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6月,林心如出席上合電影節的一組高清無修圖照片曝光後,迅速引發了大眾的熱議。

“天吶,不老女神也臉殘了嗎!”

“這滿臉皺紋的太嚇人了……”

面對網友的吐槽,林心如發文稱:“理智告訴我要心如止水,但真情實感卻是心如刀割,還能說什麼呢……保持微笑吧。”

回應裡雖有對自己“容顏遲暮”的難過,也透著幾分少女特有的嬌嗔。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很多人都大呼林心如情商高,彈指間就把自己“醜照”事件一筆帶過了。

小淨卻覺得,是網友太苛刻了。人到四十,誰臉上沒幾條皺紋?

我們常說歲月從不敗美人,不敗的永遠是風骨,絕非皮囊。比起臉上的皺紋,我們更應該關注內心的豐盈。

近日,馬蓉接受新浪娛樂專訪,全面講述了她與王寶強的婚姻跟這2年的心路歷程。

一個多小時的採訪中,馬蓉全程哭泣,不少網友看了都唏噓不已。

短短兩年的離婚官司,竟讓曾經張揚不可一世的馬蓉變成了“怨婦”:嘴角下垂,眉毛緊鎖,臉上寫滿了苦愁,跟與過去的狀態截然相反。

雖然妝容精緻,臉上也沒什麼皺紋,可眼角眉梢裡滿是焦慮和憔悴。

短短兩年,怎麼把一個人活生生變成了這樣?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因為她管不住自己的心,也管不住自己的嘴。

從出軌,到威脅王寶強,到發她跟孩子甜蜜互動的微博,想告訴全世界她過得很好,到現在錄視頻訴苦。

這兩年來,她的心似乎卻從未有一刻安寧,總是在為王寶強為外界而動盪起伏。

說句實話,一個人連自己的心都管不住,很難談豐盈。

相反,同樣曾被婚姻“摧毀”,在法院門口崩潰大哭的賈靜雯,卻沒有一味陷進離婚的泥淖裡。

她心中有光,眼中有愛,離婚後,認真工作,堅持健身,努力把自己恢復到最好的狀態。

她說,這輩子最喜歡的就是趙敏這個角色,因為她潑辣聰慧,勇於追求自己的幸福,敢愛敢恨敢試錯。

她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鐘靈敏秀的女子呢?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她絲毫不困在大眾對女人離了婚就不值錢的價值觀中,甚至曾公開表露:"我的人生和大部分人不一樣,我走了很多曲折的路,但現在的我一樣有權力,去追求屬於我的幸福!"

像這樣獨立自主、堅強勇敢的女性,肯定會遇上一位真正屬於她的勇士。

於是她等來了修杰楷。那個比他小六歲,事事體貼,把她寵成少女的男人。

曾有人問修杰楷:你怎麼做到把賈靜雯和前夫所生的女兒視若己出的?

他說:“那是她人生的一部分。

愛一個人,就會愛她的一切。”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或許你會說,這一切都是因為賈靜雯長得美,換作個平常人,哪有這麼好命!

其實是有的,只要你內心強韌有光亮,你終究會遇到愛和理解。

堂姐就是這樣的人,她剛畢業就聽從家裡安排嫁給老家木材廠廠長的兒子,本以為可以過上夫唱婦隨,舉案齊眉的日子。

卻沒想到老公是個巨嬰,除了吃飯打遊戲,什麼都不管。結婚半年,全是堂姐在補貼家用。

2012年,堂姐不顧家裡反對,執意離婚,隻身來廣州闖蕩,遇到了現在的姐夫。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姐夫曾炫耀著說,他見到堂姐第一眼,就被她身上那種“捨我其誰”的氣質吸引了,追了兩年,鮮花巧克力送了不少,要不是信念堅定,還不知道啥時候才能把堂姐拐到自己戶口本上。

我曾偷問過堂姐:“你會因為有過一段婚姻而覺得虧欠了現在的姐夫嗎?”

