二種情況是如果雙方經常吵架、頑固堅持自己的看法,那麼將導致兩人的智商比任意一人的智商都要低;第三種情況是如果雙方和睦共處,那麼他們的平均智商將高於個人的智商。

和睦共處的夫妻容易理解對方的觀點,因此,更容易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並且兩人都會為自己在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中所做的貢獻而感到滿意。在這種氣氛中,雙方都喜歡和對方合作,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

相互合作、相互協調的解決問題的方式能夠給夫妻雙方帶來好處。他們很樂意共同合作,因為他們發現這種方式更利於問題的解決。儘管雙方都有自己更喜歡的解決方式,但是他們都願意和對方合作,以便達成一個互補有效的解決方法。同時,這種合作方式也有利於改善夫妻之間的關係。

成功解決連鎖問題的因素包括:(1)對問題的分析一致;(2)一個相同的、具體的、可實現的目標;(3)一個實現目標的計劃;(4)一個明確的組織方式和分工;(5)一個靈活的可調整的方案。當夫妻雙方共同解決問題的時候,你們的“夫妻智商”將高於兩個人分別解決相同問題時的智商。

情感的溝通

交流是一個模糊的詞語,它的含義要比其表面意思深奧得多。當你和對方有效地進行溝通時,不僅要有明確、實際的想法,同時還要把你的這種想法客觀、清晰地表達出來。

溝通有多種形式。明確的情感表達需要你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對別人說“我愛你”或許會冒一些風險,但同時也包含著你們相互間的某些承諾。

情感交流常常包含著一些不可預見的風險。儘管你的感覺總是正確的,但促進這種感覺產生的精神過程卻未必是有效的。因此,感覺是正確的,但引發這種感覺的信仰和過程不一定有效。明智的人會發現兩者的區別,並用一些確切的情感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情感交流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主動地聆聽(第十二章將向大家介紹更多的關於溝通方式的知識)。主動地傾聽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對方的意思,在對方的陳述中尋找其真正的意圖。你沒有必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問題,但是如果你能夠理解對方的意思或處境,那麼對方通常會用友好的方式來回報你。

明確的說明

“明確”是進行有效溝通的重要環節。用一些便於理解的詞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我想請你和我一起出去散散步”就是一個比較確切的例子,這種要求不僅明確,而且便於他人執行。

想明確表達自己的意思,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但“明確”的含義遠不止這些,它還包括如何在願望和現實之間找到平衡,即要求的可執行性。

什麼是浪漫?通常是一則好聽的小故事—所有的一切如《皆大歡喜》。下雨淋不到你,小蟲子叮不著你,而且雛菊總是盛開的。

—D·H·勞倫斯

親密關係屬於經濟範疇,也是社會的一個單元。最初它屬於浪漫的情感範疇,可是緊接著就是經濟範疇和家庭範疇。它也是我們處理種種變化來確定或解除親密關係的方式。

現實生活中,你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挑戰,它們能夠促使你改善與他人的親密關係。這些挑戰包括:計劃將來、選擇住處、商量如何教育孩子、挑選家居裝飾格調、確定開銷和儲蓄、協調雙方不同的性慾要求、處理健康危機,以及有責任地平衡情感。這是一個積極的、有建設性的、持續的過程。

對大多數人來說,他們能有步驟地改善他們的親密關係嗎?當然可以!很多情況下要先從自身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