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1 「站在新起點上——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一口“退役”的水缸

從1978到2018,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40年的歷史。

這40年的櫛風沐雨、風雨兼程、苦難輝煌,讓中華民族終於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讓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當然,作為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每一個人也是改革開放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

即日起,“黨員生活”微信公眾號開設專欄“站在新起點上——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我們將不定期推送全省各地各領域讀者在改革開放這40年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力量。

今天,我們推出第一篇文章——《一口“退役”的水缸》。

「站在新起點上——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一口“退役”的水缸

一口“退役”的水缸

我小時候常聽外婆說:“寧缺一天米,不缺一天水。”

水是要用器具盛的。這個器具就是陶土燒製的水缸。在生我養我的黃嶺村,以前家家戶戶都有水缸。

在我的記憶中,我家的那口水缸很大,大概一米五的直徑,一米左右的高度,敞口大肚,能裝滿滿的四擔水。放在廚房的土灶的一角靠牆方便取水的地方,做飯炒菜用水時,只要一轉身就可以用瓢從缸中將水舀出,倒進鍋裡。

「站在新起點上——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一口“退役”的水缸

水缸見證了農家生活的艱辛。

記得當年父親在公社碼頭裝卸站裡賣苦力,水缸裡的水幾乎都是靠母親挑滿的。偶爾碰上母親來不及挑水就到生產隊上工去的時候,就由兄長和我去門前的興隆河弄水。

我只有八九歲,兄長也不過十一二歲,個子都矮小得剛及水桶高,哪挑的起大人挑的水桶?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們只好在桶耳下面再梱綁一根桶繩,兄長在後面,儘量把重心放在自己的肩頭,我在前面摸索,抬著水桶一腳高一腳低地往家走。

大人挑一擔是滿滿的,而我們抬一擔僅是大人挑的二分之一。好不容易把水抬了回來,還得慢慢地放在缸邊,先用瓢一瓢一瓢地將桶裡的水舀進水缸裡。桶裡的水少了,就用雙手抓著桶耳,用力地將桶提到缸口,再將桶裡的水倒進缸裡。

「站在新起點上——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一口“退役”的水缸

這麼艱辛弄點水倒進水缸,那水清澈倒好說,若是碰上夏天暴雨過後,那水就渾濁得不能飲用,只能取備用的明礬淨水,待水用完後再淘缸底的臭淤泥。

桃花汛過後,河水上漲,可以站在岸上取水;如果是冬季枯水期,河水一退再退,還得挽起褲腿到河中心找積水窪去一瓢一瓢地舀。

家裡沒錢買雨靴,即使數九寒天冰雪刺骨,也得赤腳踩著泥濘去取水。

我們生活在江漢平原的魚米之鄉,從家裡到河岸不過百米之遙,稱得上是“枕水人家”。但即使這樣,我們吃一口水還是如此之難。所以每當我們洗臉刷牙,用水稍微多一點,外婆總會嘀咕:“莫浪費呀,熱水要人燒,冷水要人挑。”

有時,外婆也會期期艾艾地說:“我們要是城裡人就好了,他們有自來水,用手一擰就不缺水。”

「站在新起點上——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一口“退役”的水缸

改革開放進入第十個年頭,我真的進城用上了“用手一擰就不缺水”的自來水。就在這個時候,兄長和弟弟分了家,家裡那口祖輩傳下來的大水缸分給了弟弟。

然而我還是時常為弟弟擔心,因為弟弟是殘疾人,出生七個月因一場高燒而落下小兒麻痺症,導致他右腿嚴重萎縮。每天一擔水,爬堤上坡就夠他喝上一壺的。

時間來到進入新世紀的第一春,弟弟搭車進城,喜形於色地告訴我,黃嶺村要安裝自來水了,只不過每家要交一千元的入戶費。我說,那就交吧,我們盼水盼了多少年,有了自來水交多少錢都高興。

當潔淨衛生的自來水從水龍頭裡嘩啦嘩啦流了出來,家裡那口不知用了多少年的水缸“退役”了。放在空蕩蕩的院子裡,它顯得是那樣蒼老,黑褐色遍佈歲月滄桑,仔細看一下缸身,好像還有用水泥填補的漏砂眼和洗不淨的白灰痕跡。

「站在新起點上——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徵文」一口“退役”的水缸

水缸空閒著,但弟弟還是捨不得扔掉。因為水缸不但見證了我們的艱辛,也銘刻著外婆的教誨,更讓我們永遠不忘那段挑水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