堂姐笑著反問:“你看他有因為這件事虧待過我嗎?”

不要因曾經歷過不堪,就放低自己,更不要把婚姻當成寄託跟依靠。想要錢,自己賺,渴望愛,自己爭取。幸福是自己掙的,不是他人贈予的。

這時候,我才明白不夠獨立的人,是很難擁有幸福的。

這世間從不缺美人,英雄會氣短,美人會遲暮,但有的女人,美,是在四十歲之後,比如說,董卿。

幾年前,一直有聲音說董卿不夠美,能力也一般,不足以主持春晚。

她不辯解,只是收拾妥當,擯棄雜音,去了美國留學。

學成歸來,再度回到臺前,年過四十的董卿,美得渾然天成。頷首淺笑中,連眼角的皺紋都透露著溫柔。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曾有嘉賓爆出,他在錄《朗讀者》的時候,本來與董卿的對話時間只有八分鐘。

因為各種原因,他說了一個多鍾,而董卿始終全程相陪,不打斷,也不催促。

很多人都說董卿變了,對比起以前曾因為“春晚劉謙的託”而怒懟評審的董卿,現在的董卿變得格外寬容有愛。

她面對年齡甚高的老翻譯家時,選擇跪下采訪,像一個晚輩和長輩之間的暖心交流,讓人感覺倍感舒適。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禮記》有言:“有深愛者必有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有人說董卿的美是因為腹有詩書氣自華,其實也不對,這種美,更多的是歷經歲月打磨後的寬容和良善,美在婉容大氣。

一個人再美也有色衰的時候,唯有發自內心的溫柔,才能滋養出賞心悅目的容顏。

哈雷摩托,一直以來都是年輕人的專屬。但幾年前,“哈雷界”橫空殺出一位高齡奶奶。

她10歲接觸摩托車,88歲開始參加每年騎行5600公里的國際摩托車集會,90歲騎行距離超過百萬公里。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哈雷奶奶說,年輕時要照顧家庭,沉醉在愛與廚房,現在年老了,有自己的時間,要勇敢追求自我。

看著她熠熠生輝的眼睛,你會情不自禁為她臉上的每條皺紋和這背後的精彩人生著迷。

杜拉斯說:“比起你年輕的美貌,我更愛你現在飽受風霜的面容。”

這句話用在哈雷奶奶身上,最合適不過。

年輕,更多的時候是一種心態。內心空虛的人,臉龐自然暮色四合;內心豐盈的人,在歷經世事後,生命會更盛大。

皮囊會老去,生命會終結,唯有愛,可以永存。

今年1月,杭州圖書館發起了場“世界精神拾荒者事蹟展”的展會。

展會的主角是一位叫韋思浩老爺子。

其實韋思浩並不是真正的拾荒者,他是一名退休中學教師,每個月有5000元退休金,本可以安享晚年,卻選擇把所有的退休金都捐給了貧困學生,自己靠撿垃圾的收入生活。

他一生儉樸,到死都住在教育部發的毛坯房裡,沒有傢俱,只有一張簡陋的單人床,連照明燈都是工地上用的小燈管。

老人一生對自己接近苛刻,卻把最豐滿的愛給了困苦的學生。

馬蓉首談離婚:不懂這點,活該不幸福

2015年,韋思浩因車禍去世,杭州市民自覺捐款,為他塑造了一座雕像。

2017年,他的大女兒吳秋筠退休。她通過去四川支教的方式以延續父親的愛心。

2018年,韋思浩的溫暖閱讀推廣專項基金啟動。

愛,就此薪火相傳,永不熄滅。

所以,何必害怕衰老呢?總會有人愛你臉上歲月的留痕,愛你豐盈有趣的靈魂。

與其濃妝豔抹打扮我們的臉龐,不如用獨立、溫柔、熱情與愛來豐富我們的心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